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1-06-01 07:24张娟娟潘传姣鲁春阳宋自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城建空间规划学期

□文/杨 锋 张娟娟 潘传姣 鲁春阳 李 艳 宋自影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提要]本文以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专业现行19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其合理性以及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新时代行业发展变化对新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建议。

1998年教育部将原经济学科中的“土地管理”和工学中的“土地规划与利用”合并成“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10304,2019年变更为120404),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自此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迅速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河南城建学院属理工类院校,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1998年设立的测量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2007年设立招生,毕业生授工学学位。该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于2018年底启动编制,经过调研论证于2019年8月编制完成通过专家评审并于当年使用,相比上一版方案变动较大,运行近两年来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急需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新一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一、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分析

(一)培养目标顺应时代发展。随着国家部门及行业形势的变化发展,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经过多次企业走访、行业专家座谈以及毕业生调查等综合论证后,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测量学、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土地学科发展前沿,具备测绘、国土规划、数据库建设等能力,能在规划、城建、测绘、交通、农业、地产等相关领域,胜任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不动产登记及评估、土地征收及储备、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类人才很少,人才缺口巨大。根据本专业具有“前沿性”的重要特征,理论体系随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知识内容更新快,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不定期与国内相关高校交流,派出专业课老师进行国际交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邀请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鼓励学生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并加强完善保障机制,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课程体系设置更加合理。相比上一版,本方案在第一学期增加《土地科学导论》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CAD基础》调整为第二学期,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后续课程学习软件、将测量学和数字化测图两门课合并为《数字地形测量学》,并增加学时和学分;取消第三学期的《管理学原理》;将《地籍管理》课程提前至第三学期;《地图制图学》作为《土地信息系统》的前导课程,放在第三学期;将《空间定位技术》提前至第四学期,并改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增加设计周数;增加《遥感概论》课和《GIS空间分析》课程,深入学习软件应用;取消第七学期的《专业英语》《土地政策学》和《经济地理学》;在第八学期增设《学科前沿专题讲座》为学生的考研就业提供参考。这样可以保证第二至第七学期每学期至少学习一门包含实验和实践的课程,或语言开发,或软件应用,或仪器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制图能力,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详细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表1)

(四)实践教学比重增加。本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为32.86%,相比上一版增加了10%,充分体现了培养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该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有: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地籍测量实习、不动产估价实习、土地整治实习、土地复垦实习、卫星导航定位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实习、遥感概论实习、GIS空间分析实习等。同时,对每个实习课程要求和内容作了规定,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

学院拥有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测绘与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大型彩色绘图仪、便携图形工作站等设施,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学生实习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现行方案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课程内容有叠加,需进一步细化教学大纲。在教学执行中,部分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如“城镇和农用地的分等定级”等内容在《地籍管理》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中都有涉及,但在两门课中的教学要求及学习层次不一样,这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大纲中明确,更需要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

在新版方案中需进一步细化教学大纲,教研室任课教师充分讨论,明确各课程的主要讲解内容,分清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在授课中严格执行。

(二)课程开设顺序不尽合理,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某些前导课程知识不足,如土地规划、土地估价等专业知识欠缺,因为土地信息系统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土地管理业务的基础上开发的,因此该课程排在专业主干类以及软件开发类课程之后,效果会更好。

另外,根据学校要求,需要设置选修课的门数为应选课程1.5倍以上,这在上一版方案中没有达到要求,应本着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增加若干选修课,加大对相关技术理论的引导与传授,如《数据库建设及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空间数据挖掘》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时代发展变化迅速,急需调整教学内容。每一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新时代行业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5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资办发[2019]35号)》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各地掀起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热潮,新名词、新文件、新标准、新规范层出不穷,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这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目前,部分课程存在知识老旧,急需更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新教材尚未出版、新体系尚未健全的阶段,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土地利用规划学》或《城乡规划》中加入“双评价”、“划定三条控制线”等最新内容;《土地信息系统》应增加“GIS在规划中的应用”等实践类课程;《土地整治学》或《土地复垦学》中增设“生态整治与修复”等内容。

三、对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一)对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强登记确权等方面的教学。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两大工作,专业院校应结合行业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已有院校成立了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填补了国内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领域专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空白,我们目前开设新专业条件不足,但完全可以先积累基础,如开设一些不动产测绘、资源环境、管理系统、自然资源产权界定与登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多维地籍信息化等方面的课程。

(二)打破院系壁垒,集中优势力量办专业。近两年,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国家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国内几大规划类高校于2020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高校座谈会”,参会高校积极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呼之欲出。

表1 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大纲课程体系(专业课部分)一览表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个以城建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城建类专业设置齐全,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已设立城乡规划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在现行方案中,已将其设为主干课,在新一版方案中,更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打破学院专业壁垒,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加大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

(三)深入挖掘专业特色,继续提高实践类课程比重。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教育是一个专业基础教育或入门教育,在此阶段应该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多个方向,为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时提供其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如何处理好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是一个大课题。

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改革试点,更需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降低管理、社科类课程比重,增加工程技术类、系统开发类、软件应用类的课程比重,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城建空间规划学期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