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逸龙 图/夏梦雪
宁波市中医院的门厅处挂有大型刻漆壁画“扁鹊言脉图”。
3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国考”成绩单,宁波市中医院位列全国第40、全省第3,交出了一份让政府、群众和社会各方满意的高分答卷。
建于1977年的宁波市中医院,是宁波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多年来,宁波市中医院坚持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在基础设施、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为宁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宁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宁波市中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并获得9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宁波市中医院是宁波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图为宁波市中医院外景。
近年来,宁波市中医院对标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目标、任务、标准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努力跻身全国中医院第一方阵。其间,医院坚持加大投入与深化布局并举,把二期扩建工程与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项目建设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优化各功能区块布局,加快完善硬件基础设施。
“目前,我院已完成投资3亿元,二期工程于去年1月份顺利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综合楼也已启动建设。”宁波市中医院院长崔云说,“布局建设的市名中医馆、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市中医药科研平台、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中药药事中心等将全面提升我院传承创新能力。”
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宁波市中医院还积极加强学科专科建设,推进医疗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宁波市中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项、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12项、市级品牌学科1项、市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11个,各学科已成为医院临床医疗、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支撑点。
2020年11月,国医大师葛琳仪宁波工作室在宁波市中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宁波市中医院在名医名科建设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名中医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国医大师葛琳仪宁波工作室的成立,是我院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引进上的一件大事。”崔云说。近年来,宁波市中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已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省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7个。
智慧中药房里的智能设备能够帮助配药师清晰快速地抓药。
此外,宁波市中医院还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中医药思维培养,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学科专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实施,培养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组建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据统计,近三年,宁波市中医院新增了2名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国医名师、2名省级名中医、22名市级名中医药师。
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宁波市中医院积极创新中医诊疗模式,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筛选出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适宜技术、疗效独特的制剂,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康复中的作用,在重点人群、慢性病患者中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制定推广成熟的中医康复方案。目前,宁波市中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49%,位列全省第一,中医护理方案使用率达100%。2020年,该院高分通过了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单位验收,并获“优秀单位”称号。
“近几年,我院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中医药服务。我院建设的浙江省首家智慧中药房项目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这为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崔云告诉记者,宁波市中医院建有中医临床科研传承共享平台,已开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治未病信息管理、名老中医传承创新等信息软件系统,并建立了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数据库,引进开发了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