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410011) 卢永星
(续第3期第52页)
1.识别雨久花科植物水葫芦,浮水草本。须根发达,棕黑色。茎极短,匍匐枝淡绿色。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叶片圆形,表面深绿色;叶柄长短不等,基部有鞘状黄绿色苞片。花葶多棱,穗状花序通常具9~12朵花;花瓣紫蓝色,花冠两侧略对称。花期为7—10月,果期为8—11月。
2.传播水葫芦主要生长在河、湖、沟、渠、池塘等水域,通过引种和水流进行传播扩散,其中人为引种是水葫芦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3.危害水葫芦总是成片发生,覆盖大面积水面,影响水资源综合利用,不仅会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降低水中溶氧量,阻碍水生生物的生长,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还会降低水产品产量,给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水葫芦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蔓延成灾。
4.防治①物理防治。组织人工进行打捞。②化学防治。在河道、池塘、沟渠,每667平方米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毫升,对水30升后对水葫芦植株进行定向喷雾。③生物防治。在水葫芦发生区,每667平方米水面释放水葫芦象甲成虫1500~2000头。(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