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君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时节,人们会踏青,扫墓,纪念那些故去的亲人,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今年的清明,分外凝重。上午10:00整,举国上下,停止一切活动,降半旗致哀,表达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之情。
回想2020年1月至今,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太多太多。全国人民齐心抗疫,传统佳节倏忽过。面对日益肆虐的病毒,总有一批“负重前行的逆行者”挡在我们前面。除夕前夜, 84岁的院士钟南山迎难逆行,因没买到赴武汉的高铁座票,只能借餐车座位打盹,那紧锁的眉宇、那疲惫的面容令人难忘。73岁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毅然西行同期抵汉,她不避艰险的牺牲精神和医者仁心令人钦佩。他们进医院、查病例、问疫情,为抗击疫情尽心尽力。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党中央国务院的诺言掷地有声。4万多名“白衣天使” 主动请缨从全国各地逆行而至,他们同湖北50多万名“白衣战士”一道共战疫情。他们中有年过花甲、年逾古稀的退休医生,有正值桃李年华的逐梦少女,有儿女尚幼的年轻妈妈……面对疫情,他们的防护服就是战袍,战场就在病房。当她们取下口罩和护目镜,脸上露出道道勒痕时,我看到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纹,那是跟病魔争夺生命的印记,那是与时间赛跑的佐证,那是与死神决斗的符号……
村道上,小区里,有数以万计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基层,为社区居民服务,他们工作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接触人群复杂;他们承受着无以言状的身心压力,却牢牢守住了防疫抗疫的生命线。
这是一次人类与病魔的激战,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殊死搏杀,白衣天使们拯救了数万患者的生命,但中华大地上仍有生命陨落在了星空里。这些陨落的生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国之基石;有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更有许多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普通民眾。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在全民同舟共济,共克疫情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击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面对来之不易的战果,我们不能忘记耄耋老人为了人民舍生忘死,我们不能忘记那一张张疲惫但坚毅的面容,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付出生命的英雄和同胞。这个清明节,我们要为牺牲的“战”疫英雄们致哀,也要为在疫情中逝去的同胞致哀。国旗为他们而降,汽笛为他们而鸣,哀曲为他们而奏。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历史,一个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因这个特殊的时期,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我看到了英雄的伟大,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便是平凡中的一员,在危难关头也能挺身而出,一往无前;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每一个生命都是厚重的,灾难中逝去的普通生命,和英雄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
指导教师点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者以清明为契机,回顾刚刚过去的这场特殊战役:有人铁肩担义,有人舍生忘死,有人永远离去;有温暖,有感动,有悲情。一场浩劫带给我们的有反思,更有追忆。清明之殇,人性之光,中华之强。尺幅间,语出肺腑,荡气回肠。行文方面,文章先是对生者的敬仰,再论于逝者的缅怀,结尾处更见清明深意——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结构谨严,脉络清晰。语言表达上,古诗文化用无痕,彰显文采与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