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潘 袁雪源 王伟康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5~20年,对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早的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部分线路已进入改造周期[1]。
车辆与车载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2个设备系统,共同担负着运输乘客、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任务[2]。车载信号系统的更新改造涉及车辆与信号的接口,通常采用以下2种实施方式。
1)列车分批次扣车下线,信号与车辆接口改造完成后,再上线投入运营。要求线路具备足够数量的列车保证正常运营。
2)在维持既有信号与车辆接口不变的前提下,新安装一套车载信号系统,通过系统切换装置实现新旧系统切换。正常运营时间段使用既有系统,结束运营后切换至新系统开展调试,新系统调试完成后上线运营。
由于既有线路车辆数量有限,车辆扣车下线对于运营组织影响较大,为保证信号系统改造不影响正常运营,通常采用安装新信号系统的方式,实现信号与车辆接口改造。这样就要求列车具备足够安装空间,并且既有车辆电气接口、数据接口与新信号系统具备良好兼容性。
然而,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时不一定继续沿用既有系统,而且各供应商提供的信号系统设备安装尺寸、接口方式均不相同,如果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各家信号系统车载设备接口要求,为远期信号车载设备改造预留接口条件,可大大降低系统改造难度。
为此,本文提出在车辆设计阶段,整合主流信号系统供应商对信号与车辆接口的需求,预留机械接口、电气接口远期改造条件,提高适配能力,降低改造难度,节省改造成本。
车载信号系统主要包括车载信号主机、加速度计、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信标天线、无线通信单元及天线、司机显示单元、信号系统按钮、测速雷达、中继器等[3]。
1)信号主机是车载信号系统核心设备,接收轨旁设备发送的移动授权,计算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从而控制列车运行。
2)司机显示单元用于向司机提供各类列车运行信息,包括驾驶模式、实际速度、目标速度、目的地、车门/屏蔽门状态等。
3)信号系统按钮包括自动折返按钮、ATO启动按钮、驾驶模式按钮等[4],由于供应商信号系统驾驶模式建立机制不一致,按钮的设置差异较大。
4)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速测距的关键设备,包括转速计、编码里程计等。通常分别安装在每列Tc车(拖车)2个独立的非驱动轴上[5]。
5)加速度计用于检测列车运行的加速度/减速度,辅助判定列车运行中的空转/打滑,部分车载系统无此设备。
6)信标天线用于检测轨旁布置的无源信标和有源信标,以进行列车定位,属于列车定位的关键设备。常用的包括美式信标天线、欧式信标天线等,其中欧式信标天线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
7)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轨旁站台区域布置的接近盘,属于自动停车对准设备,部分车载系统无此设备。
8)中继器对线路上的信号具有放大再生功能,在局域网环境下,用来延长网络传输距离。若列车布线距离超过100 m,则信号设备贯穿线缆需配置信号中继器[6]。
综合考虑主流信号系统供应商系统方案,以及信号系统设备国产化趋势,上述车载信号设备可能共用的情况见表1。
表1 车载信号设备共用的可行性
以广州地铁X号线为例,该线列车编组方式为4动2拖编组B2型车,车载信号系统可选择的供应商有3家,分别为供应商1、供应商2和供应商3。3家供应商设备对比情况见表2。
由于各家供应商车载信号设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供应商确定后,需基于既有接口规范,在设计联络阶段根据需求对信号与车辆的接口进行深化设计。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信号系统改造成本,规避信号供应商招标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在增购车项目、新线项目等车辆与信号系统设计时,对主流信号系统供应商车载信号设备机械接口、电气接口远期改造条件进行规划并预留。信号系统供应商根据各自设备的技术规格、安装工艺、安装尺寸等,建立统一标准,便于车辆预留接口条件;车辆厂家根据统一标准,预留设备安装空间、安装位置、电缆路径等机械条件,以及供电、贯穿线缆、信号输出模式等电气接口条件[7]。
通过对比研究,针对3家信号系统供应商的车载信号设备特点,制定了远期信号与车辆接口改造条件预留方案,包括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
对于有条件进行规格统一的信号设备,可实现设备共用,远期改造时沿用既有规格即可;对于不可共用的设备,则由车辆厂商预留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
3.1.1 信号主机柜
由于各供应商信号系统所采用设备和技术均不相同,信号主机尺寸大小、进出线接口、供电需求不同,因此主机柜不可共用,需在既有信号机柜旁,按照最大尺寸预留新机柜安装位置及安装接口。
3.1.2 司机显示单元
各供应商司机显示单元硬件均为定型产品,差异主要为显示软件。由于司机控制台空间有限,考虑司机显示单元共用,统一安装尺寸,并针对不同系统开发相应显示软件。在信号系统改造时,新、旧系统可使用同一个司机显示单元,正常运营时使用既有显示软件,调试时使用新系统显示软件。统一后的相关参数如下。
1)显示器:外形尺寸不大于340 mm×250 mm×90 mm。
2)安装孔尺寸统一为325 mm×180 mm。
3)驾驶室主控台开孔尺寸大于310 mm×234 mm。
4)显示器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6 mm。
表2 车载信号设备对比
3.1.3 车顶LTE天线
根据3家供应商安装技术规格,各家LTE天线的无金属区范围以及天线间距均不相同,取最大公约数建立安装标准,车辆预留安装接口。统一的安装规范如下。
1)列车单端车顶中心线安装2个车顶鱼鳍天线,呈前后位置部署,2根天线前后间距大于1 200 mm。
2)在以天线为中心的500 mm范围内,不应有超过天线2/3安装高度的金属物。
3)LTE电缆长不超过10 m。
4)鱼鳍天线底部与车顶呈水平方向安装。
5)鱼 鳍 天 线 与 其 他800 MHz、2.4 GHz、5.8 GHz天线间隔不小于1 000 mm。
安装位置示意图见图1。
3.1.4 车底LTE天线
除供应商3外,供应商1和供应商2信号系统无车底天线,则需以供应商3车底LTE天线安装要求为基准,预留车底天线安装条件。
图1 车顶天线安装位置示意图
天线放置在列车的两端,车头、车尾车厢的外底部区域,每节车厢安装2个。车底LTE天线尺寸需不大于300 mm×250 mm×70 mm。车辆在车底预留安装C型槽,安装天线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安装支架,车辆预留安装接口。安装示意图见图2。
图2 车底天线安装位置示意图
车底LTE天线线缆长度要求不超过10 m,基于线缆长度要求,车底LTE天线需安装在信号柜附近。
3.1.5 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轴轴端,由于各家传感器的安装尺寸不一致,在改造阶段,新供应商的速度传感器与既有安装孔存在不匹配问题。需要根据新旧传感器安装尺寸,定制转接适配器,车辆在车轴轴端预留与适配器的安装接口。
车辆在制造阶段,轴端端盖暂不预留与速度传感器的安装接口,待速度传感器确定后,再对轴箱端盖进行改造或更换,以满足速度传感器安装需求。
此外,由于传感器电缆支架至信号主机柜间的电缆需要预先布放,应统一供应商电缆型号。转向架至车体支架电缆连接器需统一,同时预留车体支架安装位置。
3.1.6 中继器
由于列车为6辆编组,网线长度可能会超过100 m,因此需要在列车中部车厢(第3节或第4节)安装网络中继交换机。
3家供应商的中继器安装尺寸也各不相同,以最大尺寸为基准建立安装标准,车辆预留安装空间及接口,在安装前根据设备设计安装支架。
3.1.7 信标天线
各家天线与电缆均为配套定型产品,且传输的数据格式并不一致,需要统一电缆标准。根据3家供应商安装技术规格,取最大公约数建立安装标准,车辆预留安装接口,信标天线安装于车辆中心线、B车(带受电弓的动车)转向架2中部。安装位置示意图见图3。
图3 信标天线安装位置示意图
3.1.8 信号按钮
供应商2和供应商3信号按钮的设置与供应商1均不相同。其中有部分可实现共用,另一部分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新增。信号按钮配置情况见表3。
表3 信号按钮对比情况
由于司机控制台空间有限,应尽可能考虑统一信号按钮制式,沿用既有系统控制模式(3位驾驶模式旋钮+ATO模式按钮),在既有基础上根据运营需要进行深化设计,便于车辆设计逻辑电路。
3.1.9 测速雷达
除供应商3外,供应商1和供应商2信号系统无测速雷达。按照供应商3技术标准,统一规定测速雷达安装于车头防爬器下方车体安装位置,预留安装条件。
3.1.10 加速度计
除供应商1外,供应商2和供应商3信号系统均无此设备。既有供应商1信号系统加速度计安装在设备机柜中靠近车辆中心线的位置。由于供应商1信号系统进行了升级,加速度计数量需增加1个,因此考虑由车辆预留1~2个加速度计安装位置及接口,满足供应商1系统安装需求。
车辆除了要为信号系统改造预留车载设备机械接口外,还需预留电气接口,包括继电器、接线端子等,同时信号系统供应商需统一信号输入/输出模式、信号电缆型号。重点研究非安全输入信号、非安全输出信号、安全输出信号、安全输入信号、系统切换开关等。
3.2.1 安全输入/输出信号
安全输入/输出信号见表4。
表4 安全输入/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方面,供应商1和供应商2均要求除门使能信号外,输出有源110 V电平信号(并联);供应商3要求采用2组干接点(串联)输出无源信号。
输入信号方面,供应商1和供应商2均要求车辆输入有源电平信号(并联);供应商3要求车辆提供2组干接点信号(串联),提供DC24V电源。
统一后的方案为,对于3家供应商均具备的输入/输出信号,车辆厂家根据信号系统功能设计2套接口电路;对于非共有的输入/输出信号,车辆厂家根据具体项目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3.2.2 非安全输入/输出信号
由于各供应商独有的非安全输入/输出信号数量种类较多,若车辆完全兼容,适配多种模式的信号,将导致车辆控制逻辑电路极其繁琐,故障点显著增多,不利于现场维护。建议非安全输入/输出信号采用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与ATC间网络进行传输,某些特殊信号(如按钮信号、自动折返按钮和开关门模式等),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设计。
3.2.3 系统切换开关
由于车辆已预留了远期信号系统改造的车载设备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在车载信号系统改造时,可同时存在2套信号系统,既有系统用于正常运营,新系统用于系统调试。
新旧系统的倒切涉及大量线缆拔插、核对等工作,为提高新旧系统倒切效率,应设置一个系统切换开关,进行车辆逻辑控制电路以及TCMS软件的切换。原则上切换电路只对信号系统主机电源进行切换,系统切换实现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根据既有线信号系统改造实施经验,通过切换装置可显著减少新旧系统倒接时间。
本文对3个不同供应商车载信号系统设备与车辆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对面向远期改造的接口条件预留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在后续信号系统改造项目、增购车项目中进行落地实践,以在车辆设计阶段实现兼容多种车载信号设备的接口,实现车辆与车载信号系统接口的统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