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2021-06-02 03:57刘瑞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群众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上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追求的大背景下,涇川县结合县域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推进,城乡广大干部群众日益在实践中认知、认同,并有意识地转化为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双重突破。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总结分析,探索基层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民风的全面转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5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探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这是关乎信仰、力量和希望的大问题,需要对照县情、创新载体、整合资源、优化思路、合力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泾川县结合县域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共进,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城乡广大干部群众日益在实践中认知、认同,并有意识地转化为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双重突破。

1 在培育中彰显价值力量

1.1 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理论宣传普及

思想是行动的先决条件,我们坚持以理论武装为重点,“就地取材”,不断创新思想宣传方式、丰富内容普及载体,努力营造人人皆知的氛围。一是加强宣传。采取“新媒介”与“土办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视、网站等线上媒介不间断强势宣传和线下固定屏幕等载体持续播放“24字”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通过制作专栏、挂宣传标语、设立广告牌、制作宣传橱窗(板报)、建设宣传“文化墙”、编印配发宣传资料等“土办法”,全方位、立体化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浸润其中,通过看和听,从外在表征上接受“24字”内容。二是扎实宣讲。开办“泾川道德大讲堂”,开放县图书馆等公共学习平台(场所);采取集中培训、统一聘用的方式,抽组部门骨干力量组成宣讲团,进企业部门、走村入户,开展集中宣传讲解和系统导学,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要义。

1.2 注重精神引领,强化道德实践养成

让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口中、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才是真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我们找准症结,全面发力,通过开展“发现身边典型”“情暖泾川”“文明礼仪”等文明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民心。一是促进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和经常性开展的社会志愿服务、各类人物评选等道德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就地取材”,深入挖掘贴近群众,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先进事迹,让典型人就在身边,让广大干部群众可仅为、可亲近、可信任、可学习。二是促进核心价值观人性化。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作用,坚持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目标,围绕理论学习、政策宣传、价值培育、文化传承、培树新风等内容,开展导向正确、积极向上的文明实践活动,给予人们更加人性化的精神“食粮”,丰富城乡老百姓文娱生活,促进群众精神健康“成长”。三是促进核心价值观细节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保障、引领和带动妇幼弱势群体作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携手文明行”“传递身边感动”“宪法小卫士”“高雅艺术进校园”“传承英烈精神”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各界、各行业、各领域扎扎实实实践活动,织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网络,开展细致入微的教育。

1.3 注重网络宣传,开展线上线下引导

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干部群众中的价值认同。一是发挥新媒体的引领作用。利用泾川县门户网站,设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高价彩礼、禁止餐饮浪费等精神文明主题栏目。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H5、微视频等网络新媒体,不断强化线上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网络教育效能。二是积极拓展线上阵地。开展“中国梦·泾川情”网络微视频大赛和“我的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网络电视演讲比赛,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三是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上舆论监管,及时准确分析、深入研判出现的网络舆情,做好监测和管控;加大网评员队伍建设,针对网上出现的热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做好引导,及时办理网站留言,确保网络风清气正。

1.4 注重文化引领,促进文化文艺发展

坚持以文化育人、以文润心,用精品创作、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文化走入乡村、深入群众,持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众范围、扩充接受群体。一是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组织县域内文艺专业人员走进乡村,深入开展文艺采风活动,推出了一批主题突出、具有泾川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歌曲《醉美罗汉洞》《王母故里是我的家乡》在全县广泛传唱,治理高价彩礼微电影《招娣》《仰望星空》受到全县广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利用节庆时段,组织动员中小学校、社会文艺团体、群众娱乐团队、网红团队开展文艺汇演、文化社团巡演、“文化下乡村”等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带动作用,组织乡村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健康行为,在全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民风的整体转变。

1.5 注重新风引领,深入移风易俗教育

依托句读联盟协会等公益组织,充分发挥党校讲师和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深入开展多层次的家风家教宣传教育,依靠“外力”,不断增强城乡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和孝亲敬老的道德感,帮助农村弱孤困残老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举办全县婚介人员培训班,让党员干部带头承诺地质高价彩礼,以行政力量推动城乡移风易俗;组织拍摄脱贫攻坚、改变落后风俗习惯的微影视作品,开展新风气、新时尚微影视作品展播活动。全面组建民风引导志愿服务队,逐门逐户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倡导新时代文明,让讲文明树新风在泾川大地成为一种新风尚。

2 在践行中拓宽实践路径

2.1 实现政府主导向全民行动转变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面,刚开始主要依靠各行政单位推动,由宣传文化系统牵头组织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健全完善整体联动的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全力构建统筹有力、协调有度、管理有方的组织领导机构,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层层依次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宣传活动,让文化文艺群众、民间团体、各类文化社团以及干部群众参与其中,形成了全民总动员、全参与、齐共建、能共享的工作氛围。

2.2 实现由阶段性向常态化的转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事业发展中,融入人民群众学习生活的“细枝末梢”,与脱贫攻坚、精神文明实践、乡村发展、农村治理等工作有效结合,与群众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会活动联系起来,全县各行各业结合实际,宣传党和国家各类政策、行业领域各种知识、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等精神“养分”,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从心从行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化作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实现由阶段性向常态化的转变。

2.3 实现由单项活动向综合活动的转变

改变了过去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单打一”、文化系统唱“独角戏”的一贯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作为各级各部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良好风尚、弘扬优秀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重要工程来抓,不搞花架子,从严从实从细落实见效;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理论宣讲和举办节庆文艺汇演、各类先进人物表彰、乡风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有机结合,围绕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群众道德文化素养展开,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真正达到引领发展的目的。

2.4 实现由抓活动开展向重素质建设的转变

开展活动是过程,提升素质才是真正目的。我们一贯注重对干部群众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通过持久地潜移默化地普及式宣传,引导老百姓从内心深处转变,自觉树立起养文明、树新风的意识。始终把精神扶贫作为关键一招,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在行动·乡村振兴看泾川”“富口袋,先要富脑袋”“脱贫光荣户”创评等活动,把农业实用技术、家政服务、果畜菜产业发展技能送到村里户里,积极引导群众彻底改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致富信心,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3 在探索中弘扬中国精神

3.1 要在宣传普及上力求入脑入心

要整合调动各类资源,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乡群众“开枝散叶”。要始终坚守主阵地,充分发挥文化单位、学校、群众文艺团队主阵地作用,发展新阵地,各单位应有文化宣传专业人员,组织本单位文化活动开展,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社会教育网络。要创新培育形式,坚持以城乡社区居民为主体,结合各类传统文化宣传研究组织、乡村民俗(民间)文化研究组织,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活动,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

3.2 要在培育典型上力求出彩出新

要持之以恒做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带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乡村老百姓增强道德判断力、集体荣誉感和时代幸福感,形成意识自觉,文明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学习模范,紧跟先进,崇尚英雄,积极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看齐,远离假恶俗。要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看得见的先进,能够感受得到的事和人,让群众受教育、受启发,在理论上认可、在观念上一致、在行动上紧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老百姓成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量的生力军。

3.3 要在实践养成上力求落实落细

要从小处着手,细微处入手,方方面面运用,时时教育宣传,事事挖掘渗透,处处彰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成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常态;要积极开展活动引导,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过程中融理于事,寓教于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启发和熏陶,从而使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得到教育感化,以提升全县整体文明程度和城乡群众整体素养。

3.4 要在健全机制上力求抓长抓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实现常态化,形成对老百姓精神和行为有强大的约束力,必须在常和长上下功夫。要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在城乡原有组织架构不变的情况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以乡镇、社区为主体,组织专门人员,根据社情民意,制定“乡规民约”“村(居)规民约”,倡导针对个人的、家庭的家风家训的建设,使各种规范内化为每个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健全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定量和定性考核,促进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开枝散叶,蓬勃向上。

4 结论

总之,基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纸面落实到地面,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充分挖掘其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其实践要求,多措并举拓宽培育方式和践行路径,在理论探索和现实行动上集中发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才能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本书编辑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7.

作者简介:刘瑞芳(1972-),女,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讲师九级,研究方向: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群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