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说话”评分标准解读

2021-06-06 06:27高仡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料普通话语法

高仡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为了考查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所进行的口语考试。它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对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在2006年以前,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采取测试员与应试人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人工测试来评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为了保证和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平、公正、科学性,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2006年国家语委开始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机测”)试点工作,通过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部分替代人工测试。2010年,国家语委文字测试中心出台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行办法》,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中计算机无法进行比较辨别、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评测的“话题说话”问题进行了规范。

我省“话题说话”的评分标准沿用国家语委文字测试中心在2010年发布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行办法》,是系统评分和一名测试员评分相结合测评。“话题说话”之所以不能像前三题一样完全机器评分,是因为内容的灵活性决定了测试中会存在一些机器无法准确辨别的因素。机器能够相对准确辨别的是语音标准程度,而对表达中的词汇语法、口语化程度、自然流畅程度、缺时、离题、雷同、无效语料等情况无法做到准确辨别,这些方面就需要测试员去把关,而把好关的前提条件是准确把握“话题说话”评分标准。

一、语音标准程度定档

语音标准程度评分最关键的问题是语音定档。定档不准确,直接会出现1-2分甚至2-3分的分差,这种误差看似不大,却有可能导致考生直接跨等。我省考生的口语表达,按照普通话语音“阴平高高一路平,阳平由中向高升,上声先降再挑起,去声一落至底层”的标准,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阴平高度不够,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不足,声韵错误或缺陷等。这些语音不足,使考生在“话题说话”中多数表现出为错误虽然不多,但方音比较明显的现象。根据数据统计,85%-90%的考生语音中存在东北方音,结合其出现语音错误的情况,语音定档在三档比较适当,一般扣5-6分;大约有不到5%的考生,语音错误少,方音也不明显,语音面貌较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扣3-4分;还有一部分考生,语音缺陷明显,说着一口“纯正”的东北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将语音定为四档。根据数据分析,如果一个测试站的评分中出现了大面积的二档甚至一档语音,需要慎重考量其评分的准确度,在站内复审中必须扩大偏差复审范围,认真进行复审以减少评分误差。

二、词汇语法规范程度评判

根据对各测试站的评分数据调研与分析,“话题说话”中的词汇语法问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测试员对考生表达中出现的词汇语法问题不扣分,这也是导致评分偏差的一个原因。根据《评分标准》,词汇语法问题的评判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中出现方言词汇。

东北方言词汇丰富多姿、形神兼备,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往往能收到生动形象、以一顶十的效果,但用在考查普通话运用规范程度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就属于不规范现象。部分考生虽然努力规避在测试中出现方言词汇,但由于“话题说话”是根据选定的话题臨时组织语言,往往在表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东北方言词汇,如“贼好吃”“嘎哈”“埋汰”“才刚儿”“那旮”“那前儿”“嘎嘎香”“那边儿拉”“最后语儿”“咋整”“磕碜”“得色”“一门儿”“膈应”“改哪儿”“唠(拉、拽的意思)”“成喜欢”“啥”等,表达中一旦出现方言词汇,需视其数量多寡扣1-2分。

2.词语搭配不当和语句不通顺。

在考生的表达中时常会因为情绪紧张、词汇贫乏等原因出现词语搭配不当,语句不通顺的现象。既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考查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的测试,那么考生出现词语运用不当,语句不通顺的情况,就需酌情扣分。例如,“猪八戒好色的本领”“唐三藏广阔的知识”“唐三藏在历史中的任务和价值是不可描述的”“冬天没有秋天的寒冷”“秋天是一个令人感到烦乱的天气”“我的个人爱好广阔多彩”“我就业与体育相关的职业”等不恰当的表达,需要根据出现错误的性质和数量,进行扣分处理。

3.语法有问题。

考生口语表达的语句中语法有问题,也是必须考虑酌情扣分的。测试员大部分都有中文专业背景,对语法应存在一定的职业敏感,这里不多赘述。有一个值得强调的现象是,一些考生有模仿广东香港等一些粤语区表达方式的现象,比方“我有吃”“我今天有穿一件颜色靓的衣服”等,这种现象,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是不规范的,需视情况予以扣分。

三、自然流畅程度判定

“话题说话”的自然流畅程度分几种情况进行判定:

自然状态下的口语表达,就像聊天或讲故事,娓娓道来,有自然的思考和停顿,这种情况可以不扣分或少扣分。但自然状态下的说话很少有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通常在自然流畅项目下视流畅程度扣掉0.5-1分,是比较正常的。

背稿子和文艺腔、播音腔。部分考生表达非常流畅,从头到尾一字不易,流畅程度堪比有充分准备的朗读。这种表达虽然流畅,但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口语表达。还有的考生在表达过程中辞藻华丽文艺,腔调矜持郑重,不像是在说话,更像是在播音、朗诵或者主持节目。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查的是口语,而不是口才。背稿子、文艺腔、播音朗诵腔与自然表达,是非常容易分辨的。这些现象属于“口语化表达程度差”,一般需要扣掉1分。

个别考生为了把语音咬清楚,一字一顿,表达中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一般视情况扣2-3分。

四、关于缺时扣分

自然状态下口语表达有必要的思考和停顿是正常的,但停顿的时间太长或者停下来没有内容可说,就是缺时。缺时扣分的标准为:一分钟以内,缺时20秒以内扣1分;缺时40秒以内扣2分;缺时60秒以内扣3分。一分钟以上,缺时1分30秒以内扣4分;缺时2分钟以内扣5分;缺时2分30秒以内扣6分。说话不满30秒钟(含30秒),第四题测试成绩为0分。

作为正常思考和停顿,3-5秒之内可以忽略不计,考生若整块时间不说话,参照上面的标准进行扣分;若考生说一段停一段,则缺时时间累积计算,累积之后参照相应缺时时段扣分。

五、关于离题、内容雷同

所谓“离题”,即考生说话内容偏离主题,与学生写作文“跑题”异曲同工。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数不少的考生,选择的题目是“我的家乡”,但3分钟时间里除了说了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哪里之外,再也没有关于“家乡”这个主题的内容了。说话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树椒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肉”的具体烹制方法,但为了往主题上靠,无论家乡在东南西北中,都把这些菜冠以“家乡菜”的名头。这种做法是明显的投机取巧,评分时应判为典型离题,视程度扣5-6分。再如,不少考生选择的话题是“我的假日生活”,说的是一次旅行中自己丢了身份证,又如何找回来的故事;或者说自己去了动物园,然后开始逐个儿描述动物园里的动物……类似这样的说法,判定为一定程度离题,扣4-5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说话”的固定题目只有30个,在网络上早已出现了现成的话题说话文本内容,还有某些机构或者学校,为了经济利益,将说话内容编成小册子,卖给考生。复审中经常会遇到选取了同一话题的考生说话内容基本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会完全杜绝,但一经发现,按雷同处理,一般扣5-6分。

六、关于无效语料

“无效语料”就是与话题表达无关的一些口头语或无用内容。比如说个别考生選择话题后说话1分钟左右,觉得没话说了,为了把时间填满,有的开始背歌词,有的开始唱歌,有的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有的读墙壁上的公告……这些现象都应判做无效语料。再如,有的考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是冬天,因为冬天可以看到下雪,可以打雪仗。关于雪和打雪仗的内容说了大约1分多钟,剩下的时间直到说话结束,还是重复说自己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有雪,可以打雪仗。那么该考生1分多钟以后的内容即可判定为无效语料。无效语料按其所占时间扣分,扣分规则与缺时相同。如考生有效话语时间不满30秒,“话题说话”测试成绩为0分。个别考生在3分钟时间里反反复复读考生须知和准考证,说与话题无关的话,不缺时,但所有话语均为无效语料,成绩应评为0分。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公平、公正、科学,测试员必须首先吃透“话题说话”评分标准,在保持对普通话语音高度敏感的同时,做到多方兼顾,实事求是,在测试评分实践中不断历练,才能做到业务纯熟,确保测试信度。

■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语料普通话语法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17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