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竞争程度。目前,制造业采用的竞争模式大体分为两类:价格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文章通过列举案例证实了差异化竞争所带来的优势,并根据案例分析总结了借鉴经验,有助于制造业有效竞争。
关键词:竞争模式;价格竞争;差异化竞争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期初,低成本的投入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随着企业的不断涌入,造成了如今制造业中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的态势。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相互模仿,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竞争模式,实现优势竞争。
二、中国制造业竞争模式分析
有效的竞争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高效收益。目前制造业所采取的竞争模式分为两种:价格竞争模式和非价格竞争模式。
(一)价格竞争模式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中最为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也是企业最为常用的竞争方法,它能够快速、直接地突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当产品在质量以及用途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时,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且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基本相同,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那一个。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产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的效用差别不明显,此时企业要实现销售目的,获得收益,就必须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占据市场份额,获取订单,赚取利润,进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非价格的差异化竞争模式
除价格竞争模式外,还存在非价格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如通过媒体广告或者明星代言提升产品知名度、改变产品的包装、更新产品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都会使得产品区别于同类型其他产品从而脱颖而出,以此形成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可乐行业的两大巨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口感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百事可乐”率先打造出了洋溢青春活力的文化,使得购买者在心里上得到了满足,因此百事的市场销售额在很长一段时间超过可口可乐。这就是一种差异化竞争,通过品牌内涵影响消费者心理,进而提升市场份额。
差异化竞争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研发实力、创新能力、技术优势、服务质量等方面那些不好量化的优势转化为可以体现在产品属性上形成可量化比较的差异化优势。如在同等出售商品的条件下,企业可以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国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的联想公司做得特别好,电脑不同于食品,购买以后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风险,且价格不低,不可能出现故障就丢弃,而联想公司考虑到这一点,为消费者制定了保障期限,并设立网点,方便消费者后续的维修。这种差异化的服务既避免与竞争对手进行正面的竞争竞争,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塑造品牌效应。另外,当企业形成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后,基于消费者的偏好需求,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潤。因为产品的品牌价值植根于购买者心中,所以即使价格提高,消费者也不会减少购买量。类似于奶粉制造业,即使飞鹤的价格奶粉提高了,消费者依然会选择购买它而不会转而购买价格低的其他小品牌奶粉,这是因为飞鹤的品牌价值为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差异化竞争是制造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条捷径。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在位者通过构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入者进入的难度,提高其进入成本,延缓替代者的竞争参与。
三、中国制造业竞争模式研究——以X技术公司为例
(一)公司简介
X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差异化竞争
1. 产品差异化
X公司注重区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系列产品,使消费者在价格和性能上得到双向满足。如对于高端手机,像P系列和Mate系列,一般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于中低端机都大很多,在推出新产品时,X公司一般采取高价策略,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而对于华为中低端手机,像荣耀系列、畅玩系列,便会采取满意定价的策略。这样的策略使得处于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都可以购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另外,X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更注重于实用性。除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时下流行趋势的偏好外,它还会积极同已有先进技术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增加附加值。打造出功能多样,质量保证,价格适中,外观独特的新型产品。
任何产品的差异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X公司申请专利数74307 件,其中发明专利占90%以上,以及每年不低于销售额10%的研发投入和约占公司总人数45%的研发人员占比,构成其强大的科研研发能力,也让对手望尘莫及。如此大的研发投入相应也带来了高技术产出。
2. 品牌差异化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期间,企业的品牌效应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可以构建产品专利制度,专利权是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某个固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的独占、使用和处分权利。有了专利权之后,各个企业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去进行产品的开发创新,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来吸引消费者。企业需不断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维护企业自身形象,引发消费者关注,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特有品牌。
X公司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Xs仅仅上线几十秒就被抢购一空。有人说,还没有点开购买入口,手机直接告罄,根本来不及下手。据X公司数据显示,该折叠屏手机已售出100万台,已全面断货。其实早在2018年,柔宇就率先推出了折叠屏手机,然而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知道X公司折叠屏手机的推出,才真正开启了折叠屏手机的时代。一方面,是技术创新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品牌效应的驱动,消费者心中认可这一品牌,产品无形中形成了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3. 管理差异化
X公司是一家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它除了传统的薪酬激励外,还会通过赠予员工股份的方式,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员工自己持有股份后,企业的盈利额度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这就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收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并没有实施员工股份激励政策,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很严重,由此也导致了企业内部缺乏工作动力,创新程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企业面临转型危机等。
四、X通讯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行业的借鉴意义
(一)产品策略的改进
要合理定位企业,明确目标市场。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盈利前景、竞争势态等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群,再以此为基础提供目标顾客认为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其实就是产品价值的指向标,企业根据消费者利益预期的不同,提供独到的服务以及专门的产品,以使供需两者之间达到较高的匹配度。
产品出售给购买者并不是终点。应设立反馈机制,如定期电话回访,了解客户对于产品是否满意以及对于产品改进的意见。与此同时,注重潜在客户的开发,跟随市场的脚步,不断调整产品的质量、性能等,以实现与消费者最大的契合度。
(二)重视技术创新
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它的产出主要来自技术及实力,因此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能不能发展壮大的关键。必须争夺环保技术制高点,来占领环保产品市场。
技术创新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争夺有利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而是一门需要我国制造行业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和完成的任务。当企业间因价格、服务等因素的竞争边际效用越来越低时,唯有增加对企业自身产品的创新力度,才能迎合用户不断提升的购买预期,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而当全行业都保持一种创新的态势时,也会反过来促进市场上需求增长。创新不单是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的推广,更多是指企业在自身产品上做的质量更可靠、性能更优秀、因技术革新而使得价格的更加低廉。
(三)加大研发投入
正如在實例中看到的,企业要想实现技术进步,就必须重视研发创新,而研发创新的前提是足够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的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投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则对人才的需求也会日益迫切。因此,企业应注重优秀研发人员的培养,可以同高等院校之间达成合作,这样一来,企业的人才输入就得到支撑。同时,应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近年来,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9%,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创新才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如果一味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只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必将被淘汰。
五、结语
当前,我国制造业采用的竞争模式主要是价格竞争模式和非价格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经常脱离实际的市场需求,采用低价竞争、薄利多销等竞争手段,以实现销售目的。而另外一些企业为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常常会制定更低的价格,致使企业利润率极低,有的甚至超出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长此以往,呈现出了过度价格竞争的状况。
本文引入X技术公司的案例,进一步探讨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模式。企业采用恶性价格竞争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效率低下,不注重产品创新,因此只能采取单一降价的方式取得生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X公司在实现超额经济利润的同时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市场的预期,更新迭代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差异化竞争模式既可以有效规避企业与竞争对手通过过分压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的局面,还能够积极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企业自身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鹏.我国安检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模式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2]刘紫昕,张玉智.华为公司战略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1):130-131.
[3]陈丽.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09):106-107.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