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泽一 孟 健(.蚌埠市科技情报所;.蚌埠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蚌埠市正紧抓“十四五”发展机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全面发展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蚌埠市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强化全国性交通枢纽、现代化物流枢纽地位,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三地一区”两中心的建设中,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的培育和发展始终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点工作之一。2020年,蚌埠市高企净增84家,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截至2020年底,蚌埠市有效期内高企总数已达394家。
近年来,蚌埠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加大高企培育力度,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队伍,全面促进高企健康快速成长,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高企数量一直稳步上升。2020年,蚌埠市推荐申报高企207家,其中通过认定189家,通过率达91.3%,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净增高企84家,首次实现“翻番”,创历年之最,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包括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施普瑞德材料科技(蚌埠)有限公司等一批在业内闪闪发光的明星企业。
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企总数达394家,居全省第5位,超出“十三五”目标任务94家,也为“十四五”开了个好头。
蚌埠市结合省政府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等,修改完善市创新政策相关条款,实现对高企培育、申报、认定、重新认定各个环节政策全覆盖。编印高企认定政策汇编、申报明白纸、优惠政策清单,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赴县区、园区开展政策宣讲,扩大政策知情面,提高企业申报高企积极性。2020年,全市兑现、拨付高企培育、认定等奖励2640万元。
一是增强紧迫感,压实责任,将高企指标纳入县区的年度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各县区科技局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科技、财政、税务三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高企申报工作。三是制定局领导督查联系县区高企工作制度,督促县区成立高企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企培育认定工作推进机制和县区分管领导包保制度。
加大摸排企业范围,分行业分类别梳理企业信息,摸清企业底数,按照企业的不同类型,对照高企认定标准,进行筛选挖潜和点对点辅导帮扶。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295家,较上年增长96%。推荐申报省高新技术培育库企业124家,较上年增长25%。
分批次举办高企申报各类培训班,每年培训近500人次,为企业在申报材料编写、财务规范等方面提供指导。县区、市分两轮对高企申报材料开展形式审查,并及时反馈企业进行修改,找准着力点,提高企业申报通过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企认定政策的目的是引导企业调整自身结构,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发展道路,激发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2025年,蚌埠市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高企达2家、50亿元以上高企达5家、20亿元以上高企达10家、10亿元以上高企达15家;力争入围全省百强高企5家以上。
2021年,蚌埠市正式实施高企培育“双千”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分别达1000家以上。一方面,要深入园区,摸清科技型企业底数,积极挖掘企业潜力,持续充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和高企培育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成长机制,切实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另一方面,要对标高企认定条件,对入库企业进行全链条精准服务。引导企业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重点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保存量和育增量双轮驱动,进一步增添高企发展后劲。
近年来,蚌埠市不断强化科技服务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蚌政〔2017〕70号)等创新激励政策,通过了新修订的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对纳入省高企培育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发放5万元高企申报专用券;对首次推荐申报高企的企业,给予5万元补助;对通过国家高企认定的企业,给予40万元补助。下一步,蚌埠市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高质量编制《蚌埠“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高水平出台“科创256”实施意见,全面推进蚌埠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双招双引”的内容之一,蚌埠市不断摸索建立招引奖励机制,给予落户企业一次性奖励。优化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细则,将在一定年限内申报认定高企作为落户项目的重要考量指标,并作为兑现政策的参考依据。以政策为杠杆,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同步进行。要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引进一批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为蚌埠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5G通信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加强科技政策宣讲,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政策认知度,扩大企业受惠面。加强县区、园区高企申报培训辅导,指导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组织管理等重点工作。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和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举办创新型企业家培训班,着力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推动高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