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是一种疗伤

2021-06-01 09:49张敏华
星星·散文诗 2021年4期
关键词:疗伤虚幻足迹

张敏华

法国诗人勒内·夏尔说 :“诗人不能长久地在语言的恒温层中逗留。他要想继续走自己的路,就应该在痛切的泪水中盘作一团。”“诗人在自己走过的路上应当留下的不是论证,而是足迹。”在我看来,阅读是短暂的,写作才是长久的。我们在路上,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在大地上疗伤的足迹。在阅读和写作的每一时刻都充满诗意并从那里获得生命的惊奇,让生命走向澄明。尤其散文诗,在气韵和脉象更趋于生命的潜意识。

很多时候,我自感需要用詩歌来表达自身并委身其中,因为诗歌更能理想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屈服于这种写作的冲动,但我又说不出这是为何。我不认为我的这些诗有多好,但我向未来的读者保证,这些诗都是我生命的产物。我知道,上天不会轻易放过诗人,诗人凭直觉就可以猜测到坎坷的命运还等在后面。在更长远的视觉里,诗人不得不是那个经历宿命的哀泣者──为死亡,为命运的无常,镂刻出尘世的悲悯。诗是诗人对人世间种种际遇和生死问题的回答,诗人在词语中建立自己的存在,诗人改变不了世界,但能做到不被世界改变。诗的精神是不朽的,它也不会从人性之中消失。

在我看来,写作,就是停顿与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努力用简单的词语进行写作,并写得极其小心。在写作过程中,我听见词的不同声音,也看见词的不同形状,在词的变幻中触及自身潜在的灵性。诗人或是自然,或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我是朴素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我是感伤的诗人。诗让我成为了诗,也成为了自己。在我看来,写作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生命展开的过程,是诗歌给我提供了最初的翅膀,我的生命才能展开。

诗人并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如何,如遭遇诸多的不幸、沮丧、困顿和焦虑等,但诗人已然学会了从容与自在。写作能增加生命的维度,诗人在词语中寻找到力量,一种让自己能够有尊严地活着的力量,一种让心灵丰盈起来的力量。诗人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为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长期以来,我沉湎于想象之中,但现实世界的荒诞使自己无法变得纯粹,我只能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诗人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却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因为诗人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诗人的写作可能就是如此,徘徊在现实和虚幻之间,有时现实往往是虚幻的,有时虚幻突然成为了现实。

诗能透露出诗人心理的隐秘及缠绕而生的欲望,那些根植在我体内的不安、惶恐、惊惧、孤独、晦暗、冷漠和自卑,甚至绝望,它们已经伴随着我的成长与衰老。相比某些人,我是幸运的,我有词语的引领,可以将人生中种种的苦痛与绝望,在一首首诗里无声地得到化解。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伤感,来自身体,或来自内心,而人在经历了一次次伤感之后,学会了原谅、自省、宽宥和释怀。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 :“我们的短暂生命很可能就是表现天意的瞬息。漫漫暮色裹住了屋舍。这暮色属于昨天、属于今日,滞留不去。”我常常把身体作为最直接的叙事手段,沉迷于自我,努力把自己变成了:因为你,我成为了你,也成为了自己。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诗歌的作用,诗歌对于我就是“疗伤”。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善于语言表达的人,而写作可以让我去表达生活中那些不敢说或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写作对我来说就是“疗伤”,是直接和生命体验对话,把握自己悲悯的人格和情怀。

猜你喜欢
疗伤虚幻足迹
雨中(外二首)
流年似水
党的足迹
假 如
足迹
线条之美
古代刮骨疗伤的那些人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七夕
中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