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今天,各种八卦的传播速度已经可以做到上一秒发生,下一秒就能在网上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名人轶事,抑或是邻居家的狗生了小狗,都是人们聊天的谈资。现在了解这些消息可以通过网络,那么古人呢?他们识字率没有那么高、交通也没有这么便捷,更别说一键分享的网络了。
聊八卦最古老的方式当然是“我跟你说……”,这也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到今天依旧受到广大吃瓜群众的欢迎。古时候没有太多娱乐方式,聚众聊天大多是茶楼、赌场还有一些风月场所。这些地方鱼龙混杂,达官显贵可能和走南闯北的贩夫走卒共聚一堂,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店小二、唱小曲的、说书的这些人时刻处在吃瓜第一线,哪怕自己不想听,也顺带听了很多别人的故事,其中不乏令人咋舌的惊天大料。
他们将这些八卦在人群中一分享,大家什么都知道了。当然真实性也无法保证,不过这不重要。除了这种小道消息,自然有官方渠道传播出来的消息。最早的时候,专门宣布官方消息的人叫“遒人”。《夏书》记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春秋左传》记载:遒人,行人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而“木铎传令”就像小贩卖东西时,一边用工具发出声音,一边吆喝。是的,就是你现在想象的那样。
面对面聊八卦自然很爽,但有时候不太好开口怎么办?笔给你,写下来,然后像发“小传单”一样发出去。
秦汉时期,有些人会专门等在决策机关附近,消息一旦出来他们就能知晓。这种地方当时被称为“邸”,国有国邸,郡有郡邸。后来到邸打探的人太多了,一些无需隐瞒的消息,就干脆写下来,贴在邸上,这也是最早的“公告栏”。并且有专人到邸誊写,这就是《邸報》的雏形。比起“遒人”到处宣布,手抄显得更高级一点。除了便于传递和保存,同时也更方便民众了解一些不太好说出来的八卦,比如贵族隐秘,宫闱秘史,还有一些传言之类的,手抄显然更具有优势。
科技改变命运,同时也改变“吃瓜”方式。限制古人看八卦的从来不是思维,而是技术。古人能更便捷地“吃瓜”,印刷术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在宋代以前,《邸报》都是人手抄送然后传递出去,到了北宋,就有了专门机构印制和发行。虽然在元代有短暂的衰落,但在明代,《邸报》印刷技术被替换成活字印刷后,规模发展更大了,直至清朝,改名为《京报》,到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刊发。
(何思聪荐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