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古镇及其祭赛演剧活动考述

2021-06-02 06:18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晋祠太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历史上晋祠镇紧依晋祠东,于晋祠东北角外由北向南一直延伸过奉圣寺前到白衣庵位置,即明仙峪与马房峪之间。明清时期建堡墙护卫,分为北堡、中堡、南堡三部分,称晋祠堡,因地势较高,又被誉为“山城”。现堡墙无存,晋祠镇北堡、中堡位置居民区也被拆迁,仅剩南堡居民区。晋祠镇是晋祠人文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时期晋祠“神界”与晋祠镇“人界”二者密不可分,自然互动。因此,今天研究晋祠,不能忽略对晋祠镇的研究。

一、历史沿革及明清时期晋祠堡面貌

晋祠一带很早就已经成为军政活动场所,据《北齐书》记载,武平七年(576)“甲子出兵,大集晋祠[1]”。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汴军围晋阳,营于晋祠,攻其西门[2]”。可见早期晋祠一带比较宏阔,也有安置大军居住的条件,或者已有居民区。明代嘉靖年间高汝行所修《太原县志》载:“晋祠镇,县西南十里,宋旧镇[3]。”言其为“宋旧镇”是有依据的,北宋嘉佑八年(1063)《重广水利记》碑提到,晋水灌溉分水“又一分奏石桥下以入于晋祠村”[4],因此至晚在宋代嘉佑间已形成村舍。蒙古至元二年(1265)《重修汾东王庙记》碑阴有至元四年所刻“勘晋祠惠远庙四至界畔”的文字,也提到“晋祠等村”“晋祠镇耆老”“晋祠村乡老”等,且言:“燕德、冀宝等三十四人,年各七十,及□有八旬之上。俱系本土自来久居人氏。”还说官街前有“住屋”[5]。从这些记载看,这时晋祠居民区既称“村”,也称“镇”,且自来久居之士已八旬之上,晋祠镇为宋旧镇是可确信的。宋以前是否有村或镇,目前尚找不到确切的资料。宋代晋祠开始世俗化的根本转折,晋祠镇的兴起,正是其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晋祠镇由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没有中断。明代《永乐太原府志》太原县图标有“晋祠镇”,其标识为一房屋[6]。

隋唐时期,晋祠前可能已经是驿道所经之地,“风谷山,在太原县西十五里。道出交城娄烦,唐时为驿道所经[7]”。“隋炀帝于娄烦置宫,因过太原,取龙山风谷道行幸,是隋世已为驿道所经,不始于唐也[8]”。其中提到的“风谷(峪)口”在晋祠北,与晋祠仅隔明仙峪,按地理走向,晋祠前为必经之地。宋时期,有确切资料载明驿路经过晋祠镇。宋《重广水利碑》记载,晋水的一部分“通圣母池转驿厅左以入于太原故城[9]。”提到“驿厅”,元代亦有明确记载:“门之外东折数十步,合南北驿路[10]。”“东至草参亭出入至官街[11]”。可以想见,晋祠镇,主要是依托晋祠和从晋祠前经过的驿路官道而兴起和发展来的。

晋祠镇发展到明成化五年(1469)建起了堡墙,开始称“晋祠堡”。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重修真武庙碑记》载:“晋祠,太原名镇,北门上有神祠在焉,创自成化五年[12]”。高汝行《太原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太原县建筑了东庄水堡、北堰堡等二十二堡,“俱嘉靖十九年(1540)巡抚都御史陈行文修筑[13]”。可见在太原县各堡中,晋祠堡启建是早于其他堡的。

高汝行《太原县志》修成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14],这时晋祠堡已建好八十余年,载:“晋祠堡,高一丈七尺,周三百丈[15]”。该志之卷首绘有《晋祠之图》,(图1)图中所绘晋祠堡为矩形,北起晋祠东北角外,南迄奉圣寺前略南,北河由晋祠内于堡北部东穿而过,陆堡河于景清门南侧不远处东向穿行,中河偏南穿堡。堡有门四:北门一,居北堡墙中端,绘券砌单孔阁楼样,标曰“晋祠堡北门”;西门二,景清门居西堡墙中部略偏南,绘作五开间阁楼样,为所绘各堡门中规模最大者,未标名,另一门望奉圣寺略偏北,绘券砌单孔阁楼样,未标名;南门一,居南堡墙中端,绘为券砌单孔阁楼样,标曰“晋祠南门”;东门一,居东堡墙偏南陆堡河与中河间,亦绘作券砌单孔阁楼样,未标名。又绘一线贯穿南北,经南、北堡门,应为街道,即宋以来的驿路。景清门前,正对景清门,当街绘一牌楼,坐东朝西,四柱。所绘街道穿堡内时居中,惟过景清门牌楼时则略偏东绕行。再北于北渠南侧,当街绘另一牌楼式建筑,坐北朝南,绘为四柱,街道从其中穿过。堡内街道与北河、陆堡河、中河相交处,均设桥通过,但未标名。路出北堡门外直向北,出南堡门外拐向东南。南门外与南门相对,又有一牌楼样建筑,绘为双柱单楼,驿道穿过。出东门又绘偏向东北道路,将至陆堡河南岸处,绘一阁,标曰“观音阁”,路穿观音阁直向东去。观音阁东南不远处绘阁楼样,标曰“大寺”,盖在今大寺村位置。出与奉圣寺斜对之西门,绘一路,过南河折南过桥入奉圣寺。高志另一附图《县境乡村之图》,绘楼阁状“晋源”,前为水池,池前矩形框中字曰“晋祠堡”。此图标有太原县境内的其他堡,均为近正方形,唯标晋祠堡为矩形,盖据形而绘。以上大概就是明代晋祠堡早期的面貌。

图1 《嘉靖太原县志》之《晋祠之图》

至明万历间,又进行了一次扩建。《道光太原县志》载:“市楼南,明时又筑一堡,周围二里许,即今南堡[16]。”据刘大鹏《晋水图志》[17]所绘晋祠堡图,(图2)

图2 《晋祠水利图志》之《晋水源流第一图》显示的晋祠堡

南堡之东墙大致为中堡东墙向南的直线延伸,西侧却是先向西略偏南折,约在奉圣寺南侧向南折,这样南侧堡墙就随之向西延伸,使南堡整体上东西比中堡宽。新的南门设在南侧堡墙西,南河出口东侧。早期的南河不经过晋祠堡内,南堡建成以后,南河也穿南堡北墙和南墙而过。这样布局以后,晋祠堡内的街道,也就是官道、驿路也要在过南神桥以后先向西南拐,然后出南门。

晋祠堡内还有一些细节有资料依据:元好问《惠远庙新建外门记》中提到,金代晋祠“庙旧有殿,有别殿,有门。”即门早已存在,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重修[18],但未提到门的名称,前述元至元四年《重修汾东王庙记》记“然则景清门之北为游观之所者,甚丽且幽敞矣。”可知元时已称景清门。但碑阴又记“东至草参亭出入至官街[19]”,或元时还有另一东门称作“草参亭”。景清门前有八字墙,“东西延袤各可五六十尺,高可一丈有奇,均石甃之,涂以白灰,加以红色。”不知创建年代,嘉靖四十二年补修[20]。景清门现被整体移作奉圣寺山门,其建筑显明为元代风格,估计就是前述元好问所记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重修所留。(图3)南神桥位置有过“映月楼”。《道光太原县志》载:“南神桥在晋祠镇南街晋水南渠上”,文下有小字注曰“旧有映月楼”[21]。又载:“映月楼,成化六年居民郝郁等建,今废[22]。”刘大鹏说映月楼“明成化间建,在南神桥北,后废。因其旧址建为门洞,上设雉堞,南颜曰‘晋籓巨镇’,北曰‘通衢’”[23]。在南神桥南还建有“市楼”,“创建年月未详,明嘉靖末災后人重葺之。光绪十五年改楼为阁,中祀关帝,在南神桥南”[24]。(图4)

图3 道光《太原县志》的《晋祠之图》所显示的景清门(局部)

图4 现存经重修的市楼

清代的晋祠堡,刘大鹏《晋祠志》有完整记述,其《晋祠镇图说》载:

晋祠者,唐叔虞祠也。祠东有民结庐而居,遂因祠名镇。东北距县城十里,再东北距省城五十里。明代筑三堡以卫民庐。自北门外关帝庙起,至南门外白衣庵止,延袤三里有奇,东西广半里许。北门曰承恩,其北有涧河环绕,明仙峪水流注东。南门曰迎禧,其南有涧河环绕,马房峪水流注于东南。而晋水发源于两峪之中,流灌南北东三面之田。洵胜境也。西门二:曰景清,即祠之正门;曰望翠,在南堡与奉圣寺拱向。东门有三:曰枕流,在南中两堡之间;曰望汾,在中堡;曰阁门,在中堡北梢半坡街。门外即纸房村,与北堡毗连。右晋祠镇图,系光绪乙巳年(光绪31年,1905)冬十年十一月重绘者[25]。

可知到清朝末年时,明朝形成的布局没有改变,不过城堡的一些情况记载更详细了,由此知道晋祠堡仍然是北、中、南三堡。堡门共八道:北门一,名“承恩”;(图5)南门一,曰“迎禧”;西门二,一通晋祠,曰“景清”,一望奉圣寺,曰“望翠”,以上四门位置与明代记载同。东门有三道,北曰“阁门”,中曰“望汾”,南曰“枕流”。其中,“枕流”门与明代高汝行图东门相当,其他二门则未见绘载,可能为后来添加。景清门上悬“三晋名泉”匾,武举人杨廷翰题写。杨廷翰是康熙五年丙午科乡试举人[26]。这时的晋祠堡还被当地人称为“山城”,“晋祠堡城在悬瓮山麓,自东遥望,俨在山半,故名之曰‘山城’[27]。”刘大鹏《山城烟堞》诗云:“山城亦如画,咫尺即仙源。但见炊烟起,不闻人语喧。家家汲新水,面面种蔬园。景多吟不迨,方信陆生言[28]。”(图6)到清末时,晋祠堡墙已有损毁,刘大鹏《晋祠志》载:

图5 重新修复的北门

图6 雍正《太原县志》晋祠图中有晋祠堡示意图(局部)

我朝龙兴,胡虏皆入版图。——自顺治初经兵燹以后,迄今二百五十年,晋阳人民坐享升平,未见干戈。晋祠堡多就倾圮,民居其中,率皆坐视,不思修补。间或修之,亦且潦草塞责,不作一劳永逸之计,防患于未然。[29]

这时堡内街道与明朝比也没有大的改变,大体从堡中心南北向穿过,同时为南北驿路。(图7)主街道要跨桥经过由西向东穿堡而过的四条河流,这些河及桥由北而南是:

图7 现存南堡旧巷

北涧河,又称北沙河,晋祠北门外,西面明仙峪流出,上设北涧桥,长、阔各二十尺。海清河,即智伯渠,北渠,西由晋祠流出,西向东穿北堡而出,上设北神桥,长、广均约一丈,东西两侧设栏杆为护。中河,南堡与中堡之间穿堡而过,上设南神桥,长丈余,宽而丈。陆堡河,由西南向东北到景清门南八字墙下东折流出东堡墙,上设打通桥,桥长丈余,宽数丈。南涧河,又称南沙河,在晋祠堡南门外,西自马房峪流出,上设南涧桥,长丈余,阔可十余尺。此街在堡内北堡段北高南低,中堡、南堡则基本平坦,因此北堡东向通向阁门的街为“半坡街”。在北门外路西有晋源井。因晋祠堡北高南低,晋水不能及,北门内外居民汲水于此。

二、晋祠堡创建原因及其防御功能

明成化五年(1469)启建晋祠堡的直接原因,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真武庙碑记》说得很清楚:“以胡虏屡肆蹂躏之性,杀戮之惨,思以御之,而城堡筑焉[30]”。高汝行在其所修《太原县志》序中亦言“辛壬间(辛丑、壬寅,嘉靖二十和二十一年)黠胡内寇至軼,是郡而南疮痍之民盗命于锋刃[31]。”明朝与蒙古以长城为界对峙,蒙古瓦剌、俺答各部不断入侵劫掠。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边患不断,正统十四年,“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下诏亲征”,结果战败,明英宗被俘“北狩”[32]。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又数寇大同、代州、雁门。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毛里孩数犯延绥、辽东。

明世宗嘉靖年间,俺答部屡犯山西,深入腹地。最严重的几次,据《明史》载,嘉靖二十年“俺答犯山西,入石洲”。二十一年“六月辛卯,俺答寇朔州。壬寅,入雁门关。丁未,犯太原。”七月“俺答寇潞安,掠沁、汾、襄垣、长子。”[33]嘉靖“三十九年,俺答由寇家梁进薄太原,围西门[34]”。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俺答陷石州,杀知州王亮采,掠交城、文水[35]”。山西北部地区多次被掠,造成严重后果,“俺答诸部强横,屡深入大同、太原之境,晋阳南北,烟火萧然[36]。”嘉靖二十四年山西御史陈豪言:“敌三犯山西,伤残百万,废饷银六十亿[37]”。

俺答部直接进犯太原三次,太原地方史志记载了对地方劫掠的一些细节。嘉靖“二十年秋八月,北虏拥众十七万,强杀本县乡村人口二万,牲畜无算”。“二十一年秋七月北虏众号十七八万,复由汾河东南下,抢掠沁潞,回至姚村,焚杀千余人,温氏一门尽死”[38]。“梁氏,北关都梁选女,李文杰妻也。嘉靖二十年遇虏于罗城,虏以刃协之曰‘脱脱’,梁曰‘杀即杀,不去衣也’。虏怒斩其首,血溅尺余,尸行数步而扑”。“姜氏,乞伏都李永刚妻,嘉靖二十年虏至,见之不忍杀,驱之上马,姜骂不肯从,虏杀之,碎其尸”[39]。“旧县民武润素刁黠,专以起威胁制乡里,徐姓者与伊有宿恨,唆诉于官而扶证之,误以徒罪。嘉靖二十一年,北虏入境,获徐,系以皮绳,问富家所在,徐乃引入润家。时润匿地穴中,牵出,索金帛,吝弗与。虏遂斩润首而释徐[40]”。

建设城堡的另一个原因是防止地方上的盗贼流寇。如明正德初年(1506-1521),“时流贼猖獗,奔腾太行,蹂(躏)平阳、泽潞,霍山韩侯岭之险,纵横出没无敢撄其锋者[41]”。嘉靖四十年(1561)“王支、穆文等据(太谷)黑山寨,聚众七百余人”。“崇祯六年二月,总兵曹文诏连败流贼,太谷、范村、榆社、太原贼几尽”[42]。可知明朝中后期,晋中一带山区土匪不断,乡民常常修堡寨以自卫。(图8)这样的生存环境,加上人口的扩张,或许是明朝万历年间续建晋祠南堡的原因。

图8 现存中堡堡楼

至清朝时,虽然刘大鹏批评地方上因承平日久,不思修缮,任其倾圮,实际上晋祠堡的防御功能仍然没有丧失。一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军北京曾路经太原。二是清初姜襄之乱,“国朝顺治六年(1649)五月姜建勋围太原城:王师自大同府南援,蓐食而行,遇贼于赤桥、花塔间,大战,贼败退保晋祠堡,围之,贼溃堡出,还汾州[43]”。这两次战乱在乡民心中留下记忆与经验。三是清末太平天国的北伐,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八日,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自扬州出发,率二万多人的军队北伐,一路攻克滁州、临淮关、凤阳、怀远、蒙城、亳州,六月在河南归德(今商丘)毙伤清军三千余人,过开封,七月与清军在怀庆(今沁阳)激战,九月进入山西,由垣曲到平阳(今临汾),又东向到潞城,经河北直抵天津附近杨柳青。当太平天国军队攻克平阳时,山西北部各地以为会继续北上,“全晋大震,省城戒严,而县城四门亦皆昼闭,人民纷纷入悬瓮山藏匿[44]”。距晋祠镇不远的阳曲县青龙镇,就曾决定扩建四面临崖的凤头寨作为避乱之地[45]。四是预防自然灾害。比如“(同治)十三年(1874)夏四月二十三日夜大雨,马房峪涧水暴发,平地顷刻丈许,淹没晋祠镇南堡外田园民庐无算,淹毙人民五十余口[46]”。在此次洪水灾害中,由于晋祠堡的作用,堡内居民得以幸免,反之,堡外居民却受到严重侵害。

这些是支撑地方上仍然不愿完全废弃防御城堡的背景。

三、居民及其日常生活

晋祠镇为宋旧镇。到元代,《重修汾东王庙碑》提到“晋祠镇耆老儒人户燕德”,“晋祠村乡老,军户冀宝、耆老李忠、秦广、郭旺,站户李珍,民户赵□、李成、魏元、张显、王□、李□[47]”。其中提到有“乡老”“军户”“耆老”“站户”“民户”,另外还提到有“匠人”“打捕户”等,这是当时居民的职业与身份,应该还有生意人,其中“站户”可能是专门为在驿站服务的。涉及的姓氏有李、秦、郭、赵、魏、张、王、燕、孙、任、乔、贾、智、颉、石等15姓,典型的杂姓居住,可见由四方迁徙汇聚而成,“镇”的特点明显。

明隆庆元年(1567)《重修晋祠庙碑记》提到“本镇纠首”二十人,包括姓氏杜、张、杨、武、郭、李、牛、庞、罗、高、程、王、智、郜,与元代比,新出现杨、武、庞、罗、高、程、郜诸姓[48]。可由此窥见,居民家族在变动中,晋祠镇人口流动比较频繁。

清朝晋祠镇人民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资料。与明代相比,居民家族构成仍有变动,嘉庆十八年(1813)《晋祠庙水磨租课定规碑》碑文后所附“经理人”56人中,前列元明时期未出现的姓氏有胡、宁、孟、郑、宋、药、白、翟诸姓。碑文纠首、经理人姓名是有代表性的,因为乡村承担公共责任、行使公共权力,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这些新姓氏的出现,以及一些原有姓氏的消失,再次说明晋祠镇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强,体现了市镇特点。

清代晋祠镇集市贸易很繁盛。康熙九年(1670)时,于堡西新修一条南北通道,其启建动因是“盖堡内衢道尽可由行,但便于日,不便于夜;便于无市之侯,不便于有市之时也。外设此路,庶城门自闭有常,如遇市集,可无拥塞之患矣[49]。”由此记载可知,康熙年间晋祠镇要定期集市,遇集市时人满至“拥塞”的程度。《山西通志》云:“以赛会为市场,处处有之[50]。”晋祠镇也不例外,其他大些的庙会盖均有集市贸易。正月初八祀关帝“开市贸易”,二月十九日白衣庵庙会。五月十八日,北门外关帝庙庙会,“所鬻货物农具最多[51]”。九月初六“末赛”,祭叔虞,“百货辐辏,商贾云集[52]”。除了集市,晋祠镇日常贸易也应很频繁。大通桥“东连市廛[53]”。市楼“左右开廛列市,随价售值,懋迁有无,殆与长安九市无以异焉。商贩业集,利争锥刀,士君子不乐居斯[54]”。(图9)晋祠镇有出租房屋的生意,比如白衣庵“庵后洞院一所,西房四间,东洞四间,岁得赁钱数千,以为祭资[55]”。晋祠镇还建有旅社,鸥浴桥“西连旅店,东接磨房[56]”。晋祠北门外有旅社“万全店”,可住二百多人[57]。北堡有“明月店”[58]。当然,实际不止这些,只是没有记载下来。据《太原市南郊区志》载“晋祠镇是金融中心,有钱庄6家,多为祁县、太谷人任股东。大的银号有大晋川、谦益永等”。至今离晋祠不远的索村尚存一座当年钱庄的建筑。的“当时太原地区流传着‘金太谷银晋祠’的美称。此外还有粮店6家、面行12家、布庄7家、旅店10家、杂货铺6家、鞋铺5家、饭铺5家、药铺4家、矾铺3家、银匠2家、赁铺1家、烟行4家、理发店5家、油坊1家、当铺1家、修车铺3家、照相馆2家、肉铺2家、成衣店3家、染房3家、毛毡行3家、醋行2家、澡堂1家,共计97家[59]”。这些情况主要是民国时期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清代延续而来。

图9 现存晋祠南堡旧店铺

“晋水之俗,富者以有水磨为美产,商人以守水磨为良业[60]”。晋水四河所冲之硙凡六十五区,据《晋水图志》载:“南河总河水硙六区,北河总河水硙七区,皆随水程轮流旋转;中河总河水硙二区,昼夜不停;陆堡河总河无水硙[61]。”总河水硙共十五区,大部分归属晋祠镇管理。因占水利之便,种粮食和蔬菜是晋祠镇人的重要产业。据载“该镇之田全在东南界,与王郭村接壤,水田多而禾田寡。”“灌田一千四百余亩”[62]。刘大鹏有:“家家汲新水,面面种蔬园[63]”的诗句。在晋祠向曦门外、晋溪书院东有数十亩稻田,是王恭襄公祠的祀田,奉圣寺左右有麦田,难免有晋祠镇人租种。晋祠北、北堡西为枣园,奉圣寺东、南堡西北有桃园。

在奉圣寺西南隅有“柏月山房”,小屋数间,杨二酉提额,“里人士朝夕聚谈于斯,冬夏不辍[64]。”是堡内居民谈天休闲的地方。南堡有座民宅叫“银杏园”,中有银杏数株,明天启间李凤石举人的住宅,为当地人称道。(图10)

图10 现存南堡旧民居

在礼教教化之下,晋祠镇也频频出现“烈女”。明代有 李氏,高唐州牧希孟女,适晋祠镇孙印幼,通史书,能诗。归孙二载而寡,家人欲夺而嫁之,氏哭告姑曰:‘从一而终,义也,妇勿敢二。’引柏舟以自矢。有《劝夫诗》、《吊湘妃》等诗载艺文[65]。

这位李氏名朝元,诰封孺人。县志收其诗:

《劝夫》:逆耳忠言莫作仇,妾心原自为君忧。肯将年少堂堂貌,不戴乌纱空白头。

《触时明志》:感时溅泪花无意,恨别惊心鸟不知。万里飞云徒怅望,一腔心事柏舟诗。 《玩菊书怀》:此花偏比别花香,不惹游蜂只自芳。万卉尽怀风雨恨,三秋独尔耐水寒。 《吊香妃》:寒暑千年一色秋,世间谁识古人愁。湘妃泪共湘江水,直到而今不断流。[66]

李朝元严守礼教规范,其思想感情具有时代的代表性。

清代留有记载的“烈女”更多。“宁氏,晋祠镇孙玑妻,年二十一夫亡,子女俱无,独居五十六年而歿”。此外有黄氏、王氏、原氏[67]、杜氏、赵氏、王氏、郭氏、杨氏等等[68]。

男性也多有以“孝悌”规范行事者,比如宋朝时的孙淡,事母至孝,“杨世杰,监生,晋祠镇人,幼失怙恃,岁时祭祀辄涕泣不自禁。胞弟三人教养成立,乡里称孝友。中年丧偶,二子幼,自抚之,终身不再娶。治家严,子弟奉法惟谨。性好施,邑中叔虞祠,名胜地也,半倾圮,倡捐千余金,议重修复。倡建义学,以教邑中之贫不能读书者。其他懿行甚多,至今犹啧啧人口云[69]”。杨世杰算是乡里士人的代表。晋祠镇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科举成功者,明代以李氏为盛,如李寿恒为正德十一年举人,李希孟为隆庆元年举人,李希邵为万历贡生、李中馥为天启四年举人;入清以来,杨家尤为望族,获科名、授官者多人,最具名者则是杨二酉,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间授翰林院编修,曾奉命巡视台湾,入值乾隆皇帝左右。

四、神灵信仰及祭赛与演剧活动

晋祠镇紧依晋祠,这样的地理位置,一定要深受晋祠“神界”的影响,同时作为“人界”,紧依晋祠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商贸集镇特色,晋祠镇也不断地向晋祠输送着直接的世俗影响。这更是令人关注。晋祠与晋祠镇“神界”与“人界”的互动,为我们理解传统宗教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好的标本。

晋祠镇直接参与晋祠的建设与祭祀。晋祠昭济圣母、叔虞神属正统神系,由国家到省到府到县各级政府主导建设和祭祀,但晋祠镇也常常承担修缮责任,如清代,“晋祠各庙宇多年未修,时有倾圮,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王炳麟饬令晋祠本镇葺修正祠牌楼、享亭及各庙座祠钟鼓楼。四渠修水母楼、难老泉亭、板桥、金人桥。北渠分修善利泉亭、八角池、白鹤亭、泰山桥[70]”。同时晋祠镇还有丰富自主的神灵崇拜,晋祠堡自建庙宇由北而南有:

龙王庙:“土人呼龙王头,东向。正洞一穴,奉龙王神像,左右构室二间,南缭以垣,东南隅设钟亭。门外通小径,为入山之路,在明仙峪口南。西靠层峦,北临涧河,南距祠垣可二百步。修建年月未详[71]”。

北门外关帝庙:“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创建,国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道光二十三年(1843)、同治二年(1863)均重修。位坎向離。正殿三楹,中妥关圣帝君像。殿左东北隅禅院一所,正亭三楹,东屋三间。殿右僧舍三楹,殿前东西配亭各三,再前东西屋亦各三。庭除极宏敞。前门南启,两旁辟小门各一。门外缭以廊,塑马二,左黄右赤,各塑马夫。钟楼在东,鼓楼在西。门前五六步,左右蹲大铁狮二。对面建戏台,名曰‘昭格楼’,台背向北门[72]”。

真武阁:“明成化五年(1430)创建,嘉靖三十七年(1558)暨国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在北堡北门上,南向。下层洞三穴,中奉送子观音像,左洞小铜佛像五,右唐僧玄奘像。前绕以廊,钟楼在左,鼓楼在右,而飞阁架其上。重檐叠拱,金碧辉煌。中妥北极玄天大帝像,左右菩萨二,其十帅像伺立东西,僧舍三楹,在洞左,危磴设于东南隅。”[73]嘉靖三十七年《重修真武阁碑记》云“晋祠太原名镇,北门上有神祠在焉,创自成化五年。”乡宦孙儒、郭崇富等因旧阁“卑而且隘”又“风雨圮坏”的情况,“捐己资以倡众”,将旧阁“撤而新之”。“为楼殿三楹,香亭三楹,中塑以圣像,旁列以十帅。”“经始于嘉靖丙辰三月,落成于戊午四月”[74]。道光二年立《补修真武阁碑记》提到,嘉庆年间的重修总计千金之数[75],是一次大规模的修葺。

三官阁:“创建年月未详,在半坡街阁门上,西向者曰‘三官’,东向者曰‘弥陀’,南北连堡墙,下为中堡北梢之东门,设两扉,以时启闭,名曰阁门,穿阁东出即纸房村[76]”。

老爷阁:“初为市楼,下即南堡北门。创建年月未详,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災,踰年重建,仍为市楼。国朝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改楼为阁,背坎向離。中奉关圣帝君像,名之曰‘老爷阁’。其下为孔道,北临南神桥,桥下即中河,水声湍急,响答各楹[77]”。

三官庙:“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创建,国朝康熙、乾隆五年(1740)、嘉庆十年(1805)年间,历加修葺。在南堡中南隅,西向。正面洞三穴,中奉财神像,名曰‘天钱府’,而华严阁驾其上。危磴设洞左,高楼峙洞右。南北荣各三,而南荣现圮,籍堡为垣。僧厨三楹,在北荣西。大魁阁蹬道设西南隅[78]”。三官庙中还建有华严阁,“飞阁三楹,位震向兑”“中妥华严菩萨像”7956页)

白衣庵:“位坎向離,规模朴茂,在南门外。正殿三楹,中奉白衣大士像。东屋五椽,西洞三穴,洞南爨厨三间。前门东为钟楼。垣高丈余,庭除宏敞。古栝两株,并峙中央。门外子母松两株”,“对面戏台,颜曰‘游戏三昧’”,“南河绕其西,涧河横其北。”创建年月未详,道光十八年重修,光绪十一年补葺[80]。(图11)

图11 现存白衣庵

大魁阁:“初名三官阁,在南门上,创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下层北向,中奉三官大帝像”,“上层四面洞开,中妥神像二,北向者曰魁星,南向者曰仙翁”,“蹬设东南隅。万历四十七年,蹬下建庙一所,名曰三官庙,而因阁之上层祀魁星,遂改名为大魁阁,其三官庙像仍未动[81]”。

凌霄阁:“土人呼白衣阁,因西靠白衣庵之钟楼也。位南向北,中妥关圣帝君神像,并关忠懿公平、周武惠勇公仓像。阁下穿洞,为南北通衢。未详修建年月[82]”。

晋祠镇共自建各类庙宇9座,所奉神灵有龙王、关帝、真武、送子观音、唐玄奘、三官(天官、水官、地官)、弥陀、财神“天钱府”、华严菩萨、白衣大士、魁星、仙翁等,这些神灵有的源于道、佛,有的本就属于民俗神,来源于道、佛的其实也已民俗化。其中关帝神像就设有三处,大概由于关帝兼有财神职能有关,适应了晋祠镇集市主业的特点。

有庙就要祭赛,晋祠镇人主祭和参与的祭祀活动主要有:

元旦通祀诸神。其顺序是,烧旺火——家中迎神祭祖——自五鼓起去各庙祭神——天未晓寿父母——日出往来相庆拜年

正月初八祭关圣帝,由本镇商民于是日五更起,均整肃衣冠,去晋祠内昊天神祠致祭。祭祀要奏鼓乐,并演剧三天。还要在北门外关帝庙“钧天乐台”唱戏一天。

正月初九,本镇绅耆致祭玉皇大帝于昊天神祠。

正月十五上元节,镇人祭三官大帝于南门大魁阁和阁门三官阁。祭祀时设画像。同时,各祠宇皆修庙事,从十三日至十八日,晚上张灯结彩,设鳌山,放焰火,奏鼓乐。

正月二十日、二十五日,为小、大添仓,祭仓王于晋祠内三圣庙。

二月初一,中和节,祭太阳神于各庙宇或街上。

二月初二,亚圣孟子生辰,学堂师生祭祀。“土人”祭土地神于马房峪口土地庙。

二月初三,镇与附近村绅士祭文昌帝君于文昌宫,祭毕,于五云亭聚宴。隔岁演剧一次,由祭田赢余及捐助所得为演剧支出。

二月十九日,居民祭白衣大士于南门外白衣庵,兼祭关圣帝于白衣庵东侧凌霄阁。届时赛会演剧三天。

三月初三,上巳节,居民祭真武大帝于北门楼真武阁。

三月十六日,居民祭山神于涌翠崖之山神庙,六月六日又祭。

三月二十日,居民祭子孙圣母于晋祠内苗裔堂,赛会、演剧三天。乞子者献膳、献羊、献花烛、匾额。

三月二十八日,本镇绅耆祭东岳大帝于晋祠内东岳祠,居民献花烛者纷如,演剧三天。

四月初八,僧众祭释迦牟尼佛于各寺。

四月十四日,本镇绅耆祭孚佑帝君于晋祠内吕祖阁。赛会、演剧三日,香火极盛。

四月二十八日,本镇医生和药材店祭药王于晋祠内三圣祠。

五月初五,端午节,本镇民商祭关圣帝于晋祠内昊天神祠,演剧三日。赛会期间,士庶结伙宴会。

五月十三日,居民祭关圣帝于各相关庙宇,祈祷“磨刀雨”。

五月十八日,居民祭关圣帝于北门外关帝庙,赛会、演剧三天。期间且有集市,以买卖农具为主。

六月初一至七月初五,晋祠总渠甲及四河各村渠甲轮流祭水母,同时兼祭圣母。其中晋祠镇与纸房村、赤桥村渠甲要在六月十五合祭水母于晋水源,并以六位地方官和当地杨家三位、共九位木主配享。到时演剧三天,并在同乐亭宴集。

六月十一日,晋祠镇北门内外居民祭井泉龙王于晋泉井。

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祭之于北门楼和奉圣寺后院北配殿。

六月二十四日,祭河神。

七月二日,太原县“有司”(一般为知县)祭圣母,设柔毛刚鬣,祝帛。赛会演剧五天。初四日起,圣母出行县城和沿途各村,届时鼓乐旗伞,抬阁出入晋祠堡南北门。

七月初七日,本镇士绅祭魁星于晋祠内文昌阁。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奉圣寺作盂兰盆会,客商士庶多附其会。

七月二十二日,本镇商贾祭财神于晋祠内开源洞和天钱府君于南堡三官庙。

七月三十日,祭地藏王菩萨于奉圣寺。

八月初八,士大夫祭朱衣神于晋祠内文昌庙七贤祠。

八月十五,各庙及各户祭月。

八月十八,酿酒家祭仙翁神于南门大魁阁。

八月二十七日,士大夫祭至圣孔子于晋祠内文昌宫。

九月初三,晋祠镇及附加村庄农家祭黑龙神于晋祠内三圣祠,前一日,纸房村恭迎出行神像于献殿。演剧。

九月六日,本镇绅耆祭叔虞神于晋祠内,赛会六日,为岁之末赛会,称“末赛”。到时商贾云集,百货辐辏。演剧。

九月秋获毕,晋祠、纸房等各十余村镇备旗伞,抬阁送黑龙神入天龙山。送神前一日,各村抬阁齐集于晋祠堡北门外,由关帝庙出发游行各村镇,游毕,仍回晋祠堡北门。

九月十一日,晋祠一带工匠摊钱祭鲁班神于晋祠内公输子祠。宴会于待凤轩。

晋祠镇的祭赛活动从正月初一起,几乎不断地持续到九月十一日,但比较大的“晋祠赛会,岁凡六次。二月在南门外,三、四、七、九等月均在祠中,五月则在北门外。盛而且大,惟在七、九两月[83]”。

晋祠镇自主独立的剧场有两个,一是北门外关帝庙剧场,二是南门外白衣庵剧场。其中即北门外的关帝庙戏台“昭格楼”,建于明代[84]。白衣庵“游戏三昧”戏台创建年代未详。“昭格楼”戏台分别要在正月初八演剧一天,三月十八演剧三天;“游戏三昧”戏台在二月十九演剧三天。这总共7天的唱戏要有晋祠镇独立承担,另外要参与晋祠内演剧约三十次左右。

猜你喜欢
晋祠太原
印记太原《并蒂菊》系列文创产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要领——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晋祠公园高级园林工程师谷瑞芳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太原清廉地图
太原晋源区“鱼菜混养”模式加快推广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晋祠周柏
议晋祠古庙会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