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的廉政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通过对人类历史与资本主义社会腐败产生的根源的剖析,提出建设“廉价政府”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廉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脉络和理论逻辑,对新时代我党廉政建设有及其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廉政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51
1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逻辑脉络
1.1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形成初期
1843年的夏天,马克思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对黑格尔所著的《法哲学原理》作了全面深刻的批判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社会观是概括在市民社会中的,所以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由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利益而决定,国家就是市民社会整体愿望的代表。这一理念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内在本质,提出廉价政府的建设必须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认为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分工改变了劳动的本质,扭曲了人性,社会上随之暴露出腐败现象。1843年12月,布鲁诺·鲍威尔主编的德国月刊《文学总汇报》的出版,引起了马克思对以鲍威尔三兄弟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新哲学”的关注。1844年8月,马恩合著了《神圣家庭》,在这一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对立使得腐败现象被暴露的淋漓尽致。资产阶级的本质就是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权力大肆敛财,国家权力逐渐沦为资产阶级用来压迫劳动者的工具。所以,在私有制存在下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家的廉政建设便成了一个美妙的谎言。
1.2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逐步发展
1845年春,恩格斯移居布鲁塞尔。马克思向他阐述了当时大体上已形成的唯物史观思想。在欧洲革命形势即将到来之际,马克思同部分工人团体建立了密切联系,尤其是受到了德国西部的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和拥护。马克思认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理念,使无产阶级相信自己理念的正确性是必须和迫切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把廉政的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建设廉价政府,廉政的建设才不是乌托邦。而要想真正实现廉政,必须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因为随着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精神需求也会逐渐得到满足,这就使得物质的贪婪性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使廉政的建设成为可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到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逐渐消除社会中的阶级分化,逐步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标靠近,这时腐败就会失去滋生和成长的环境。
1.3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成熟
18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马克思意识到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紧迫性。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入手来阐述廉政思想。资本家对工人自由的占有是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廉政建设在此矛盾纠纷中显得苍白无力。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资本的贪婪性和腐蚀性,揭示出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依据。资本主义以资本要素為生存诱饵,以私有制为发展支撑,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会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最终走向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的财产公有。因此,国家和政权只有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才能生存下去,当国家和政权完全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时,国家就没有了私人利益,社会的财富和生产资料就会逐步实现共有,国家会逐渐走向消亡,腐败也就随之失去生长的土壤。
2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推翻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私有制的存在使国家机器变为资产阶级腐败的政治工具,是资产阶级腐败的制度保障。因此,无产阶级要想建立理想社会,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巴黎公社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的确立,证明了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使人民恢复对国家政权的掌控。国家政权才可以从压迫和剥削群众的权力转变为社会服务的权力,人民才能重新获得国家权力的掌控,成为国家的主人。
2.2 加强党的建设,实行民主政治
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才能得到理想的运用,廉价政府的建设才能成为可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到了廉政的建设必须依靠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同其他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一个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所以就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第一,要明确党的纲领,严格遵守党纲。”第二,严明党的纪律。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宝贵的品质和特性就是纪律的严明。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建设要增强。《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他们都是兄弟,因而有义务在一切场合下互相帮助,所有的党员只有分工和职位的不同,没有特权和地位的高低。”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
2.3 加强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自巴黎公社革命以来,公社报刊每天都刊登会议纪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若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对权力的运用不加以监督和限制,国家的权力就会造成滥用,腐败就会由此产生。所以,公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要想真正做到维护人民的根本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将权力置于社会舆论的制约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得权力的行使加以制约和监督。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公职,甚至原应属于中央政府的为数不多的几项职能,都要由公社的勤务员执行,从而也就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使公共权力处于公开的状态,政务处在切实的监督之下,社会公职不会再是中央政府赏赐给它的爪牙的私有财产。”
2.4 简政放权,建立廉价政府
首先,建立廉价政府要做到的是精简开支,尊重公民权利。马克思认为,国家必须限制自己的开支,即精简政府机构。其次,合理的薪酬,维护社会公平。马克思提出巴黎公社所有公务人员的薪资,都不能超过6000法郎,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薪资与其他工人享受的一样。最后,倡导自治和职能的不断优化。马克思认为如果巴黎等中心城市建立公社制,旧的中央集权政府的权力就要让位给其他省份的生产者自治,即法国大部分城市都要组建公社,无产阶级的“自治政府”将取代资产阶级的“中央集权政府”,真正实现自治的社会。
3 马克思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的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和谐的新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领导能力。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二是要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习近平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责任。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结合起来,保障党内外人士的建言、举报和监督的权利。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强化党的领导要始终坚持党统揽全局,坚定跟党走,落实党的决策部署。
3.2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民主政治
习近平强调,法律法规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因此,要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完善制度建设,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我国的制度是引领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保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无產阶级代表工人阶级专政,防止了旧式政党代表少数人的利益的弊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使政治生活更接近人民群众,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3.3 加强党的内外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建设,使监督体系与党的领导体制相适应,逐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加强党的自我监督,从党章制度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出发,对党的基层组织、党的机关领导干部和党的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其次,要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党外社会舆论监督、人民监督和其他党派监督与党内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内外联动机制。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但如果不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就不能形成监督合力”。
3.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廉价政府
全面依法治国,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要广泛的听取群众、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对现行法律法规不断地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二是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不让制度变成纸老虎、稻草人”,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当下的反腐败工作就做到了大到查处中央、省级领导干部,小到查处基层支部书记等领导干部。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避免权力的滥用。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严格执法。法律的适用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严格依法办事。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第四,简化办事流程,精简政府支出。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
在当下中国廉政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敢于发现问题,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科学的运用马克思廉政思想指导实践,推动马克思廉政思想的中国化发展,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坚决与腐败做斗争。通过建章立制,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总结经验教训,以马克思廉政思想为指导,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建设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腐败滋生和成长的土壤。从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绯璐.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9.
[6]马克思.法兰西内战[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6.
[7]张学娟.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2):16-22.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张友伦.共产主义者同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10]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资料库[DB].中央纪检国家监察网站.
作者简介:刘贤保(1997-),男,陕西安康人,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