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霞,陈冬纯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 51032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一系列高品质的电视综艺节目从众多低俗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崭新的姿态成为荧屏上的一股清流。作为全国首档国家级权威主持人人才选拔综艺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主持人大赛》)广聚五湖四海的顶尖选手,突破传统的选拔制度,推陈出新,凭借精湛的节目技术、严格公正的赛制、各显神通的选手风采和妙语连珠的评委点评等多重优势,博得无数观众眼球,在收视率、话题热度甚至是社会影响力上都取得斐然的成绩。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涉及很多因素,其中主持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持人大赛》依据参与者和节目形式分为两大赛道(新闻类和文艺类)、三大赛段(“自我展示”“经典节目”实战考核及“走出去”实战考核),参赛选手围绕当下社会热门话题,集“采(访)编(辑)播(报)”等实力充分挖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呈现知识、技能等全面素养。
这场大赛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他们集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探讨新时代主持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鲜有学者从语言学视域对该场大赛展开探究,但其实荧屏上主持人选手们的能力考核主要聚焦在现场的话语建构和反应上,产生的话语在价值引导和传播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视角下,基于《主持人大赛》的相关语料,对文艺类主持人和新闻类主持人的话语加以比较分析,重点探求新闻类赛道和文艺类赛道主持人话语在态度资源视域下情感、判断和鉴赏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期探究两类主持人如何有效选用语言资源以展示其超人的语言艺术、独特见解,并引发观众共鸣。
评价理论由J.R Martin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它关涉“作者/说话者对命题或实体的感情、观点、态度或态势的表达”。Martin&White将评价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和级差系统(graduation)。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理论的核心,指说话者用态度资源来做判断,把情感和情绪反应与参加者和过程联系起来。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1]简而言之,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说话人是通过在语言系统中选择表示感情、观点和态度的言语资源来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并与听话人构建人际关系。而表达感情、观点和态度的言语资源分别构成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
本文通过观看分析《主持人大赛》,提出假设,认为新闻类和文艺类主持人由于其角色功能地位不同,其话语呈现典型的语类特征,话语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以上假设,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以下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两类主持人在《主持人大赛》中的话语为语料,分析两类不同语类在三个子系统的分布特征,对本文的假设加以论证。如图1所示:
图1 新闻类与文艺类主持话语分析框架
《主持人大赛》分为三大赛段:自我展示、经典节目、“走出去”。穿插在三大环节之中有一个90秒即兴考核环节,本研究拟选取全国六强选手在这一环节的语篇作为语料,主要采取定性分析、个案与总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中涉及的情感、判断、鉴赏三大资源进行识别和标注,统计数据并分析。两类主持人具体选题如下:
表1 新闻类与文艺类语篇选题
如表1所示,新闻类选题主要聚焦社会各行各业平凡但崇高的事迹,如朴素的早餐奶奶、不惧风霜的消防战士等;文艺类的选题集中在晚会、家乡、传统节日庆祝等具有仪式感的内容。节目话题的选择符合两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归属,也体现节目的社会属性。那么,两个不同语类的主持人在话语建构中如何完成他们的角色功能?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研究:
第一,两个语类的话语在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投入和分布有何特征?
第二,同个语类的话语在三类资源的投入和分布有何共性和变异?
第三,出现该分布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各抽取进入全国六强的新闻类和文艺类选手在90秒即兴考核这一环节中的语篇作为语料,旨在对新闻类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特征做整体性对比分析;同时,为了更深层次探讨评价理论的语篇分析应用,分别选取新闻类冠军选手邹韵及文艺类冠军选手蔡紫的其中一个90秒即兴考核语篇作为典型实例详细分析。
所有语料按角色功能定位分为两组。第一组是选自全国6强新闻类选手的语篇,6篇文章以N1、N2……N6排序并标记(见表1);第二组是选自全国6强文艺类选手的语篇,用L1、L2……L6排序并标记(见表1)。在此基础上,对语料按情感、判断、鉴赏三大资源进行识别和标注,统计数据并分析,从而保证语料选取上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表2 新闻类与文艺类语篇态度资源分布特征
基于评价理论,对文字处理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在新闻类语篇中,判断资源在态度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占42%;其次是鉴赏资源,占34%,情感资源最少,占24%。新闻的基本要求是保持真实性,在讲述新闻事件的同时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发挥舆论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该语料中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判断词汇,比如“和蔼可亲的”“坚守的”“普通平凡的”“热血的”等等。而鉴赏资源类的词汇比如“小小的”梦想、“冰冻的”消防服、“特殊的”数字119、教育资源是很“不平均的”“艰难困苦”的工作环境等主要表现为消极词汇,充分凸显出即使环境多么恶劣,人们依旧迎难而上。
在文艺类语篇中,情感资源在态度系统中使用最多,占39%;其次是鉴赏资源,占36%;判断资源最少,占25%。情感资源的词汇比较丰富,比如“最喜欢”“激情澎湃”“想念”等情感词汇,但更多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浓厚的感情,力求与观众共鸣。
通过对比分析可见,新闻类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在话语建构上均投入三种态度资源,但两种语类资源分布呈现显著差异。新闻类主持人在判断资源上使用频率最高,而文艺类主持人则擅长利用情感资源实现人际意义,其共同特点是在鉴赏资源上使用接近。
表3 新闻类与文艺类语篇态度资源分布对比
《主持人大赛》持续5个多月后落下帷幕,新闻类冠军邹韵和文艺类冠军蔡紫的精彩表现充分显现了新一代主持人的青春张扬和“硬核”实力,成为各大平台讨论的焦点。下文将以两位主持人作为个例,对话语在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分布特征作具体分析,探究同个语类的话语在三类资源的投入和分布有何共性和变异。
1.新闻类冠军邹韵话语分布特征分析
以新闻类冠军在90秒即兴考核中针对《大爷挂“勿需让座”灯牌》这一主题的主持片段为例,整个片段共有11个句子,共使用态度资源11次,其中情感资源4次、判断资源5次、鉴赏资源2次。必须指出,由于语篇主题特点、评论者的意图和不同主持风格,有时鉴赏和判断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同时三种资源都存在直接式和隐含式的表达方式,因此,不得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下面即对新闻类选手邹韵的语篇作具体分析。
情感资源与人的感情密切相关,情感表达的价值在于表明讲话人对某人、某事、某物的姿态和态度[2],情感资源分为过程(process)和评注(comment)。该语篇情感资源的主体有刘增盛老人,他在身上写了“勿需让座”,这一行为过程既充分表达了身为长辈的他对年轻人的“关照”和“心疼”的感受,也揭示了让人们“动容”和感动的心理过程。主持人通过使用情态状语如“更重要的是”的评注功能表达了对老人深沉的情感。另一个情感资源的主体就是“我们”,面对社会的善行善举,我们“憧憬”和“期待”向善向美的生活,这体现了情感的延续功能,整个语篇都填满着人与人之间温暖美好的情感。
判断资源诠释人对人,以及人对人的行为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是钦佩、批评、表扬或谴责,主要与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相关[3],判断资源可划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该语篇中判断资源的对象是刘增盛老人,“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人,一个老人,甚至有人管他叫做硬核老头。”通过不断细化、语义递进的句子对目标对象的行为和个性做出社会评判,突出老人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同时,判断词“硬核”这一网络流行语与“老头”这一普通词汇的结合,更加凸显出人们对刘增盛老人的赞赏。老人很“特别”,在身上写了“勿需让座”,这也说明了老人的这种美好品德在当今社会十分可贵,与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老人动手打不主动让座的年轻人等新闻形成鲜明对比,发人深省;另外,通过强调老人的“情分”和年轻人的“本分”,说明这两种让座对象的身份不同引起行为本质区别,充分发挥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鉴赏资源指的是文本、过程、现象等的美学评价,可从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价值(value)三个角度展开探讨。鉴赏资源的对象是生活、整个社会甚至是民族,“能够让这个民族经历五千年的风霜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很多有大智慧的、高贵的、复杂的精神,而在这其中,尊老爱幼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句话出现的整个语篇唯一一个消极词汇“风霜”与一系列积极词汇如“大智慧的”“高贵的”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构成主要集中在鉴赏对象的平衡运作上,真实地表达出人们对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肯定。
2.文艺类冠军蔡紫话语分布特征分析
文艺类语篇选取冠军蔡紫在90秒即兴考核中针对《春节联欢晚会》这一主题的主持片段。整个片段共有10个句子,共使用态度资源9次,其中情感资源6次,判断资源1次,鉴赏资源2次。情感资源使用频率较高,判断资源最低。
该篇情感资源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触发物是春节这一中国传统喜庆的节日。开头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生动地描绘出春节喜庆欢快的场面,间接传达出人们欢呼雀跃的激动心情。在介绍四川自贡的千年盐都时,主持人的一句“大家现在可以感受到吗?”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洋溢着主持人对家乡满满的自豪感和亲切感。接着,通过分享自家祖上和盐打交道的经历,将个人的成长与情感体验串成一线,再次升华情感。在结尾部分,真切地呼吁大家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不要忘了感受幸福,提醒幸福”既寄托了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祝愿,也很好地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提炼展示出来,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该语篇的判断资源很少。“千年之前盐井工人们将自贡的井盐运送到我们饭桌前”,虽然无明显的判断词汇,但是,这一朴实的描述可以展现出工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鉴赏资源的对象是家乡盐都。主持人用“千年盐都”四字介绍家乡,从价值角度凸显出时间跨度之长,彰显了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以及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成果;运送到了我们“千万百姓”的餐桌之上,提醒普通民众应该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站在盐都面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美丽的诗句调动强烈的情感反应,“我感受到了家族传承的温暖和力量”,这些积极词汇体现出故乡是一个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的地方,装满了每代人沉甸甸的回忆和故事。
通过对《主持人大赛》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首先从整体上看,新闻类和文艺类主持人在话语建构上均投入情感、鉴赏、判断三种态度资源,但资源分布呈现明显差异,新闻类主持人在判断资源使用上显著,文艺类主持人则主要分布在情感资源上,二者在鉴赏资源使用频率上接近;其次在个案分析中,新闻类选手邹韵在90秒即兴考核的语篇中,判断资源使用频率最高,而鉴赏资源使用频率最低,文艺类主持人蔡紫的语篇中情感资源使用频率较高,而判断资源使用频率最低。由此可见,主持人话语构建过程资源的分布特征存在共性和变异:两个语类中新闻类主持均偏向判断资源使用,文艺主持人则偏向情感资源使用,但同类话语中新闻类主持人的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主次顺序具有不确定性;文艺类主持人的话语分布则一致。那么,出现该分布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庚香曾提出文化话语是存在于政治话语、权威话语等传统意识形态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中间地带[4]。首先,话语构建及其分布特征是置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深受影响的。《主持人大赛》这档强大阵容的综艺节目,无论是主持人、点评嘉宾还是选手们都是扎根在中国大地角角落落的新闻和文艺领域的精兵悍将,该节目从文化视野进行意识形态话语建构,其定位是发掘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家优秀种子选手,立足点是聚焦社会热点,传播真善美,展示美好的真实的国家形象。其次,主持人角色定位不同是决定其语言和主持风格各异,是造成新闻类主持在判断资源上使用较多、文艺类主持在情感资源使用偏多的分布特征的因素。就新闻类主持人而言,其责任和使命主要是从不同的视角客观准确及时地讲述新闻事件,富含逻辑深度,见解深刻。而对于文艺类主持人,除了通过挖掘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丰富精神世界,更需要展示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文艺类的选题充分体现文艺节目特色,作为集大成之作的春晚以及各种晚会,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缤纷多彩、激情四射的场面,背后凝聚的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综上所述,新闻之“播”与文艺之“演”,其话语建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特色、深层的文化积淀,既展现了个人业务素养,也响应时代召唤,充分发挥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价值诉求。作为主持人,除了要发挥主持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如组织串联、人际互动等能力,更要做到对角色定位精准把握,充分行使新闻类和文艺类主持人的话语构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对外展示中国的美好形象。
在理论层面,该研究丰富了评价理论的研究范围,并为主持人话语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视角下,搜集《主持人大赛》语料,对文艺类主持人和新闻类主持人的话语加以比较分析,探求两类主持人的话语在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两类话语均投入三种资源,具体资源的分布中存在共性与变异,新闻类主持人话语在判断资源上使用显著,文艺类主持则以情感资源为主,但剩余的资源使用频率高低存在不确定性;出现该分布特征的原因主要受文化语境和主持人角色定位这两大因素影响。同时,新闻类和文艺类这两大类主持人在价值引导、传播真善美、展示美好的国家形象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实践层面,该研究为鉴赏综艺节目提供借鉴,为评价理论提供实例参考。话语分析对比结果对新时代主持人的话语构建、角色定位、专业素养等层面提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语料样本量相对较小,需要更多语料对该结论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