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漫画家丰子恺率全家老小十多人,离开故乡浙江崇德县石门湾避乱。1939年,他们全家逃难到广西河池,因没有交通工具,被困在旅馆里。旅馆老板得知客人是艺术家丰子恺,非常客气,主动提出说若遇炮火来袭,可去他老家山里躲避,在那儿可以安全地写字画画。因为机会难得,旅馆老板请丰子恺为其父亲写一副寿联,写好后,因墨迹一时干不了,便移至室外晾晒。
不一會儿,有人找上门来,见到丰子恺,连称“久仰、久仰”“难得、难得”。来人是河池汽车加油站站长赵正民,爱好书画,特别喜欢丰子恺的艺术作品。他因事路过,见到门外墨迹未干的寿联,觉得太像丰子恺的字体,当即上门向旅馆老板探问。当他得知先生因为交通问题困在河池旅馆,当即表示愿意帮忙,说明天正好有运汽油的车辆去都匀,原本自己搭车同往,现在不妨让丰子恺他们先行离开,还说当晚就会带司机来见面。
当时的交通工具,可谓一票难求。有此奇事,丰子恺将信将疑,到了晚上,赵正民果然带着司机来见丰子恺。第二天,丰子恺一行人便顺利离开河池前往都匀。
好事有时也不单行。
去都匀的路上需在六寨过夜,当丰子恺一行刚安顿好住宿,突然一名军官带着一队士兵走进旅馆。战乱年代,这让丰子恺等人紧张不已。经过询问,原来他们也是慕名来拜访丰子恺的。这名军官特地带了士兵,来见识丰子恺这位大艺术家,还邀请丰子恺先生向这些抗日士兵讲几句话,气氛十分融洽。
后来,丰子恺的朋友们得知这一副寿联引出的巧遇,都啧啧称奇,称丰子恺这是“艺术的逃难”。原来,贴近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总是不乏知音的。
(摘自《演讲与口才》 刘学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