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晖
摘 要 “三文”(文字、文章、文化)引領下的古代散文复习应该“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复习的低效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知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更有应对试卷的能力与信心,并为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代散文;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
众所周知,复习课的一大宗旨就是温故知新。道理是朴素的,怎么操作呢?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汇聚了《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秋水》《非攻》等六篇古文。复习过程中抓住文言知识(文字),就能让学生有直面试卷的底气;抓住章法结构(文章),就能让学生更明晰作品的支架;抓住文化内涵(文化),就能让学生知晓文化的传承,个案背后是群体的文化思索。“三文”(文字、文章、文化)引领下的古代散文复习应该“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这样就能避开低效的“炒剩饭”,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知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更有应对试卷的能力与信心,并为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文字“化零为整”:文言文复习的立足点
古代散文让很多学生头疼的一大原因就是文言知识过于庞杂,零打细敲很费时间。复习课再把课文逐一回顾,也往往费力不讨好。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相关文言知识进行有代表性的梳理与呈现,可以有提要概述、口头检测、书面整理等几种形式。
譬如让学生自主整理本专题中的通假字。“乃”“而”“于”等虚词在本专题中多次出现,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并归纳它们的主要用法。口头检测时,可以试着按照古代汉语的常设考点——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分类展开,并且有意识地打通文本之间的界限。对于学生搞不清楚的一些语言点,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时就需要教师提要概述,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像“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这样的句子就要讲透,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这里的“活”之所以是使动用法,就因为这个字从语境来看是对于宾语“之”有意义。如果作为一般动词,“项伯杀人”这一事件跟张良口中的“臣活”构不成逻辑关联。杀人偿命,这是古代刑法约定俗成的,也是老百姓普遍认同的处理方式。但张良居然让项伯逃过一劫,存活下来了,而这又是客观事实,不是停留于主观意愿,因此解释为“使……活下来”就特别精准。真正弄清楚了这一例子,就能以简驭繁,完成一系列类似的句子,如“臣请完璧归赵”“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等。再如倒装句式,就要适当讲清楚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诸如主谓宾定状补等语言成分。所谓倒装,是以今观古的一种表述。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子翻译过程就要注意定语后置的运用。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作为修饰语是放在中心语前面的,古代则习惯将修饰成分后置,构成定语后置,翻译过程中要将这一成分调整到前面来。像上例,可以翻译为“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可适当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子,如“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从而对定语后置有更深的理解。
二、章法“化隐为显”:文言文复习的鉴赏点
文本体式对于文本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推崇。从某种角度来说,“怎么写”最考验作者的写作素养的。文言文复习教学时,由于这块内容很少设置为考点,很多老师就不会在此花时间。其实,将章法拎出来进行交流,很有必要。一些篇目需要背诵默写,学生倘若不留心文本肌理,机械记忆,经常会突然断片,不知所云。再者,清楚文本的章法运用,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匠心独运,明白经典是怎么造就的。这些技法对于学生的日常写作也会大有裨益。
古文复习不要吝惜教学时间,仍要“因声求气”,以此感知文脉,建议采用短文齐读、背诵篇目齐背的方式。如《烛之武退秦师》相对简短,特别适合齐读。教材编者建议积累《谏太宗十思疏》有启发性的名句,但是这样句子实在是多,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因而要求全文背诵是明智的选择。考虑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可以把齐背部分用投影展示出来。投影时可参照考试形式,将一些常考的句子挖空,并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回想写法,毕竟考试是以书面检测的方式为主。背诵完毕,教师再将挖空部分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投影出来,并对一些易错的字词句用大一号的字体醒目标识出来,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说到体式,这一专题就涉及了编年体、疏、纪传体等。不同体式的观照,就能更好地看出这一篇的与众不同。《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被后世文人冠以“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这一文学常识经常以选择、填空等形式出现在阶段性检测试题中。不少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必须要有“叙事详备”这一限定词。如果表述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那就不是《左传》,而是孔老夫子写的《春秋》了。因而,复习课可以出示《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对此的表述,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艺术,进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左传》的写作特色。《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面下功夫,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此,就会一叶障目了。复习课上,教师要结合语句交代清楚该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铺垫照应等叙事艺术。《谏太宗十思疏》是用“疏”的形式呈现了臣子对于国君的建议。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于此行文思路、言语措辞就显得格外重要。唐太宗《回魏徴手诏》提及“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以此观之,《谏太宗十思疏》无疑是臣子进谏君王的成功案例。复习课可据此细加琢磨,勾起记忆。“言穷”可能对应的是运用修辞,曲情达意。巧设比喻,正反对比,暗用经典,间用反问,骈散结合;“切至”可能对应的是感情恳切,语言得体。放低姿态,抬高皇帝,为君分忧,给出方法,编织蓝图,打动皇帝。《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两篇同出于司马迁写的《史记》,都是节选文。《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着眼于人物传记,它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赋予并确认这个人的历史价值。节选部分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来凸显人物的高光时刻。蔺相如不仅智慧超群,胆识过人,完成了很多难以完成的任务,更让人敬仰的是,他一切以国家社稷为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赵国的尊严,随时做好了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准备。廉颇高瞻远瞩,有胆识有魄力,以国家社稷为重,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偏执鲁莽但又坦率真诚。汉朝班固《汉书》评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可见《史记》的特质。司马迁将两人合传又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呢?除了都有胆识,更可贵的是能识大体,都敢于为国家拼命,以国家为重社稷为先。“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两人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其势俱生”,使秦国忌惮赵国。《鸿门宴》可用“刘邦顺利逃脱鸿门宴,应该感谢谁?”这一问题,串联起全文内容,关涉一些人物与细节,如张良、项伯、樊哙等,从而让学生对于人物刻画的方式有更清楚的感知,一波三折的情节叙述有更深的认识。
三、文化“化點为面”:文言文复习的衍生点
正如教材这一专题的前言表述:“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文言复习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以群文阅读思维来审视编辑者人为地摆放在一起的这组文章,以新的视角冲击学生的头脑,引起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响。
如由《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提炼出劝说文化。劝说,从古至今一直有其存在的生命力。劝说的成功与否极大取决于劝说者的言语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观念被他人愉悦地接受,乃至让对方作出预期的积极回应,是每一个劝说人在言语前就应该想清楚的。而烛之武、魏徴面对的还是地位显赫的国君,一言不合就有性命之忧。两人的成功,也激励着后世者加强言语能力的培养,以期自我也能够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地在劝说语境中胜出。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择要进一步推荐相关文章,强化对劝说文化的认知。如李密的《陈情表》(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材有收录)《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还可引进西方学者的观点,使得学生在今后构思、撰写劝说文时有章可循。如西塞罗把演讲细致地分为5个部分,引言:包括情感和伦理诉诸;叙述:叙述有关议题的事实,虽然要显得很有逻辑性,但这个部分也不失为伦理诉诸的机会;陈述观点:从逻辑上作有利于演讲论点的论辩;反驳,从逻辑上作反驳论敌的论辩;结论,再次向听众作情感和伦理诉诸。以此再来验证烛之武、魏征的劝说文字,别有一番滋味。
由《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可以提炼出信任文化。据文所述,廉颇、蔺相如俨然赵国的“黄金搭档”,有了两人的合力,才换来了赵国的太平。《史记钞》卷四九:“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从节选出发,看全文,更能参悟作者的深层意图。一兴一亡间,可见司马迁期待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信任,以国家社稷为重的胸怀。盘点鸿门宴前后的事件,刘邦团队:张良定计,樊哙闯帐,夏侯婴、靳强、纪信护主。项羽团队:范增有计不能用,项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项庄无可施展,陈平无为。以上种种,可以窥测两人的性格,其中也可以发现刘邦信任属下,善于建立良性的人际圈;项羽自大,不信任谋士,致使属下人心涣散。
经典诸子散文文本(《庄子》《墨子》)转化后的学习文本《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侧重训练学生的翻译、断句能力。除了温习翻译的方法、断句的策略,安排一定的训练题强化,还可以在复习课就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作适度补充。如在《秋水》里北海还这样对河伯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从北海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可把《秋水》篇里的“钓于濮水”“惠子相梁”“游于濠上”三个寓言作一定的介绍。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正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