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语法研究:以“扎根”为例*

2021-06-01 14:09邓思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球华语用例华语

邓思颖

一、全球华语研究

汉语研究的范围,应放眼于全世界的华人群体。以这样宏观的角度,研究当前汉语的整体面貌,让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全世界华人所使用的汉语,可称为“全球华语”。全球华语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全世界华人所听所说的汉语、华语,所读所写的中文、华文。全球华语的研究,对认识当前汉语的整体面貌,非常重要。

全球华语由不同的变体所组成,是一个很宽的集,里面包含各个子集。时代、地域、方言、语体四种因素,可以理解为四项参数,构成全球华语研究的参数理论,用以分析全球华语的变体(邓思颖,2018,2020)。全球华语是变体的集合体,而各变体组成全球华语大家庭的一分子。通过参数异同的分析,我们可从中了解变体的沿革与接触关系,加深对全球华语的认识。以历时与共时、境内外与国内外、共同语与方言、口语体与书面体这四组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对全球华语的语言面貌作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推进全球华语研究的工作。

近年学者提出了大华语理论,这是全球华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大华语是“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李宇明,2016),特指“除了地区方言之外的海内外汉语”(李宇明,2017:3)。虽然大华语以普通话作为基础,但却是一种可以有“一定弹性”“一定宽容度”的全球华人共同语(陆俭明,2017)。根据上述提到全球华语的四项参数,大华语就是现代全世界华人社区通用的口语和书面语。这里所讲的“全世界华人社区”,应包括境内境外、国内海外的华人社区。

“全球华语”和“大华语”这两个术语不能混淆,它们是非同义词(施春宏,2017)。大华语是全球华人通用的语言,而全球华语是一个范围很大的集,当中包含汉语各种变体,包括大华语、普通话、各地汉语方言等。全球华语研究,就是“从全球性的视角,展开华语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战略等问题的研究”(周清海,2017:64),并不局限于某地某种语体的研究,而是放眼全球华人社区。全球华语的变体,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再次是语法(李宇明,2016)。语法差异较为细微,也往往不容易察觉。面向全球华语研究所带来的新挑战,语法研究更显重要。

“扎根”一词,目前的使用好像挺普遍,但本文注意到“扎根”的语言现象,尤其是语法方面的现象,存在地域和时代的差异,而至今找不到专门讨论“扎根”语言问题的论著。本文尝试以“扎根”一词为例,主要利用语料库的语料,窥探全球华语的语法差异,希望对大华语语法研究,作出一点尝试。

二、“扎根”的语法特点

普通话“扎根”是一个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了两个意思,除指植物生长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意思,表示“比喻深入到人群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并举了两例:(1)用作及物动词,当中的“基层”作为宾语;(2)是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1)扎根基层

(2)他在农村扎了根。

《全球华语大词典》收录了“扎根”一词,所给的定义是:一、植物的根向土里长;二、比喻深入进去,打下基础,并举了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相同的例子,即(1)。

能直接作为“扎根”的宾语,意义上表示处所,而非受事,如(1)的“基层”。处所宾语前面,其实可以冠上介词“于”或“在”,如(3)、(4)两例。这两个例子,来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这个语料库收录约1亿字。根据这个语料库所收录的语料,“扎根”直接带宾语有12例,后接“于”有9例,后接“在”有6例,数量上呈现“宾语>于>在”的现象。

(3)只要戏剧工作扎根于养育自己的土壤。

(4)待到他们必须扎根在农村的土壤中。

“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语料库”(简称“BCC语料库”)由于收字量大,约150亿,所展示的情况更有代表性。“扎根”直接带宾语的例子不少于1 024个①只搜寻语料库中“多领域”的范畴。,后接介词“于”有979个,后接“在”有524个,依然呈现“宾语>于>在”的现象。在这1 024个宾语当中,最常见的是“基层”(182次)、“农村”(162次)、“山区”(117次)、“群众”(43次)、“海岛”(24次)。从这些语料所见,“扎根”所带的宾语,意义上指向面积较大的处所、人数较多的群众。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规范还是语料库所呈现的客观现象,作为及物动词的“扎根”,都应该为普通话所接受,是普通话的语法特点。

“扎根”后面的“于”和“在”基本上可以互换,而“于”比“在”的数量较多。除了上述两个语料库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也印证这一点:“于”有426例,“在”有170例,仍然呈现“宾语>于>在”的现象。不过,当有表示体的“了”(即所谓“了1”),就只有“扎根在了”,即“了”黏附在“扎根在”之后。“扎根在了”的例子,“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有1例,“BCC语料库”有7例,如(5),却没有发现“扎根了在、扎根于了、扎根了于”这些例子。

假设“了”是一个动词后缀,黏附在动词之后(朱德熙,1982;邓思颖,2019),那么,“了”在“扎根在”之后出现,说明“扎根在”应重新分析为一个动词,“在”是动词的一部分,已丧失了介词的地位。这种重新分析,可以理解为介词“在”通过并入(incorporation)形成,而并入的动机是为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冯胜利,2000)。至于“于”,虽然词类跟“在”一样,但“于”却无法通过并入,跟前面的动词进行重新分析。因此,“*扎根于了”是不合语法的。由此可见,“扎根”后面的“于”和“在”并非自由互换。

(5)60株泛着嫩绿的白皮松树扎根在了京郊的沃土上。(《人民日报》1996年)

三、“扎根”于台湾、香港

对比海峡两岸的情况,直接带宾语的“扎根”,台湾地区较少使用。通过台湾的“汉语平衡语料库”搜寻,我们只找到一例:“扎根基层。”“中文词汇特征速描系统”收录14亿词,语料来自中国大陆(5亿)、台湾地区(8亿)、新加坡(3千万)。在这个语料库里,来自台湾地区的例子,我们只找到6个,如(6)的“扎根基层”,而中国大陆的例子至少有272个,两者相差很远。“扎根”后接介词的情况,中国大陆有527例(“于”388例,“在”139例),但台湾地区只有13个(“于”12个,“在”1个),如(7)的“于”。

(6)凝聚民众主流意见,扎根基层。

(7)文艺创作,也只有扎根于实际生活。

“扎根”在香港地区报章使用情况值得注意。根据2019年1月到12月的香港《文汇报》,带宾语的“扎根”有167例,如(8),后接介词有35例,“于”有12例,“在”有23例,如(9)的“于”、(10)的“在”却呈现了“宾语>在>于”的现象。2018年的香港《文汇报》也有相同的倾向,“在”有18例,但“于”却只有1例。同年的香港版《星岛日报》,带宾语的“扎根”至少有16例①搜寻范围只包括能搜寻的文章。,“于”有3例,“在”却只有1例子。同年的网络媒体《香港01》,带宾语的“扎根”有10例,“于”和“在”各有1例。以2020年5月1日至6月30日的《明报》为例②搜寻范围只包括免费的文章。执笔之时,2018年的资料不能搜寻。,带宾语的“扎根”至少有4例,“于”有1例,但“在”的例子却没有。由此看来,带宾语的“扎根”占大多数。有关“于”和“在”的使用情况,光看这几份报刊,语料不多,暂时难以给出清晰的结论。

(8)强调公司未来仍会扎根香港。(《文汇报》2019年5月27日)

(9)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青少年心中。(《文汇报》2019年10月2日)

(10)令香港创科扎根在本土经济。(《文汇报》2019年4月1日)

四、“扎根”于海外华语

至于海外华语的情况,根据“中文词汇特征速描系统”,带宾语的“扎根”,新加坡华文只有8例,如(11)。“扎根”后接介词只有4个(“于”2个,“在”2个),如(12)的“于”、(13)的“在”。

(11)华文文学要扎根本土、心怀中华、面向世界。

(12)相声已深深扎根于新马。

(13)深深扎根在文化和历史的土壤中。

我们从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在《星洲日报》搜寻“扎根”在马来西亚华文的用例,带宾语的只有2例。两个用例的宾语都是“大马”,如(14),后接介词只有2个,都是“于”。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在《南洋商报》搜寻带宾语的用例,发现有5个,包括“本土、寮国、大马、小镇、会务”,意义上大多数的例子都表示处所,后接“于”有3个,后接“在”有2个。

(14)要将佛法扎根大马,让智慧流入人心。(《星洲日报》2017年9月23日)

至于美加华文的情况,我们搜寻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世界日报》的美国华文用例,“扎根”带宾语的例子不少,一共有27例,不少是当地新闻,而并非转载中国新闻,如(15),后接“于”有5例,后接“在”也有5例。我们也搜寻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加拿大版《星岛日报》,结果发现“扎根”带宾语的例子有12例,如(16),后接“在”有3例,后接“于”只有1例。

(15)该会侨界前辈众多,多年来默默扎根基层。(《世界日报》2017年11月22日)

(16)在扎根新加坡、香港和澳门之后。(《星岛日报》2017年1月18日)

五、“扎根于”与“扎根在”

“扎根”后接介词的情况,上文提到,根据语料库所示,“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较为普遍。通过有限的报章资料,“于”在东南亚的使用也较为优先,但在香港地区的情况却看不到明显的趋势。

通过谷歌(Google)搜寻,却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本文在谷歌分别设定“.cn”“.tw”“.hk”“.sg”“.my”和“.ca”搜寻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加拿大有关“扎根于”和“扎根在”的用例,结果发现“于”的用法占优,请参见表1中的数字①通过谷歌所搜寻到的数字,只能反映一个粗略梗概,但并不准确,请读者注意。。综合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用例,“扎根于”是“扎根在”的四倍,“于>在”在全球华语有一定的普遍性,应该有条件成为大华语的语言特点。

表1 “扎根于”和“扎个在”的地域分布

六、“扎根”的历时发展

“扎根”并非古汉语词汇。查考“汉籍全文资料库计划”“‘中央’研究院上古汉语标记语料库”“‘中央’研究院中古汉语语料库”“‘中央’研究院近代汉语语料库”“Sheffield Corpus of Chinese for Diachronic Linguistics Study”“汉达文库”等语料库,都找不到“扎根”一词。据《辞源》,无论在“扎”还是“紮”的条目下,都没有收录“扎根”一词。

通过“爱如生典海”的搜寻,找到(18)这个例子,来自《楚诗纪二十二卷》,当中的“扎根”可直接带宾语“瓦砾”。《楚诗纪二十二卷》由清代廖元度所輯,乾隆十八年际恒堂刻本。这个例子,是本文目前能找到“扎根”带宾语的最早用例。

(18)庭前女贞树,槎枒岁月徂。扎根瓦磔中,两溜蚁剥肤。(《楚诗纪二十二卷·卷十九国朝》)

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古代汉语语料库”)的收录,“扎根”一词见于《雍正剑侠图》,如(19)。该书是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评书家常杰淼创作的长篇短打侠义评书,一共有30个用例,都没有直接带宾语的例子,也没有后接介词的用例,可谓反映了民国初年“扎根”的使用情况。

(19)他练完谈笑自若,脚下扎根入定,观看姿式,真有几年的工夫。(《雍正剑侠图(上)》)

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作为动词的“扎根”用例不多,直接带宾语的用法暂时也找不到。

通过“大成申报数据库”检索,《申报》(1872至1949年)找不到“扎根”作为动词的用例。此外,“全国报刊索引”收藏不少晚清到民国时期的重要报刊,包括“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等。本文尝试通过这个索引寻找“扎根”一词,但只找到作为动词“扎根”的一个用例,如(20)。事实上,这个例子,来自基督教《圣经》,见于《以赛亚书》第37章。

(20)往下扎根,向上结果。(《会幕报》1941年第1卷第12期)

通过“红色历史文献库”检索,从左翼进步刊物、新文化运动刊物当中,只找到以下两例,没有带宾语,后面也没有接上介词。

(21)人类种种重大的欺瞒掩饰,可就于此茁芽扎根了。(《京报副刊》1925年第162号)(22)我们知道我们眼前的朵扎根很深的天然事实。(《语丝》1926年第107期)

从“中国近代报刊”检索,在1920至1949年的《大公报》中,找到“扎根”直接带宾语的用例,最早见于1946年,如(23)。至于后接介词,找到“在”的用例,如(24),却没有发现“于”。

(23)该建筑物虽扎根国土之中。(《大公报(天津版)》1946年4月12日)

(24)假设赫里欧和达拉第的党深深地扎根在小资产阶级中。(《大公报(天津版)》1936年8月28日)

本文根据“BCC语料库”按年代所统计(截至2009年),发现“扎根”一词在《人民日报》所出现的频率,在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突然增加,1970年代是个高峰期,请参考表2。“扎根”带宾语的用例,由原来1940年代的零,到1950年代慢慢冒起,到了1960年代,带宾语的“扎根”突然增加。至于后接介词“于”和“在”的情况,也在1960年代开始突然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后接介词的用法,本来“在”在四五十年代占优,这个现象,正好跟前文提到民国时期《大公报》的情况,一脉相承;不过,到了1960年代,“于”却占优,自此奠定了“于>在”的格局,持续至今。

表2 “扎根”在《人民日报》的词频

《人民日报》首个带宾语的“扎根”用例,见于1953年,但只有1例;到了1969年,是一个飞跃,有114个用例;1976年是个高峰,一共有356个用例。首个后接“于”的用例见于1955年,但只有1例;1968年有个飞跃,也是高峰,一共有142个用例,比同年的“在”(49个),频率多得多。

本文通过《光明日报》所见资料,跟上述《人民日报》作个简单的比较,发现一些相似的语言现象,反映了“扎根”一词的变化过程。据“《光明日报》图文电子版”资料显示,按年代统计(截至2009年),“扎根”的用例,从1950年代开始,逐渐增加,尤其是到了1970年代,是“扎根”使用的高峰期,如表3所示。

至于“于”和“在”在《光明日报》之不同,虽然在1950年代“在”好像有领先优势,但往后的使用,“于”却占优,跟《人民日报》的情况相似。从数字统计看,1967年的《光明日报》,“扎根于”只有4例,但到了1968年却有96例;同年的“扎根在”,1967年只有5例,但1968年增至30例。综合《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数字,“于”和“在”的不平衡分布,在1968年形成,反映了“扎根”应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奠定了当前普通话甚至全球华语“于>在”的格局。

表3 “扎根”在《光明日报》的词频

台湾地区的早期报章,如1898至1944年间的《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等,都没有用到“扎根”一词。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搜寻,“扎根”用作动词,最早见于1968年的例子,如(27),当中的“扎”原文写作“紮”。这个例子,跟上文的(20)一样,受基督教《圣经》的《以赛亚书》所影响。往后的用法,大多数都用作不及物动词。“扎根”直接带宾语的用例,最早见于1982年,如(28),但内容跟中国大陆的新闻无关。后接介词“于”和“在”,都见于1984年,如(29)和(30)。

(27)要往下扎根,往上结果!(《中央日报》1968年6月30日)

(28)扎根乡土关怀民族。(《中国时报》1982年3月15日)

(29)扎根于基地,跃马于中原。(《联合报》1984年2月17日)

(30)扎根在百万人之间。(《联合报》1984年12月28日)

至于香港地区,由于“扎根”不是粤语口语的词汇,从19世纪以来,粤语口语都没有“扎根”的用例,无论是“早期粤语口语文献资料库”“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还是香港理工大学的“PolyU Cor⁃pus of Spoken Chinese”,都找不到任何用例。

据“中国近代报刊”的资料,1949年以前香港《大公报》只有5个“扎根”的用例,最早一例,见于1939年的(31),当中的“扎根”带上宾语“漓水上”。“扎根”后接介词,只有“在”,最早见于1940年的(32)。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天津版《大公报》,“扎根”的使用频率差不多,只有6例。检索“香港公共图书馆多媒体资讯系统”,最早使用“扎根”的香港中文报章,也只有《大公报》。1960年代以来,“扎根”的使用频率高了,如没有宾语的(33)、直接带上宾语的(34)。1960年代,使用“扎根”的例子,一共有9个,当中的8个用例,都是报道中国内地的新闻,如(34)。这8个例子,1个来自1960年、3个来自1966年、2个来自1968年、2个来自1969年。这个趋势,正好跟“扎根”在中国内地使用频率增高的现象吻合(见本文表2和表3的统计),表示受到了中国内地语言习惯的影响。

(31)湘江是扎根漓水上的。(《大公报(香港版)》1939年3月22日)

(32)究竟是扎根在地面上。(《大公报(香港版)》1940年7月8日)

(33)温室无土壤扎根靠砾沙。(《大公报》1960年8月10日)

(34)志愿队扎根农村。(《大公报》1960年11月15日)

综合本节的发现,“扎根”一词,大致源于晚清民国期间,偶有一些用例。20世纪中期以后,“扎根”直接到宾语和后接介词的情况,在中国大陆渐渐普及起来,尤其是1960年代。在这个时候,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中文书面语产生影响,“扎根”一词的用例在香港中文开始增多。至于“扎根”在台湾地区的情况,1960年代以后也开始使用,来源之一,估计受基督教《以赛亚书》影响,只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至于带宾语的用法,好像在1980年代才普遍起来。

七、“扎根”与大华语

综观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加等地的情况,直接带处所宾语的及物动词“扎根”,都能找到用例,可算是全球华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然而,“扎根”作为及物动词的用法,却呈现地域上的差异。根据本文的观察,中国大陆的用例最多,也最为灵活,属于普通话语法的特点。相比之下,香港地区和美加也有不少,应有扩展的趋势。至于台湾地区、东南亚的情况,好像不算太普遍。由此看来,直接带宾语的“扎根”基本上是普通话的语法现象,但在不同地域有不平衡的发展,尚未成为扎根大华语的语言现象。

本文所探讨的语言现象,都来自全球华语的变体。根据全球华语研究参数理论的四项参数,即时代、地域、方言、语体,这些语言变体的相似之处,都有相同的时代,用于共同语框架之下,而语体则属于书面体,唯一的差别,是地域的差异。以“扎根”及物用法作为测试方法,有助于我们描述变体的异同,可凸显目前全球华语地域差异的面貌。

就大华语的概念而言,按照当前语言使用的情况来看,“扎根”用作及物动词,仍然有地域差异,并非全球华语通用的现象,不能算是大华语共通的语法现象。不过,随着各地华人频繁交往、资讯和网络通讯发达,还有普通话在全球华人社区地位的日益重要,对全球华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及物动词的“扎根”最终能成为大华语普遍接受的语法特点,相信这并不遥远。

至于“扎根”后接介词的情况,不同地域也有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大陆的例子较多,而且“于”比“在”多,呈现了“于>在”的现象。这个格局,在1960年代已形成,持续至今。介词“于、在”的分布,台湾地区也有相似的趋势。至于香港地区和海外华语的情况,虽然报章的语料不多,但通过搜寻网络的文字,“于”的使用占了大多数,“于>在”应该是个大趋势。综合全球华语的使用情况,“扎根”后的“于>在”,是个普遍现象,应具备成为大华语共同特点的条件。

结 语

大华语以普通话为基础,大华语和普通话基本上同属一个体系。当然,大华语和普通话并不等同,两者仍有细微差异。这些差异,无论对语法学研究、语文教学还是语言应用而言,都值得我们注意,不能忽视。

全球华语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语法方面,虽然并非主要差异之处,但不等于说没有或不重要。大华语跟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往往不太显眼,不容易观察,造成差异的规律,也不容易掌握。正是由于不太显眼,全球华语比较语法的研究更显得具有挑战性,也是语法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好课题,对建构大华语理论也非常重要。

本文有关“扎根”一词的研究,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却是全球华语比较语法研究的一个尝试,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期望通过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全球华语比较语法研究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描述全球华语的变体,更好地建构大华语的语法理论,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猜你喜欢
全球华语用例华语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结项鉴定会举行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第21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在澳门举行颁奖礼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华语电影概念探微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
中国歌曲排行榜全球华语排行榜
中国歌曲排行榜 全球华语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