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当前,我市各地各单位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运用各地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等掀起学习热潮,让信仰之火深植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让精神谱系绵延不绝,在建党百年之际积聚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把课堂搬进红色教育基地
“杨闇公在留学归国后,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动员家人参与革命……”3月26日,在位于潼南区双江古镇的杨闇公旧居前,潼南区审计局青年党员刘政才将杨闇公的一生娓娓道来。
依托重庆市审计局机关党委办公室党支部、财务处党支部与潼南区审计局党支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所搭建的“流动学习”阵地,3个党支部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代表开展了“行走的党课”活动。
在现场,12名青年党员代表用心讲述、认真聆听风云激荡的党史故事。
“杨闇公同志大义凛然,我们要传承先辈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勇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卫士,践行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使命担当。”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表示要将从党史中汲取的精神营养转化为推进工作的积极力量。
在黔江区,各级各部门也把课堂搬进了红色教育基地,水市乡水车坪红军纪念广场、冯家街道万涛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濯水镇红军渡红色革命基地、黔江区烈士陵园等地都留下了党员干部的足迹。
“黔江是革命老区,是红三军入渝的首站,原红三军政委万涛的故乡。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战斗足迹,鲜活纯正的‘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续相传。”黔江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黔江区通过开展“祭英烈、学党史”等系列红色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汲取前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形式丰富多彩 群众喜闻乐见
3月27日上午,铜梁区组织的百姓名嘴少云志愿宣讲团来到土桥镇河水村和南城街道马滩村举行“名嘴说党史”活动。铜梁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肖刚用手中的金钱板,与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学党史、忆先烈。
《怕死不是共产党》《宋庆龄的临终夙愿》……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讲述者时而严肃、时而风趣,时而与听众互动,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国家和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我们普通群众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河水村村民彭文玲带着孩子一同来听宣讲,“这样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又吸引人,让孩子从小就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连续多日,铜梁区各镇街、各村社陆续开展“名嘴说党史”活动,用金钱板、评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上百场党史故事宣讲。
这边“名嘴说党史”讲得火热,那边“文艺宣讲”也进行得有声有色。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3月29日,巴南区木洞镇,悠扬的歌声,振奋人心的歌词,让在场居民感动不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洞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喻良华带领文艺宣讲团成员将党史内容编入木洞山歌。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群众深刻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将‘党的教导记心上,党的恩情永不忘牢记心间。”喻良华说。
据悉,巴南区广泛组织区内各级各类文艺专家、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创作,借助木洞山歌、界石儿歌、惠民谐剧,以及快板、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史讲进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里。
院坝会上学党史
3月26日,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太湖西路社区,89岁的老党员张嵩为社区党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课。
“1947年9月24日,在一个土房子里,挂着一面党旗,我在那儿完成了入党宣誓。”回忆起当初入党的一幕,张嵩记忆犹新。
冬日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在结冰的东平湖湖面上穿梭,只为去湖西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学习;在日军扫荡村庄时,他不幸被抓,口袋中的革命歌词随之暴露,但因为日军不识中文,最终得以虎口脱险……
这场分享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位社区党员听得热血澎湃。
27岁的社区党员吴晓感叹道:“听完张老的故事,我更坚定了跟随党的步伐,积极做好基层服务工作的决心。”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太湖西路社区制订了党史“每周一学”的学习计划,通过社区老党员讲故事、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等,守初心、担使命、传薪火。
这样的活动,近日也在璧山不断涌现。
“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吗?”“璧山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谁?”……3月19日,一场“党史故事”院坝会在璧山区璧城街道东林丽景小区召开,“小城故事”宣讲队队员黄林正在讲述璧山共產党员张世莪的故事。
1927年3月31日,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发生后,璧山籍共产党员张世莪,受党组织指派回到璧山开展革命工作。这年秋,张世莪进入城南乡大岚村国民学校(即东岳庙小学)教书,以国民学校校长职务掩护身份,从事党的工作,成为在璧山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黄林用声情并茂的讲述、生动活泼的互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张世莪的事迹缓缓道出,让在场观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深深吸引了大家。
“‘小城故事宣讲队由当地的百姓名嘴、基层党员干部、本土人才等组成,以百姓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的语言,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璧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跨越时空“对话” 感悟奋进力量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巴南区南泉革命烈士陵园,庄严的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地面上簇拥的黄菊寄托着哀思。4月1日,宗申产业集团党员代表来此与革命先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南泉战斗历时56个小时,是解放重庆发生的一次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战斗……”宗申产业集团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华伟站在人群中间,动情地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先烈们用生命书写革命赞歌的故事让大家为之动容,“战争的残酷难以想象,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党员郑凯航激动地说。
随后,党员们缓步走到纪念碑前,将花篮摆放到烈士纪念碑基座上,一簇簇黄菊寄托着对先烈的深切思念。
“70多年前,红岩革命英烈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3月30日,中建三局水務环保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来到位于沙坪坝区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及红岩魂陈列馆。
走进红岩魂陈列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承载历史记忆的宝贵照片,生动地讲述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让员工们感受到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浩然正气。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应该从一个个历史事件中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奋进的力量,干好本职工作。”员工邓文亮说。
据了解,中建三局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全体职工通过参观、体验、互动、交流感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逐步体现在工作实践中,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校园里的党史故事会
3月28日晚上7点30分,西南大学橘园七舍606寝室。
“1921年8月初的一个清晨,天初亮,王会悟就匆匆赶往上海北站。她要赶7点35分去嘉兴的早班快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学生丁伟民手捧书本,正与室友分享刚刚学习的党史故事,附近寝室的同学闻声赶来,也一起加入了这场“宿舍党史故事会”。
像这样围坐在一起,互相分享党史故事,相互学习的场景,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个宿舍上演。
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个寝室的主题风格和宣讲故事各不相同。
“通过开展‘宿舍党史故事会,让党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力求做到人人学、人人讲,每日学、每日讲。”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廖晓衡说。
“苏区的孩子们成立了童子团,为红军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宣传苏维埃政府政策法令,很多童子团的成员在执行任务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近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城口附属实验中学的教室里,城口县委党校老师杨雪娇道出一段段英雄往事。
徐向前、王维舟、许世友、向守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转战大巴山,传播革命星火,创建城口苏区,打土豪、分田地、建农会……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
孩子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他们为战士们的果敢勇毅鼓掌,因先烈的牺牲落泪。
初三学生苏馨说:“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我对城口的革命烈士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革命先辈更加敬佩,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为了让红色历史代代相传,城口县邀请讲师进校园讲述党史故事,让广大师生回顾党的历史,感怀党的恩情,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听、所想转化为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