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一
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工作时间越长、手头事情越多的尴尬现状。我们总想着,忙完这段时间就能歇一歇,但最后总是连续不断地忙着。
上班、出差、开会,这是工作;接送孩子、处理家务、周末旅行,这是生活;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学习,以及主动社交维持人际关系,这是自我成长。于是每天一睁眼,看到日程表上密密麻麻一大串,恨不得又睡过去。生活已经如此忙碌,那在尤其追求效率的职场上,职场人怎样才能有效率地多线程运作呢?
职场中,有时当大家都加班时,你也会不自觉跟着加班;当大家都在追求某种东西,你也会将其当作目标。其实每个人阶段不同,生活的重心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阶段需要关注家庭,有的阶段需要加速个人成长,有的阶段则需好好放松。因此,在处理多线程事物之前,需要先对个人的价值进行分类,先了解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根据自身角色定位及思考前进的方向,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并划分权重,进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防止偏离轨道。
有一种忙叫“假忙”,指的是看起来忙碌,实则毫无章法,徒有形式。真正忙碌的人,往往懂得提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并对每个阶段的意义和目标都有清晰的理解,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循序渐进地把工作落实。
另外,还可以借鉴“15分钟法则”,每天下班前,用15分钟对次日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以及“6点优先工作制”,按重要程度给日常工作排序,并将其中最重要的六件事用数字标明,按照标记的顺序逐一完成。增强对时间的掌控,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下午5点前需提交一份报告,就在奋笔疾书之际,同事要你帮她检查一下表格数据,接着电话又响了……还有人开着一大堆网页,一下做幻灯片,一下做文案,以此来降低“我还有一项任务没有开工”的焦虑感。
这看似在同时处理很多事情,但恰恰是最浪費时间、最没有效率的表现。真正的多线程事务处理,并不是同时做好几件事,也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工作,而是坚持“要事优先”原则,把每段时间都高效利用起来,例如统一时间回复短信、提前和他人沟通等,为自己预留整段时间,高效处理工作。
“复盘”本是棋类术语,也叫“复局”。它指的是对局完毕后,重新排演下棋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同理,通过定期复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回顾目标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可以复用的方法论,优化行动顺序,减少陷入时间黑洞的次数,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应对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但自我能力是一条流动的河,而非一成不变的数字。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需要通过提前准备和合理安排,将时间变得更加充实高效。忙碌但不庸碌,多线程却依旧井井有条。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智联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