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从理论概念上分析,地理国情的监测是对我国地理空间信息的一次摸排,可有效地统计出地理空间信息的匹配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地理信息依据,并为科学地开展建筑布局、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等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在空间地理信息布局和规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加强统筹管理,促进科学的项目决策信息的实施。我国对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且能够针对城市、野外生态环境等,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对地理信息的控制,同时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技术人员对地理国情的精准掌握程度。从整体形势上看,我国地理国情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虽然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体系、工作制度都存在缺失,但其总体上处于持续进步状态。
从地表的覆盖要素来看,主要特点是在特定区域中不能够重复和遗漏数据,要保证全覆盖,这样才能够实现增量图斑信息的优化。地表覆盖增量数据信息的主要属性如表1所示。其中,CCBASE和CCCHANGE分别表示更新前后地类图斑的分类代码;TAG按照基础地理国情规范填写;DMT表示监测时相的变化,如“201506—201606”;FEAID表示数据库标识,可以通过查找相关地理信息要素确定,并通过地表覆盖的相关要素,对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要素分析。
表1 地表覆盖增量数据属性表
地表覆盖要素的更新中,以找出对应地类图斑信息为主,并针对性地进行剪切、裁剪,保障相关部分有效融合。
地表覆盖地理信息要素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得有重复部分,要实现数据的全部覆盖,并对属性进行扩展,扩展的属性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地理国情要素增量数据扩展属性
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中,通过对历史、人口和环境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非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这类数据的价值很难被利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地理国情的动态化监测,实现非空间数据信息的空间表达,对于实际应用过程至关重要。
(1)构建非空间数据空间化、网格化,将所研究的区域按照不同的层级进行管控,加强网格层级管理,实现网格点数据中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等非空间信息的优化。
(2)要将国情监测数据信息和非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关联。
(3)明确国情监测的非空间数据形成、获取及空间优化表达方式,实现表达模式应用的统一性、规范性,实现监测非空间数据信息的优化,保障空间信息的有效整合。
(4)对该技术进行检验和评价,从而不断改进模型效能。
地理国情动态化监测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地表的发展紧密相关,且一直处于动态化的发展状态中,因此,结合上述地理国情的动态监测要素变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变化监测技术思路是基于像素变化、特征的提取等进行总结的,其应用方法主要包含三类:新旧两期影像数据源的对比、两期影像信息和矢量数据源信息的优化、对两期矢量数据源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动态增量更新变化监测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增量更新变化监测技术框架
(1)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本地数据库作为监测的动态数据库,并以此作为初始数据。
(2)以监测影像为数据源,结合专题数据资料,实现增量信息的优化,保障检测技术的优化,同时提取监测过程中数据库的变化量。
(3)以可形成的监测数据信息和成果总库为动态监测的要点,实现数据结果信息的有效分析,如冗余数据,仅含变化信息的数据库。
我国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可结合相关实践活动,将自动释义、人工释义的内容和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工释义的监测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并开展对整体产业的判断,这样的释义方式工作效率低、准确度低、耗费时间长,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由此,我国地理国情动态信息的监测探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自动释义方式应运而生,其工作效率高,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实际角度看,自动释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算法的精度不高、后期的处理难度大、遇到的问题类型多等,因此在具体的地理国情信息工作的监测过程中,要将人工释义、自动释义两种模式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既能保证工作效率,又能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外业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测绘的相关标准规范测绘行为、提高测绘质量、优化测绘成果。测绘人员还要密切核查地类图斑的工作原则,并在测绘调节的基础上,按照测绘的步骤利用平板进行测绘结果的分析。
在相关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过程中,我国各个领域内的数据分析普遍呈现出分散状态,由于与各个行业、科研技术团队等进行合作,数据更新难度大、共享曲折,对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重复生产、管理等工作优化产生了较多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共享、交换理念被提出,利用长时序遥感数据、GIS数据和野外监测数据等,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统计,并以此形成数据处理基础,优化和分享数据共享、数据交流平台,并为企业自主研发、实现遥感数据信息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可选择使用云计算平台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在线数据定制信息,并实现一站式数据服务功能。
最后,在此研究背景下,数字空间的研发实现了“数据共享概念平台”“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两项技术内容,并针对性地研究和规划了相关政策信息,为提供科学可靠的空间信息产品、实现解决方案的系统管理、满足个人及用户各级需求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要更注重目标化,确定技术实施的具体步骤,更新技术内容,保证监测数据与实际规范的要求相符,为建筑建设土地规划等提供有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