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

2021-06-01 10:54任南赵岩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

任南 赵岩

【摘要】中国传统色彩配色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其色彩搭配有迹可循,配色技巧融合了自然、宇宙、哲学等观念,承载着古人的色彩文化和审美情趣。纵观中国传统配色,不难发现,传统色彩配色的艺术造诣较高,美得不可思议。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最大化发挥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传承传统色彩配色技艺,实现传统色彩的现代化发展创新。本文以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的色彩观,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艺术设计;色彩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J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159-04

【本文著录格式】任南,赵岩.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159-162.

前言

色彩令世界更加豐富多样,色彩之美体现艺术之美,色彩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成体系,在璀璨的世界色彩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色彩配色也独具一格,对配色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占领着色彩配色技艺的制高点。现如今,我国在艺术设计中对传统色彩配色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基于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配色技巧,有待进一步深入了解与研究,如何在艺术设计中挖掘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使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获得新的发展,现已成为艺术设计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此,笔者试图在艺术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为中国传统色彩的传承发展“赋能”,促进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艺在新时代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的色彩观及其特点

(一)中国传统色彩观

1.五色观

五色是色彩的五类划分,即“赤、黄、青、白、黑”五色。传统五色观萌生于蛮荒时代,“五色”对应“五行”,即“火、土、木、金、水”,所谓阴阳五行、缤纷五色,言简意赅诠释了中国传统色彩之精髓。“五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色彩理论和应用体系,五色观作为视觉表现手法,继承远古人类对单色崇拜思想,不同色彩代表不同的寓意,具体说来,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黄色象征着财富、至高无上的地位;青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颜色,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象征繁荣、生机;白色视为最纯粹的本真之色,代表纯洁;黑色尊为万色之首,象征高贵、神秘、稳重。

2.等级观

中国传统色彩还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反映阶级意识和阶级地位。我国历史悠久,传统色彩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意念,尤其是在封建制度下的色彩配色,等级观念体现在色彩配色之中,按照人的高低贵贱匹配服饰和建筑的色彩之别,不同品阶的官员服饰配色有着详细的规定,唐高宗时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建筑方面的配色也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皇家建筑专属黄色琉璃瓦,王府贵族使用绿色琉璃,而寻常百姓在色彩的使用上十分有限,青砖黑瓦代表平民建筑颜色。

3.哲学观

色彩与哲学联系密切,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暗含着哲学思想,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各自对色彩配色有着不同的见解,代表不同哲学观视域下的文化思想。其中,儒家色彩观旨在注重“礼”和“仁”,社会伦理德行与色彩搭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五色为正色,其他色为间色,色彩融于礼制规范,不可颠倒和混淆主次。道家认为事物皆是“无”与“和”的统一,“道法自然”的精辟涵括,在色彩搭配中也得到了较好的诠释,强调“白色”的“无色”与“无形”,五色来源于无色,无色和白有着相生、相和的关系。道家对色彩的运用,可见色彩观注重自然的回归。佛家认为色彩兼具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善于以不同颜色的物体喻示佛教哲理,白色与金色是佛教的主要色彩。

(二)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特点分析

1.观念性与视认性

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有着较强的观念性和视认性特点。其中,观念性是指在色彩配色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观意念指导下的色彩搭配暗含着对万事万物的意念理想色,人们对色彩的态度决定了色彩的配色。而视认性则是指色彩的认知度,不同民族的民俗不同,在色彩的搭配上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对色彩的感知力也不尽相同,尊重不同民族对色彩的视认性,更能使色彩运用独具特色。

2.象征性与寓意性

色彩往往不单是颜色的直观呈现和表达,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特点较为鲜明。所谓象征性是指不同色彩运用下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阶级,其色彩背后的含义丰富,值得深思。而寓意性是指色彩搭配中赋予表象的颜色隐性的含义,色彩的呈现非单一视觉效果表达,其脱离原始色彩产生的色彩精神内涵,使之具有寓意,或寓意凶吉,或寓意等级,或寓意情感。

3.独特性和情感性

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的独特性和情感性颇具特色。在对色彩的运用中,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也正是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区别于外国色彩搭配的显要特征。而情感性在中国传统色彩搭配中的运用也随处可见,色彩搭配不仅仅影响视觉传达效果,而且在主色和配色的搭配之中,间接表达出人们的心情和情感。如红色多表达喜悦和吉祥,在传统节日中运用较多,至今仍然在表达热烈情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庆典、嫁娶、春节等重要的日子使用较多。

二、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传统色彩配色之中表现不凡,对传统配色的艺术设计应用,更是赋予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新的发展活力,用艺术化的手法融入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国传统色彩与图形的应用

艺术图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较多,也是中国传统色彩应用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色与形相辅相成,在“色”与“形”的结合中呈现艺术视觉效果,可以使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倍增。一般来说,色彩与图形的搭配可追溯深藏其后的文化根源,让作品富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色彩中,以戏曲脸谱形象为例,戏曲形象图形中对传统色彩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鲜明。从脸谱颜色上看,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黄飞虎、关羽。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不难看出,合理运用中国传统色彩,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国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利用传统色彩构成脸谱图形中传情达意效果显著,更能给予人们更多的情感触动。色彩与图形应用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民间传统装饰纹样展现民间色彩,在室内设计装饰过程中,禅文化中典型的文化意象“莲花”纹样,色彩上多以粉彩与青花相结合,宗教色彩浓厚,凸显“禅”之意境,而莲池鱼藻图案,色彩由元青花开始,透露出一种清逸之气,寓意“连年有余”,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如,中国国旗的设计在色彩方面大胆采用大红色与金黄色的搭配,这两种颜色既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也可以相互搭配。透过红色与金色搭配的相辅相成,完美地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表达出国家瑰丽的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强烈碰撞。

(二)中国传统色彩与文字的应用

1.吉祥文字的色彩

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色彩与文字的应用较多,吉祥文字的色彩设计是传统色彩运用的典范,利用不同的色彩组成不同的吉祥文字,赋予了文字特殊的意义,其意寓深远,艺术韵味独特,尤其是在民俗活动中对吉祥文字的运用较多,而吉祥文字的色彩正是文字出彩之处。如汉字福、禄、寿、喜等,双喜纹、百福图也是中国民间传统寓意字样。“喜”字和“福”字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较多,色彩也多以红色为主,婚庆场合且多以红色双喜的样式呈现,寓意双方欢喜、好事成双、成双成对等意,颇受人们喜爱。而“福”更多的用于节日场合,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贴上红色“福”字,表达出诸事皆吉的美好愿景。汉字的形式美感强,室内墙面装饰中应用也较多。以在室内设计中对文字的运用为例,传统纹样“回”字形地砖铺贴和玻璃门雕花,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在地砖设计和铺设工艺方面,“回”字,意在传达一种归家、圆满、以和为贵,配以浅色地砖让环境变得比较明亮,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现代创意文字的色彩

现代创意文字的设计是相对于传统吉祥文字而言的,现代创意文字具有较强的现代性和创意性,不同于传统文字的字体和字形,多用夸张变形的设计手法,增加了现代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品位,其中,对传统色彩的应用也较多,通过利用传统色彩的色调赋予现代文字活力,使传统色彩在现代创意文字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如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的设计。因为红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太多深沉的含义,所以“舞动的北京”同样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颜色,但在表现形式上却进行大胆的创新,将体现中国传统的印章、书法与现代运动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会徽图案的变化像一个个奔跑的、张开双臂迎接胜利的人形,又像中国汉字中的“京”,抽象性的图案、夸张的艺术表现力,也是西方画派所推崇的表现手法。又如风靡一时的饮料“王老吉”,主要运用了传统色彩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字体的艺术设计,营造出一种中国风的意境。背景色为红色,字体为黄色,这两种颜色都是大众喜爱的颜色,在同一产品的设计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色,文字突出品牌,起到了较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这样用传统的色彩来进行文字的烘托,通过新工艺、 新技术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产品的文字设计之中,展现出中华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凸显传统韵味又增强了艺术感。

(三)中国传统色彩与意境的应用

1.“和”“合”的色彩意境

“和”“合”的色彩意境是中国传统色彩与意境的应用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和”“合”思想的内容,中国传统色彩也打上了“和”“合”的烙印,在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中,运用“和”“合”思想内容构造意境,美化艺术设计,提高审美体验。具体说来,“和”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表示一种关系、一种秩序,即和平共处。“合”代表中国人的哲学观,如“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也可以说,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思想的包容性较强,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名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精辟总结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和”精神。基于这一文化思想,在传统色彩的配色方面“和”涉及的色彩观念,导致建立起的意境也有着独有的特点。以“太极图”为典型表现形式,太极图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使用黑白两极色寓意着阴阳、负正与虚实的对立,用抽象形态代表哲学思想,这便是我国元素中具备代表性的图形符号。其中白色是所有颜色的本源,象征着光明,黑色是所有全无的颜色,象征着黯淡,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黑白两色的对比使“对立统一”与“阴阳互补”的哲学概念及“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得以充分展现,同时这也较好的展现了我国美学,即“与天地之和”。

2.“形”和“意”的色彩意境

“形”和“意”的色彩意境也是中国传统色彩与意境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最早由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认为精神现象是依附形体而存在,此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东方艺术。而“意”则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艺术创作时的立意是关键,以意念为指导创作色彩意境,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不言自明。靳棣强设计师曾在设计与北京奥运相关的海报图时,虽然笔墨简单,但充分展现了运动形象,具备“形”的繁衍,“意”的拓展,“神”的传承,不拘泥于固有模式的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虚化处理,利用黑白极色渲染整个缓慢的艺术感,促进形、色之间对立和协调、渗透和冲突视觉效果的形成,既充溢着诗意,又彰显了主题,构筑了一幅民族特色感较强的平面图形作品,展现出一种特殊艺术魅力。

3.“水墨精神”的色彩意境

中国传统色彩与意境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还表现在“水墨精神”的色彩意境方面。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水墨最纯粹的艺术形式就是抽象水墨,由此构建的“水墨精神”的色彩意境独具一格,天生就具有抽象的风骨和气质。中国传统色彩与意境的应用,还体现在追求淋漓尽致的“水墨”意境方面。在色彩的配色中水与墨、黑色与白色的巧妙运用,可谓是千变万化,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构思方面的“以少胜多”的精辟、构图方面的“设白当黑”的简练等,都是极为珍贵的财富,体现出来的层次美和“墨韵”,气象万千,既有写意精神,更有生命精神。欣赏一幅水墨画,就是读画家的内在积淀,传统文化精华尽在画中。《齐白石虾图》是画家齐白石晚年创作的一幅画,寥寥几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使艺术精神特点得以充分展现,色彩浓艳明快,意境淳厚朴实,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现代设计意念与传统绘画神韵意境的融合。

三、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启示

纵观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的具体应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师对中国传统色彩的了解日趋深入,古为今用传承中国传统色彩配色,使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統色彩配色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使现代艺术设计古色古香,体现传统色彩文化之美。由上所述,可归纳几点启示,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延续性渗透,继承中国传统色彩观

在现代艺术设计之中融合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应注重对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延续性渗透,加大对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内在规律和技巧,体会中国传统色彩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现代色彩观必须继承中国传统色彩观,遵从五色观、等级观、哲学观等色彩搭配要求,对传统本身的意义进行理解和继承。现如今,在艺术设计中,“简洁”和“自由”是对传统色彩观的一种有效延续,大部分具体的色彩观为显性色彩,加强对传统色彩配色技巧的可持续研究,提高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对艺术设计的延续性渗透力,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色彩观。对艺术设计师而言,艺术表现形式上要想体现中国传统色彩配色的特点和精神,只有具备对传统色彩的掌握能力以及运用信心,才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游刃有余的运用。

(二)内涵式发展,丰富中国传统色彩观

内涵式发展,丰富中国传统色彩观,也是艺术设计应用中国传统色彩的有效途径。在艺术设计中对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应用应秉承继承发展的理念,在肯定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基础上,深挖中国传统色彩观的精神内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发展。从色彩到配色角度来看,艺术设计中对色彩运用的较多,色彩装饰的本质是在不变化物体的条件下让物体实现自我改变,对色彩的运用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通过变换色彩和色调改变形态和视觉印象,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的获取。中国传统色彩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充分了解传统色彩观的构思和设计理念,悟透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才能使设计的艺术作品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备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有其独特的传统韵味,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珍品。

(三)信息化赋能,创新中国传统色彩观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色彩的配色技巧要想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大放异彩,还可借助信息化手段,使信息化为传统色彩配色赋能,创新发展中国传统色彩的配色,使中国传统色彩的个性化更为突出,在崭新的色彩时代大放异彩。以大数据技术为例,通过建立中国传统色彩大数据数据库的形式,将中国传统色彩观中的类别和元素进行集中归类处理,通过数据分析一步步进行分析与运用,科学化进行中国传统色彩的配色,其关键技术主要有大批量素材的建立制作、自定义选择图像进行色彩提取、批量素材的一次主色提取、每幅素材的最大主色提取、批量素材库的色彩总特征归纳、色彩网络建立,以及最后的赋色设计,赋色设计分为基于色彩网络的手动自定义设计以及基于色彩提取后的直接随机赋色。在信息技术赋能的前提下,中国传统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内容创新和设计方法创新,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色彩信息依靠数据的读取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也更为高效和便捷,以信息化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底蕴,不失为一种高效而充满无限趣味的设计手段,非常值得推广。

四、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任重道远,深谙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的色彩观及其特点,才能在艺术设计的具体应用中游刃有余,实现中国传统色彩在新时代发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内涵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色彩配色技巧有迹可循。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应从延续性渗透,继承中国传统色彩观;内涵式发展,丰富中国传统色彩观;信息化赋能,创新中国传统色彩观等方面,积极探索中国传统色彩配色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扬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深化艺术设计的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1]韦欢芸.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创新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12):8-13.

[2]程瑶,张慎成.略论中华传统“五色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3):181-182.

[3]孔露.赤色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艺术科技,2020,33(21):165-166.

[4]潘佳钰.浅析中国传统色彩在影视剧《延禧攻略》中的應用[J].艺术科技,2018(3):121.

[5]常树雄,李大维.多元·传承——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延展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8(12):80-81.

[6]姜庆宏.民间绘画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实践与应用[J].西部皮革,2019,41(17):80.

[7]陈东晓,王育新.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婚庆家纺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9(5):8-10.

作者简介:任南(1980-),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应用
《自然生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