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1-05-31 03:09周健锋方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5期

周健锋 方杰

摘 要 探讨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交网站支持量表、感觉寻求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社交网站成瘾量表对5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 (2)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感觉寻求调节了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社交网站支持对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在高感觉寻求的大学生中更显著。结论: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错失恐惧; 感觉寻求; 社交网站支持; 社交网站成瘾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5.004

1 问题提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广泛使用的人际交往平台。艾媒咨询数據显示,44.9%的大学生每日手机上网时间为3~6小时,12.5%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达到了6小时以上;有87.8%的大学生喜爱使用社交通讯类软件,超过八成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类软件的时间都超过一小时(艾媒报告中心, 2018),因此大学生使用手机浏览社交网站,可能导致社交网站成瘾。社交网站成瘾是指过度关注社交网站(如微信、微博和QQ等),因为个体对于登录或使用社交网站有着强烈的动机,倾向于在社交网站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其工作、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现象(Andreassen, 2015; Kuss & Griffiths, 2011)。已有研究表明(Meena, Soni, Jain, & Paliwal, 2015),社交网站成瘾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社交网站成瘾还会降低个体学习和工作效率(Griffiths, 2014)。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网站成瘾率已经高达20.9%(马建苓, 刘畅, 201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支持的获取途径也由线下拓展到线上(梁晓燕, 2008),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Kim, 2014; Lnnqvist & Deters 2016)。很多关于在线/网络社会支持的研究方法或者理论都源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是通过互联网对社会支持的延伸。梁晓燕认为在线社会支持是基于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的过程里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梁晓燕, 2008)。根据社会补偿理论(马建苓, 刘畅, 2019; Liu & Ma, 2018),个体如果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就很可能去虚拟网络中寻求补偿,进而导致过度使用社交网络。已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站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站成瘾(马建苓, 刘畅, 2019; Liu & Ma, 2018; Yang, Liu, & Wei, 2016),但社交网站支持影响社交网站成瘾的作用机制还很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觉寻求在社交网站支持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深入理解社交网站成瘾的发生机制,为社交网站成瘾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错失恐惧是指个体因害怕错过他人的新奇经历或正性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弥散性特质的焦虑, 是一种特质层面的负面情绪(柴唤友等, 2018; Przybylski, Murayama, DeHaan, & Gladwell, 2013)。在我国,78.3%的受访者因为错失恐惧而频繁刷新微博(柴唤友等, 2018)。在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中,错失恐惧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错失恐惧被认为是一种由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自我调节状态(Przybylski et al., 2013)。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学生获得社交网站支持越多, 越容易产生错失恐惧(Liu & Ma, 2018)。大学生先前通过社交网站获得支持的经历,使得他们渴望继续获得更多的线上好友支持,这会导致他们担心错过线上好友的即时动态(例如点赞、留言或评论),进而产生错失恐惧。当个体知觉到被支持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错失恐惧,从而可能会在社交网站上寻求满足,表现为不自觉地、频繁性地访问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或网站,最终导致社交网站成瘾(张永欣, 姜文君, 丁倩, 洪梦飞, 2019; Fuster, Chamarro, & Oberst, 2017; Kuss & Griffiths, 2017; Yin, et al., in press)。另外,已有研究表明,错失恐惧在社会比较倾向和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张永欣等, 2019)。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错失恐惧中介了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

虽然社交网站支持能显著影响社交网站成瘾,但并不是所有获得社交网站支持的大学生都会社交网站成瘾。因此,探讨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就十分必要。感觉寻求是个体对新异的、多变的、复杂的、强烈的体验或感觉的寻求,以及愿意通过承担经济、 法律、 生理等风险来获得这些新奇体验的愿望(Steinberg et al., 2008; Zuckerman, 201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 (Bronfenbrenner, 1989),个体的发展是由于个体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处在相同的网络环境(获得相同社交网站支持)的个体可能会因为个体特征(感觉寻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个体感觉寻求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感觉寻求是网络成瘾(王洁, 陈健芷, 杨琳, 高爽, 2013; Dalbudak, et al., 2015; Shi, Chen, & Tian, 2011)和手机成瘾(Wang, Lei, et al., 2018)的重要预测变量。另外,已有研究表明,感觉寻求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刘宇平, 郭笑, 赵辉, 张卓, 杨波, 2018)。根据风险增强模型(蔡妤荻, 叶宝娟, 2016),一种风险因素可以增强另一种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社交网站支持和感觉寻求两种风险因素会产生累积效应,进而大大增加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概率。按照风险增强模型,高感觉寻求的大学生,随着社交网站支持的增多,在追求新异的、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驱动下更容易频繁地登陆社交网站,查看在线好友对自己的动态是否有新的点赞和评论并积极地查看在线好友的新动态,从而更容易陷入社交网站而无法自拔。对感觉寻求水平低的大学生而言,随着社交网站支持的增多,受社交网站支持的影响同样可能导致社交网站成瘾,但低水平的感觉寻求可能弱化这种联系。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感觉寻求会调节社交网站支持对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图1)对社交网站支持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做更深入的探究,主要目的有两个:(1)考察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2)检验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是否受到了其个体感觉寻求的调节。

图1 本研究的假设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调查了广东省的大学生501名,且均具有3个月以上社交网站(指微信、微博、QQ等)使用经验。其中,男性被试147人,女性被试354人。被试年龄在17~23之间,平均年龄为19.6±1.24岁。

2.2 研究工具

2.2.1 错失恐惧量表

错失恐惧量表采用Przybylski等人编制(Przybylski et al., 2013),Wang等人修訂的错失恐惧量表(Wang et al., 2018),具体的题目如“当我不知道我的朋友现在做什么或者不知道他的动态,我会感到焦虑”。该量表共10个题项,采用5级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 5(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明个体错失恐惧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量表的a系数是0.79。

2.2.2 感觉寻求量表

感觉寻求量表采用Steinberg等人编制(Steinberg et al., 2008),Li等人修订的感觉寻求量表(Li, Zhang, Li, Zhen, & Wang, 2010),具体题目为“我喜欢新的和令人兴奋的经验和感觉,即使会有点可怕”。该量表共6个题项,采用6级计分,从1(非常同意)到6(非常不同意)。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感觉寻求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量表的a系数为0.80。

2.2.3 社交网站支持量表

社交网站支持量表采用Mccloskey等人编制(Mccloskey, Iwanicki, Lauterbach, Giammittorio, & Maxwell, 2015),马建苓和刘畅修订的社交网站支持量表(马建苓, 刘畅, 2019;Liu & Ma, 2018)。为符合中国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将原量表Facebook一词改为移动社交网络(朋友圈、微博和QQ等)。具体题目为“我在移动社交网络(朋友圈、微博、QQ)上得到的支持会让我感觉很好”。该量表共14个题项,采用7级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 7(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社交网站支持越高。本研究该量表的a系数为0.76。

2.2.4 社交网站成瘾量表

社交网站成瘾量表采用Elphinston等人编制(Elphinston, 2011),Wang等人修订的社交网站成瘾量表(Wang et al., 2018),为符合中国网民常用的社交媒体,将原量表Facebook一词改为移动社交网络(朋友圈、微博、QQ)。具体题目为“我总是不经意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朋友圈、微博、QQ)”。该量表共8个题项,采用7级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社交网站成瘾越严重。本研究该量表的a系数是0.81。

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0.0对错失恐惧、感觉寻求、社交网站支持、社交网站成瘾变量进行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使用Process宏(模型5)(Hayes, 2013)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Harman单因子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0个,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9.85%,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错失恐惧与感觉寻求、社交网站支持和社交网站成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感觉寻求与社交网站支持和社交网站成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支持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3.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Process宏(模型5)对以上4个变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所有变量在进行分析检验前都已标准化)。结果如表2所示,社交网站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β=0.51, t=13.32, p<0.001),错失恐惧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站成瘾(β=0.29, t=6.40, p<0.001)。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5000次)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社交网站支持→错失恐惧→社交网站成瘾的中介效应是0.1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效应显著[95%置信区间是(0.094, 0.211),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验证假设H1。此外,社交网站支持对社交网站成瘾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β=0.26, t=5.55, p<0.001),表明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再次,社交网站支持和感觉寻求的交互项对社交网站成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09, t=2.44, p=0.015),说明感觉寻求的调节效应显著。

为了进一步了解感觉寻求的调节作用,随后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见图2),在低感觉寻求组(M-1SD),社交网站支持对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b=0.17, t=2.69, p=0.007);在高感觉寻求组(M+ 1SD),社交网站支持对成瘾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b=0.35, t=6.68, p<0.001)。

4 讨论

作为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社交网站支持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Frison, & Eggermont, 2016; Hayes, Carr, & Wohn, 2016; Liu & Ma, 2018)。本研究发现,社交网站支持会促进大学生的社交网站成瘾,换句话说,社交网站支持越多的大学生越有可能会社交网站成瘾,与以往研究一致(马建苓, 刘畅, 2019)。

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错失恐惧中介了社交网站支持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首先,社交网站支持会正向影响大学生错失恐惧,也就是说,社交网站支持越多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错失恐惧,与前人研究一致(Liu & Ma, 2018)。其次,本研究还发现错失恐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错失恐惧会促进大学生产生社交网站成瘾。本研究结果与吴才智、马建苓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根据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吴才智, 荣硕, 朱芳婷, 谌燕, 郭永玉, 2018)的观点,当个体感受到与他人的关系良好以及来自他人的支持时,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一种安全感。反之,当个体感受到的现实支持不足时,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很强的替代或补偿性动机(马建苓, 刘畅, 2019; Liu & Ma, 2018),个体渴望从社交网站中获得支持来满足基本心理需要。社交网站对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可能使其沉溺其中,产生高水平错失恐惧,担心错过他人有意义的经历、期待得到他人的点赞和积极评论。这会使得个体频繁地登陆其社交网站,逐渐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失去控制,最终导致社交网站成瘾(Casale, Rugai, & Fioravanti, 2018; Franchina, Vanden, & Van, 2018; Müller, Wegmann, Stolze, & Brand, 2020)。因此,社交网站支持会通过提高错失恐惧进而促进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这一中介模型启示我们,加强大学生对错失恐惧的认知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

本研究的调节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和错失恐惧后,感觉寻求能调节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该结果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Bronfenbrenner, 1989)在新时代的拓展,阐明了网络生态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即处在相同的社交网站环境中,感觉寻求水平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寻求社交网站中新异或复杂的信息,进而导致社交网站成瘾;同时也为风险增强模型(蔡妤荻, 叶宝娟, 2016)提供实证支持,一种风险因素存在时会增强另一种风险因素的作用,具体地,感觉寻求会促进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雪上加霜”)。根据这一关系模式可以得出,对于社交网站支持较高的大学生(vs. 社交网站支持较低的大学生)来说更能体现出高感觉寻求大学生的发展劣势。因此,降低大学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最能使社交网站支持较多的大学生受益。

本研究对于理解社交网站成瘾的机制和预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不仅证实了社交网站支持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而且进一步阐明了社交网站支持如何对社交网站成瘾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第一个从感觉寻求的角度进一步阐明社交网站成瘾发展机制的研究。就实践层面,相对于从线下获得的社会支持,社交網站上获得的社会支持并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线上的社会支持是问题性互联网使用的一个风险因素。因此人们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是依赖社交网站。另一方面,降低个体错失恐惧水平和感觉寻求水平也可能降低人们对社交网站的依赖程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交网站的“双刃剑”作用,既有弥补现实社会支持不足的积极作用,又有社交网络成瘾的消极作用,从而合理使用社交网站。

5 结论

(1)社交网站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

(2)错失恐惧在社交网站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感觉寻求在社交网站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艾媒报告中心 (2018). 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 取自 https://www. iimedia. cn/c400/62969. html.

蔡妤荻, 叶宝娟 (2016). 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1), 49-52.

柴唤友, 牛更枫, 褚晓伟, 魏祺, 宋玉红, 孙晓军 (2018). 错失恐惧: 我又错过了什么? 心理科学进展, 26(3), 527-537.

梁晓燕 (2008). 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刘宇平, 郭笑, 赵辉, 张卓, 杨波 (2018). 大学生感觉寻求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6(6), 358-367.

马建苓, 刘畅 (2019). 错失恐惧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 社交网络整合性使用与社交网络支持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5), 605-614.

王洁, 陈健芷, 杨琳, 高爽 (2013). 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1(10), 1720-1730.

张永欣, 姜文君, 丁倩, 洪梦飞 (2019). 社会比较倾向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 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5), 928-931.

吴才智, 荣硕, 朱芳婷, 谌燕, 郭永玉 (2018). 基本心理需要及其满足. 心理科学进展, 26(6), 1063-1073.

Bronfenbrenner, U. (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a (Ed. ),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187-249). Greenwich, CT: JAI Press.

Casale, S., Rugai, L., & Fioravanti, G. (2018). Exploring the role of positive metacognitions in expla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social media addiction. Addictive Behaviors, 85, 83-87.

Dalbudak, E., Evren, C., Aldemir, S., Taymur, I., Evren, B., & Topcu, M. (2015). The impact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symptoms and severity of Internet addiction risk. Psychiatry Research, 228(1), 156-161.

Franchina, V., Vanden Abeele, M., Van Rooij, A. J., Lo Coco, G., & De Marez, L. (2018). Fear of missing out as a predictor of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 and phubbing behavior among Flemish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10), 2319.

Frison, E., & Eggermont, S. (2016).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cebook use, perceived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depressed mood.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4(2), 153-171.

Fuster, H., Chamarro, A., & Oberst, U. (2017). Fear of Missing Out,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 latent profile approach. Aloma: Revista de Psicologia, Ciències de lEducació i de lEsport, 35(1), 23-30.

Griffiths, M. D. (2013). Social networking addiction: Emerging themes and issues. Journal of Addiction Research & Therapy, 4(5), 1000e116.

Hayes, A. F.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Hayes, R. A., Carr, C. T., & Wohn, D. Y. (2016). One click, many meanings: Interpreting paralinguistic digital affordances in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60(1), 171-187.

Kuss, D. J., & Griffiths, M. D. (2017).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addiction: Ten lessons learn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4(3), 311.

Li, D., Zhang, W., Li, X., Zhen, S., & Wang, Y. (2010).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by adolescent females and males: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199-1207.

Liu, C., & Ma, J. (2018). Social support through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Current Psychology, 39(1), 1892-1899.

Lnnqvist, J. E., & Deters, F. G. (2016). Facebook friends,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113-120.

McCloskey, W., Iwanicki, S., Lauterbach, D., Giammittorio, D. M., & Maxwell, K. (2015). Are Facebook “friends” helpful? Development of a Facebook-based measure of social support and examin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9), 499-505.

Meena, P. S., Soni, R., Jain, M., & Paliwal, S. (2015).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ddiction and associate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mong young adults: A study from North India. Sri Lanka Journal of Psychiatry, 6(1), 14-16.

Müller, S. M., Wegmann, E., Stolze, D. R., & Brand, M. (2020). Maximizing social outcomes? Social zapping and fear of missing out mediate the effects of maximization and procrastination on problematic social networks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07, 106296.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Schou Andreassen, C., & Pallesen, S. (2014). Social network site addiction-an overview.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25), 4053-4061.

Shi, J., Chen, Z., & Tian, M. (2011). Internet self-efficacy, the need for cognition, 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predictors of problematic use of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4), 231-234.

Steinberg, L., Albert, D., Cauffman, E., Banich, M., Graham, S., & Woolard, J. (2008). Age differences in sensation seeking and impulsivity as indexed by behavior and self-report: evidence for a dual systems mode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6), 1764-1778.

Wang, P., Xie, X., Wang, X., Wang, X., Zhao, F., Chu, X., . . . & Lei, L. (2018). The need to belong and adolescent authentic self-presentation on SNS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nvolving FoMO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8, 133-138.

Yang, S., Liu, Y., & Wei, J. (2016). Social capital on mobile SNS addiction: A perspective from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s. Internet Research, 26(4), 982-1000.

Yin, L., Wang, P., Nie, J., Guo, J., Feng, J., & Lei, L. (in pres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ddiction and FoMO: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ed to belong. Current Psychology.

Zuckerman, M. (2014). Sensation seeking (psychology revivals): 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Psychology Press.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between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and addiction. A sample of 501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as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to complete 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scale, and social network sites addiction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2) Fear of missing out mediated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on addiction. (3) Sensation seeking moderated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on addiction.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on addi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 sensation seeking.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on addiction is mediated by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moderated by sensation seeking.

Key words:  fear of missing out; sensation seeking; social network sites support; social network sites add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