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逗
最近,全民干饭的热潮又暗搓搓地兴起了。“干饭人”,指拥有豪迈的吃饭方式,对美食有热情的人,可以形容这个人能吃,喜欢吃,另一种含义是自嘲除了吃饭什么都不会。但你知道吗,干饭人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即使是在古代,在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和社交软件的时期,还是有一批干饭人的故事流传到今天。他们都是谁?干饭能力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廉颇可谓是我们最熟悉的古代干饭人之一。当年,廉颇逃到魏国之后,赵王想重新起用这名老将,于是派使者前去看望他。廉颇为了显示自己身体机能还年轻,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据学者考证,战国时期赵国的1斗,约合今天的1700毫升,10斤约合今天的2500克。以现在常用的5寸碗计算,廉颇这一顿光米饭就吃掉了满满三四碗,又加了(以今天度量衡计算的)五斤肉。的确是很能干饭了。
当然,故事的结局我们也知道。使者因为提前收了好处费,回到赵国之后虽然如实汇报了廉颇的惊人饭量,但加了一句:“吃饭的时候去了三次厕所。”赵王听了,心中一颤:这不行啊,到时候上阵打仗,怎么能总跑厕所呢?
最终,廉颇还是没有被起用,空给后世留下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宋明帝刘彧是南朝宋的第七位皇帝。没有登上帝位的时候,他就因身体肥胖又能吃而被前废帝刘子业侮辱性地称为“猪王”,还曾被关在猪圈里,受尽屈辱。之后,刘彧派亲信结交刘子业的侍卫,找了个机会把刘子业杀死,并在泰始元年(公元465年)称帝。
称帝之后的刘彧开始放飞自我,纵情干饭,而且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没有人敢劝阻。据《南齐书·虞愿传》记载,刘彧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蜜渍逐夷(河豚,一说鱼肠)”,用银钵装着,一顿要吃上好几钵。不仅如此,还曾创下一口气吃200块烤猪肉的纪录。作为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烤猪肉可比米饭扛饿得多,刘彧的干饭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刘彧长期暴饮暴食,身体终于出了问题,时常感到胸腹痞胀,喘不上气。头几次发作的时候,喝些醋酒还能缓解,后来喝醋酒也不顶用了。刘彧最终因暴饮暴食导致的疾病去世,年仅34岁。看来,干饭也要有个限度呀!
张齐贤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丞相。论做丞相的知名度,他可能比不上同在北宋的寇准、王安石等人。但如果论干饭能力,他绝对是北宋丞相中数一数二的。
歐阳修《归田录》称张齐贤“体质丰大,饮啖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宋代的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80克。张齐贤一口气能吃掉好几斤肥猪肉,真是干饭小能手。
宋太宗淳化年间,张齐贤到湖北安陆州当知州,有一个好事的厨师想探探张齐贤的底,搞清楚他饭量到底有多大。张齐贤请客人吃饭时,厨师专门提来一个大空桶,站在一旁观察。张齐贤吃什么,厨师就照样往桶里倒一份。张齐贤喝一杯酒,厨师也向桶里倒一杯酒。宴会结束的时候,桶里的酒菜已经满得溢出来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张齐贤不仅饭量大,需要吃药的时候,药量也大。当时汴梁城内有座寺院,常制作一种丸药“黑神丸”,有祛风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一般人吃小小一丸,已经足够见效,但张齐贤一次却要吃5~7两(一两约合现代40克),并用烧饼夹着下肚。这种吃药的方法,还是头一次见到。同样是超级干饭人,张齐贤的寿命却比刘彧长得多,享年72岁。
康熙年间的著名学者徐乾学,曾任《明史》总裁官、翰林院侍讲、礼部侍郎等职,还当过康熙二十七年的会试主考官。
通常印象中,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应该是风流潇洒的书生或者仙风道骨的老人才对。
然而,真实的徐乾学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干饭人。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徐乾学每天晨起上朝前,都会在家里大吃一顿。这一顿就要吃掉实心大馒头50个、烧黄雀50只、煮鸡蛋50个,外加烫黄酒10壶。吃完打个饱嗝,神清气爽地去上朝,一天不用再吃别的东西。
虽说文人笔记小说中对饭量的记载常有夸张之处,古今度量衡也有差别,但即使考虑到这些因素,史料中记载的“大胃王”饭量也相当惊人。一顿吃五斤肉或五十个鸡蛋这种事,即使在现代,也是难以想象的。或许,正是因为这类特别能吃的人从古至今都比较罕见,才会让人啧啧称奇,在史书中为他们留下一笔。
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胃容量有限,吃得适量、健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
(许鸿远荐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