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珂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提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的问题日趋明显,导致“三农”问题的发展缺乏主体推动力。本文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通过对该地区制度、文化、经济的研究,分析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形成原因,农村人才流失持续恶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严重不足,表现为人力资本因二元制度体制、基层组织薄弱、思想传统和人才待遇等原因不断流失,导致农村发展停滞,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我国正在经历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认为农民进城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大量的中国农民因为各种因素放弃了自己的村庄,选择了进城寻找工作;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三农”实在是难以发展。中国农村人才流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现象,这个新现象意味着中国大量农村年轻优秀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优质劳动力的减少大大减少了对农村的支持,导致农村妇女、老人、儿童留守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然而,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迁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过快的进程导致农村人口锐减,农村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从而造成不断扩大的中国城乡差距。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多,农村开始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在逐年攀升,而这些劳动力中有很多是农村精英,身体强壮、专业技术过硬,他们在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在城乡差距扩大的过程中不断流失人才。
梳理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相关文献,发现各行业学者们对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宋林佳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角度分析,认为优化员工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认同感,来打造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廖冰运用DPSIR-AHP模型结构分析出高校人才受到当地政府政策、市场风险和人才自身风险的影响,并提出根据人才“引进-使用-留任”构建起“风险预警机制-跟踪监测机制-风险缓冲机制”,这三道风险机制形成完善的人才风险防控机制。夏韡、于波分析了木材加工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问题,提出利用县域平台和高校教育培训人才。
在我国关于农业人才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冯薇、范钦臻认为农业复合型人才是构建农业国际间合作的保障,农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三农”发展不可或缺。黄彩英、郝丽琴对河北省一二三产业人员占比进行分析,认为如今劳动力大规模地进行转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严重缺失,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阻碍,并针对现代职业农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孙绍年从粮食增收的角度分析农村实用型人才,认为加强农业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是破解农业发展的关键。郑万军、王文彬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农村空心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和现如今的严重流失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实质,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适宜路径。李小棒、柳玉民对于农村人才外流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近年来发布的惠农政策并未改变人才流失现状,并针对人才外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综上可知,各行业对于人才的培养都非常看重,人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保证我国发展的第一资源。相对于非农行业侧重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农业受于自身条件限制,研究方向更侧重于利用政府的宏观控制。鉴于此,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地理环境复杂和深度贫困县的特点,本文以该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制度因素。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中国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总方针。对于新农村建设有没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建设中提到的政策和措施在农村基层的落实情况。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最终要取决于中国农村基层的创造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从速度和质量上,还是从程度上,这些变化都无法与城市的发展相比。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和重工轻农的指导体制,造成了中国旧有城乡体制的“城乡差别”。它表现为对农村农民一套政策和对城市居民的另一套政策完全不同。比如,城乡居民的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差异,包括城乡不同的公民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城市和农村的待遇不同,使他们有受到城市居民歧视的倾向。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表现在城市,对城市、产业和城市居民过度关注和保护,其实质是将社会的效益和财富大幅度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利用农村反哺城市,促进发展城市,但这种对于农村很大的牺牲行为却不被城市居民认可。对于这种城乡政策的差异所带来的结果,最直观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城乡收入。
根据通渭县2016~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虽然城乡居民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相差并不大,但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如图1所示,2016年通渭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差13,995元,到了201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4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差了17,326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依旧在缓慢拉开。现如今大学生毕业中农村出身也越来越多,但毕业后回到农村的学生却很少,其原因就是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农业生产收入,所以毕业后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寥寥无几。收入的差距使得农村人才为了自身或者家庭,不得不考虑向回报率更高的城市迁移,而这种人才迁移使得迁出地要面临“人才迁出-迁出地增长缓慢-人才迁出”的恶性循环。(图1)
(二)文化思想因素。我国的乡土意识很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会在同一片土地干到老,干到死。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如今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这也说明了农民思想的顽固性。而农民的文化思想从两个方面阻碍了农村人才的发展:一是农民文化意识淡薄,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导致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部分被抛弃。这就阻碍了农民发挥积极创造性,使得农民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阻碍了他们对获取农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得不到提高,农村也无法培养专业的人才。二是随着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广泛渗透,人们的心态已经从过去“父母在,不远游”的封闭观念,转变为向往和追求自身发展,向往城市生活。而农民对孩子的教育变得更加重视,他们坚信农耕生活是逃不掉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农村。农村青少年大多数都会因为受父母的这种观念和社会的影响,认为从事农业不如直接进城打工谋求未来,这也导致了农业职业教育的空心化,使得懂管理、会研发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使“三农”产业的未来发展陷入困境。
(三)农村基层组织薄弱。农村人才作为中国乡村建设强有力的主体,因为人才流失而严重缺乏,可农业和农村发展最终仍要靠农村基层组织为农民提供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一线一切活动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村里的人才精英因为城乡收入反差大等因素而不愿意留在农村当村干部,愿意在农村发展的人才寥寥无几,这导致农村的基层组织非常薄弱。目前,在一些农村,年轻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比很少,大部分村干部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基数是由少数原党员干部组成。现有的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大搞形式主义,应付了事。由于人才流失,农村管理人员正面临着现有的人才素质不高、并且很可能会后继无人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总体处于半瘫痪的弱化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三农”建设。
(四)人才待遇较低。随着国家如今对农业生产的干预越来越少,完全一体化的双层经营体制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就要求国家对于解决农民农业生产的各种问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比较低,农村建设工作任务重、挑战性大,与农业相关的事业单位少、职业道路窄、难度大,人才很难被吸引或留住。对于农村青年,特别是农村优秀青年人才来说,待遇非常重要,缩小城乡之间的人才待遇问题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在村干部和管理人员的福利和薪酬中,如果没有和城镇同等的人才待遇,那么他们一定不会选择在农村工作。而农村精英的流失,会导致进入农村工作的人都是受教育程度低和素质较差的人,降低农村人才建设的整体水平。
图1 通渭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图
(一)改革二元制度。由于受城乡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部委制定了歧视性政策,这在无形中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顽疾,构建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机制和体制,打破对农民的身份歧视,鼓励农民工返乡和新生代农民留在家乡创业。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建议在制度层面进行相关的改革推进,只要制度立的好,对于城乡所有人来说都会是一个好的方向杆。消除城乡制度差异,将城乡之间的医疗、教育、信息安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统一,农村留守人口“幼有所育、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保”得以真正实现。
(二)加大舆论宣传。发挥“三农”宣传舆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三农”要客观解释、主动报道,发出权威声音,捕捉正确的舆论,敢于触及“三农”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正确引导中国舆论,反映群众的呼声,宣传中央政策,努力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三农”舆论导向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影响力。让农民不再因为身份而受到歧视,鼓励农民选择回村或留村,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农业生产的收入很低,这意味着他们自己可能会把种地看成是一种没有收入、没有舒适前途、吃力不讨好的活动。因此,改变农民对产业结构的心态极为重要。通过广播、微信等网络工具进行舆论宣传,将相关政策及时、全面地输送给村民,让人们认识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实用技术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意识到、感受到如今党和政治对于人才的重视、保护和关怀,让他们愿意留在农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农业发展创造佳绩。
(三)教育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从根本上说要靠教育。位处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的通渭县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只能从事建筑、运输、餐饮服务等工作。因此,要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产业入手,加大对本地人才的职业技能教学,通过学校教育、函授、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传播等方式,使农村教育形成结合了“农业教育”与“成人职业教育”的完整良性运行机制和立体网络结构,从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变,为农村产业发展塑造新的“绿领”人才。优化农村培训教育机制,搭建知识和技术人员培训平台。在政府主导下,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渠道,合理利用、引导、规范和控制不同的培训行为和内容。既能有效解决公共资金不足、培训覆盖面窄、培训内容单一等问题,又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协同作用,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投入。可以开展社会调研,及时、生动地发现社会需求,汲取社会和市场信息,捕捉和总结新技术、新技能。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本着实用、可管理、高效的原则,学会灵活运用网络、集中培训、现场答疑、技术交流、视频会议等基础性、社区性培训方式。此外,还要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养实用型、合格型的人才,为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四)建立规范的组织和产业。在中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要有效解决农村人才供需矛盾,必须从外部和内部进行系统协调,在服务和平台建设上为人才回流创造条件,以农村人才“回流生根”为导向目标,形成人才、资源、产业在农村和乡村汇聚的螺旋上升态势。以富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引进与建立乡镇人才岗位相结合。努力形成以乡镇人才阵地为网络,以市、县两级人才市场为龙头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实践框架,优化和发展企业人才库,构建农村人才发展的规范化组织基础,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优势技术人才,把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真正做到市场上有一域。各乡镇人才工作要与服务定位相匹配,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吸引一批具有较高技能和能力的人才,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技术和人才,做好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通渭县发展适宜的产业,不仅可以鼓励人们留在农村,促进通渭县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产业是依附人才的根本,人才会被产业发展产生的强大“虹吸效应”所吸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最后,要注重搭建平台,完善和细化对返乡农民工的优惠政策,为返乡人才奠定资金和技术的物质基础,为他们投身农村建设提供平台,如在通渭县建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通渭县的每个村设立一到两个推广员,并将农业推广员纳入财政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纳入财政支持范围。让他们在农村找到与城市一样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推动支柱产业、低成本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低成本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容纳能力,优化发展环境。
城市的扩张与农村经济的止步不前加剧了社会的不平衡发展,我国由于自身的制度和人力资本差距,地区间人力资本进行转移可能带来双赢的概念在我国并未成立,使得农村作为流出地的人力资本积累影响负面。本文对通渭县的研究发现,通渭县人才流失是受二元制度、文化思想、基层薄弱和人才待遇四大因素影响。农村人才的外流导致农村的凋敝,严重阻碍“三农”发展。随后提出了改革二元制度、加大舆论宣传、教育培养人才和建立规范的组织和产业四大对策。期望本研究会为后来学者研究农村人才流失提供相应的理论经验,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