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
[摘 要] 采用SCL-90量表对福州某中职校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总检出率高。得分最高的三个因子是强迫、人际关系和敌对。基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检出率、阳性项目数进行了分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福州某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SCL-90;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5-0198-02
一、研究目的
为了解福州某中职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强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此次我们对2163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实际参与人数2094人,其中男生1734人,女生333人,有27人对性别进行了保密。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L.R.Derogatis编制,共90个项目,用于测量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慮、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和其他10个因子。被试根据“最近一周来的情况”进行1~5级评定,其中1代表“无”,5代表“严重”,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
(三)施测方法
在公众号上发布SCL-90测评任务,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按照统一指导语组织学生集体施测。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新生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
本次普查结果统计显示,量表总分最低分90.00分,最高分422.00分,平均分152.19分。量表结果提示结果为阴性的有836人,占总人数的39.92%,其中男性726人,女性101人,保密9人。结果为阳性的有1258人,占总人数的60.08%,其中男性1008人,女性232人,保密18人。阳性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该群体学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关注与排查。
由本次普查的具体因子得分可知,得分最高的前三位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其中强迫症状的平均分超过了2分,需要给予关注。
(二)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问题检查率描述统计
从各因子检测出的问题率来看,结果与因子得分均分一致,排名最高的三项是:强迫症状(42.26%)、人际关系敏感(32.86%)、敌对(24.07%),而在明确有心理问题的人数中,强迫症状(17.79%)、人际关系敏感(7.54%)和抑郁(6.54%)则排在前三。阳性数目最多的是强迫,数目最少的是躯体化,这与廖兰清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景英等人也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方面,这与本研究有相似之处。
四、中职新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分析及建议
(一)成因分析
造成新生心理健康总体不佳的原因可能是:
(1)家庭环境、家庭结构是影响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是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父母忽视孩子内心感受,因而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有些家庭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或过于溺爱或过于严格,也易造成强迫、自我中心、人际交往等问题。(2)中职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大多是初中学业失败,未被积极关注的孩子。他们渴望认可,渴望获得积极、正向的反馈,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控力、学习能力等,往往体验更多的负面情绪,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不高,自我评价不客观,心理易出现失衡状态。(3)对于心理健康检出率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中职女生跟男生相比,她们具有自尊心强、内心敏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情绪起伏大的特点。该校是一所理工类职业学校,教育主要以技能操作型为主。受女性从事技能型工作的刻板印象和传统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加上自身特点,女生主观上易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压力。(4)因子分中强迫得分最高,在临床上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这可能与中职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得到积极关注、获得认可,但现实往往获得的是消极反馈、负面的情绪体验有关。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更易表现出强迫思维和行为。
(二)建议
1.群策群力,建立机制
建立健全由学校领导、各专业科室和学生部门组成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共同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本着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原则,降低各种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困扰与伤害。
2.定期筛查,共防共治
建立健全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在心理普查中筛查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排查。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对该类学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动态监测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心理老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心理评估,对不属于心理咨询范畴的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并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专业治疗;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心理老师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完善。
3.教学普及,强化预防
支持心理老师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上好心理健康课,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预防胜于治疗”,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4.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一是要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的培训。只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虽然学校心理学教师都是经过专业选拔,但面对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形势的变化,亟需接受能有效解决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实操技能专业化培训。二是要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也至关重要。班主任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地位,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心理方面,学生均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指导,要充分发挥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家长的独特优势,通过班团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要发挥同伴互助、朋辈辅导的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时,超过一半的学生会选择和关系较好的舍友、同学谈心来寻求解决。在班级中选择人际交往能力强、乐于助人的学生做心理委员,开展各种朋辈互助的心理健康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接受心理健康培训与考核,共筑校园学生心理监督网络。
5.丰富形式,提升实效
一是要请进来。请校外专家或学校心理老师开展面向全体新生的关于入学适应、人际和谐、学习辅导、情绪调节等心理讲座,帮助新生更好地调适心理。二是要沉下去。以活动为载体,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自信心不足等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对青春期的中职女生开展专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深入学生当中,丰富活动形式,如:开展心理健康周或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团训课程、举办讲座、开展测评、观看心理影片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廖兰清.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70,191.
[2]景英.中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