一方天地 满怀锦绣

2021-06-07 17:54甘丽云
三月三 2021年1期
关键词:藤县砖雕雕刻

纯洁忠贞的玉兰,雍容华贵的牡丹,绚丽多姿的锦鸡……所有雕刻的花鸟无不栩栩如生、寓意丰富。站在周继平的砖雕作品前,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他那精湛的技艺所折服。2018年,周继平的砖雕作品《锦绣前程》代表藤县参加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荣获“八桂天工奖”,这是藤县的工艺美术作品首次在广西工艺品精品展中登台亮相并获奖。从此,砖雕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藤县有了更好的传承,周继平的名字也进入工艺界的视野,同年获得“梧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19年入选“梧州市工艺美术专家评委库”。

耳濡目染的童年,迷上砖雕心不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砖雕的路程更是漫长。

20世纪70年代出生在藤县象棋镇忠信村的周继平,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周继平说,他走上民间工艺这条路,与他小时候就读的小学有莫大的关系。那是一所四合院式的小学堂,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学校正门,雕刻着“向阳小学”四个大字的牌坊,在春夏秋冬中坚守岗位。门口正上方刻有“五角星”浮雕,旁边有彩带半环绕着。周继平每天上课前总喜欢站在校门口看几分钟再入教室,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雕刻这些浮雕。可见,他对传统工艺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吃草的老牛、嬉戏的猫狗,邻里乡亲早晚聚集的村头村尾、木桥上天井旁,这些画面从小便印在周继平的心坎里,成为挥之不散的乡情,无论到哪里,始终是他心底最深处的柔软和依赖,也成为他创作的基础素材。

周继平初中毕业后,为了生计去广东打工,起初几份工作都不太理想,皆因与初衷相差甚远,直到遇上了广东砖雕大师何世良,被砖雕朴实独特的风格所吸引。随后,周继平有幸拜何世良为师,开始了漫长的砖雕工艺之路。“慢工出细活”是砖雕的特点,除了靠悟性,还要有不畏严寒酷暑、坐定板凳不挪窝的耐力。农村的孩子有着吃苦耐劳的特点,周继平每天坚持六点起床,看沾着露水的花草,观察动物的神态,从画图到开砖……经历无数次雕刻的失败,作废的砖头堆成一个个小山。十个手指头的指甲都被磨平了,那钻伤的手指头,冬天手指裂开一条条缝,不时流血,洗衣服时更甚。俗话说“十指痛到心”,那种疼痛的感觉只有自己知。工作室是简陋的,两张桌子两把椅子。界砖时,一把风扇在旁边吹呀吹,尘土经常吹进眼睛,揉揉眼睛,眼泪也跟着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周继平明白这个道理,更加努力学习,沉迷在砖雕的世界里。

故乡里择一陋室,一片丹心为砖雕

“中国从来不缺技艺,缺的是愿意沉下心来传承、钻研与传播的人。”2012年,学艺有成的周继平回到了藤县,在藤州镇靠近西江边的津北创办了“山水工艺”工作室,潜心钻研砖雕技艺,还招收徒弟,传授砖雕技艺。

好的雕刻,要有生活阅历的积淀,还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和热爱生活的心。藤州的鐘灵毓秀,赋予周继平更多的灵性。周继平说,他与农家相邻,每天清晨能听到鸡叫,闻到屋边的瓜果飘香。看着南瓜从开花到成熟,小狗变大狗,猫从一只到三只……这些都是创作的源泉。而故乡就是充满烟火气息的乡土元素,所以他创作的砖雕逼真传神,具有灵性。

砖雕不是个简单的活,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打坯、粗雕、细雕、修补、磨光等多道工序。所选的砖坚硬细腻,色泽黛青,以“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为用材标准。周继平说,砖一定要选老料烧制出的青砖,就是以前在农村用牛踩的砖坯泥,把砖坯泥踩得很细腻再烧制那种。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手敲时声音清脆,就证明密度够,火候足。选好砖头,接着构图画图,这个要胸有成竹,在头脑中有严谨的构思,更要有创意。砖雕多以寓意吉祥为内容,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以花卉、动物居多,比如“福禄喜寿”“五福临门”“柿柿如意”等。砖雕的主要工具有斧头、砖刨、刻刀、木敲手、角尺、鬃刷等。在周继平的工作室,光是凿子就有五十多把。二十年和砖头的触摸,周继平行刀运凿间洗练洒脱,清晰流畅。由于砖雕易碎,最难控制的是力度,这就要在刀工上下功夫。刻好还要修光,实际上是细刻,打磨。然后砖和砖之间要接拼处理,将多块砖雕接缝嵌拼成完整的造型图案,再用不同的边花搭配。

这种民间技艺匠心独运,能够在文化传承中保持纯粹,能够让它们在平凡生活中大放异彩,这何尝不是工艺人最大的心愿呢?周继平靠着个人的勤奋和天赋,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望着经过无数个日夜打磨出来的作品,一本本鲜红的证书,他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2018年,《玉堂富贵》在第一届梧州市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获得铜奖;《锦绣前程》获2018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 “八桂天工奖”;《竹报平安》获2019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鼓励奖;《花开富贵》获2019年第二届“布山杯”工艺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传承砖匠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

周继平的每一件作品匠心独运,每一道工序都精细无误,力度“准”“定”,雕刻布局错落有致,一块块砖头因此灵动起来。他的作品能在较小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不仅可以独立成件,玲珑剔透,而且可以使一组砖雕作品相互组合,成为一件新的作品,看上去天衣无缝,栩栩如生,丝毫没有拼凑之感。因为农村的生活给予周继平很多的灵感,所以他创作的东西都是与众不同的。宋朝赵士暕在《功德近》载:“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这句话形容周继平的《玉堂富贵》最为贴切,作品以玉兰花、牡丹花图案组成,借玉字和牡丹富贵之意,象征富贵吉祥,造型精致,层次感强,风格典雅,颇具阴柔之美。

站在周继平的新作品《琴棋书画》和《笔墨纸砚》(高1.9米,宽0.45米)前,你会惊叹雕刻艺术对中国文化精彩的呈现。琴棋书画,又称“四艺”,作品融入了琴的古韵优雅,棋的筹谋睿智,书的至情至性,画的至善至美;笔墨纸砚,有一种隽永悠长的意境,高雅精致的色调,是中国独有的“文房四宝”,作品意居笔先,定心而书,得妙自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延续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崇拜。

有人一生坚守一件事,有人一生坚持一份工艺。问及周继平为何要回家乡,他说砖雕有浓郁的乡村元素,本质上是民间工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在珠三角一带,砖雕被保护与传承得很好,而广西的砖雕市场相对薄弱,他想把砖雕传承和发扬开来,让更多人知道砖雕。同时,他也想将这项民间工艺融入当前的农村生活,吸引更多有兴趣的村民来学习,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在工作室里,周继平把广西书法协会会员周枫老师写的“砖心致志”四个大字挂在中间,以鞭策自己在工作中要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雕刻上面,专心致志地去完成每一件作品。

周继平投身砖雕,于喧嚣尘世下砖雕匠的精神在今天被不断提起,不仅仅是社会意义上对精细化运作的生产追求,更是历史背景下对于专注、创新、敬业等品质精神的呼唤与向往。保持坚定的信念,用时间雕刻生活,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质朴的品德。因为有他这样的守护人,砖雕这门独特的手艺才不会丢。

一张架子台上平放着一个新的雕刻作品,周继平说,这个作品叫《苦尽甘来》,主要是反映扶贫攻坚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换来了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胜利画面。作品中包含苦瓜、荔枝、公鸡、母鸡、小鸡。顾名思义,苦尽甘来,苦瓜隐喻扶贫前期工作的艰苦,荔枝代表脱贫致富甘甜的成果,公鸡和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反映了普通家庭生儿育女过程中的辛苦和收获的幸福。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理。2020年12月,《苦尽甘来》获“八桂天工”银奖。

阳光从窗户射进来,洒到周继平的身上,闪着金色的光芒,“山水工艺”工作室里弥漫着砖头屑的气息,叮叮的凿砖声分外悦耳……

作者简介:甘丽云,女,广西藤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梧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藤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藤县砖雕雕刻
书画作品展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On art
藤县水上民歌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藤县美术作品选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