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玉涵
转眼间2020年就过去了,去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曾有人戏称2020年的历史书都要厚上好几倍。
前几天路过一家路边小店,牌子上写着20年老店,印象里这种很有年头的店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创建的,可再一仔细看才发现,这家店居然是2000年开业的,这才意识到——那个“记忆距离”很近很近的2000年,居然已经是20年前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曾经在科幻作品中这个属于“未来”的年代。
如果是在20年前,在“回到过去”和“穿越未来”这两个选项中,也许鲜有人会选择前者。那时候,我们好奇未来科技将如何改变生活,AI会不会主导人类,科幻片里的想象会不会变为现实,更好奇的是20年后的自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当终于来到2020年时,依旧是以上两个选项,恐怕不少人想选择“回到过去”。
20年前,00后刚刚诞生,90后大多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80后则在抒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提到“20年前”这样的字眼,听起来总会觉得很久远。的确,我们正活在当初遥不可及的未来里,但想到2000年,却又感觉近得像在昨天。
其实只要安静下来闭上眼睛,20年前的那些场景就会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全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还珠格格》,在QQ聊天室里和陌生人聊天南地北,绿屏手机里跳动着一节节字符,MP3是最时髦的电子设备,人们手中捧着的不是手机而是杂志……
仿佛时间之轮滚得越快,人们对于千禧年的缅怀就越强烈。现在,如果给我一台时光机,我只想重回2000年。
说到影视制作技术和资源,20年后的今天不知比20年前要强上多少倍,但相较如今的烂剧横行,2000年前后却留下了无数影视经典。
那一年诞生了不少合家欢经典剧目,《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能让一家人从老到小都牢牢守在电视机前看得入迷,彼时赵薇林心如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女神,尔康和容嬷嬷也还没被做成表情包。
而《流星花园》《熏衣草》则是当年红极一时的青春偶像剧,男孩们在学校里三五成群地模仿起F4,女孩们忙着为道明寺和花泽类谁更帅吵到不可开交。
在那个绿屏手机的年代,电视无疑成为了娱乐的主要来源之一。趁家长出门偷偷看会儿电视几乎是童年必经的游击战+心理战。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也能轻松回想起当年的作战顺序:
首先要把书桌布置成“我在学习中”模式,以便在听到钥匙声时能够迅速坐回桌子前,只需拿起笔就可以装成一直在写作业的样子;打开电视后,一定要记好当时的频道和音量格,在关掉电视前调回初始设置;有计划的孩子还会预估爸妈回来的时间,提前关掉电视,并用湿毛巾放在电视后方以便尽快散热。若是不巧赶上爸妈提前回来,钥匙转动的那两圈时间简直是生死时速的关键时刻,能否逃过男女双打就全靠这几秒的发挥了。
如果说2000年前后是影视剧的黄金年代,那么对于唱片来说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钻石年代”了。
那一年,周杰伦横空出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Jay》,同年大火的还有孙燕姿的《天黑黑》和梁静茹《勇气》,时隔20年再看这些曲目时,却发现依然有很多首躺在现在的歌单里。
也是在同一年,台湾省举办了《宇宙2000实力美少女争霸战》。三个风格迥异的小姑娘在那次比赛中脱颖而出,以“SHE”组合出道。回看SHE的演艺经历,不得不承认,这个最强初代女团的成绩即便放到现在来看也足以秒杀当红偶像团体。
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潘玮柏、蔡依林、萧亚轩、SHE……这些名字,几乎主宰了80后、90后的整个青春。而当年的那些歌曲,也在后面的十几年里常驻KTV必点曲目,以至于很多人熟悉到对MV的镜头都能倒背如流。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时感叹,2000年左右的华语乐坛真的太美好了!
报刊亭应该算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地摊”了。五彩缤纷的杂志挂满了报刊亭的窗口……但这些曾经遍布城市角落的报刊亭,却正在慢慢消失。
不仅买杂志,家家还都流行订报,每家每户门口的墙上都挂着一个报纸盒,下班取走放在盒子里的报纸似乎成为了一个日常习惯。而如今,曾经盛行的几家报纸却陆续停了刊。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除了公园和游乐园,书店可能还是一个周末出游“景点”。那时候,书架前站满了各个年纪的读书人,还有人专门带着小马扎去书店看书,一坐就是一整天。
2000年,是互聯网刚刚兴起的年代。微软在那一年发布了新操作系统Windows2000,替代了Windows98。上网还是拨号,一旦联网电话就无法接通,尽管对于互联网有着无限好奇,但十几k的加载速度却考验着人们的耐心。
那时最流行的聊天软件还不是微信,而是OICQ,在2000年11月,它有了一个新名字叫QQ。
关于QQ,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好友上线的咳嗽声和收到新消息时的嘀嘀声。好友列表里可能有3个同学、5个网友,一群陌生人可以聚集在QQ聊天室里聊得热火朝天,谁也不知道屏幕对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陌生人的边界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
2000年和之后几年也可以说是网吧发展最辉煌的时候,那时候一度有着“要想发,开网吧”的传言。网吧曾遍布大街小巷,成为当时年轻人最常去的地方之一。CS、魔兽、红色警戒……都是当时最火的PC游戏。
而那时候同学之间最流行的活动是收集小浣熊水浒卡。水浒卡俨然成了男生间的硬通货,他们不仅互相交换卡片,还可以通过卡片换到一袋零食、一根冰棍甚至一本小人书。为了收集卡片,男生们几乎把零花钱都用来买小浣熊干脆面了,还记得当时班里有个痴迷集卡的男生,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一箱小浣熊,打开却发现一箱的卡片都是同一张,气到当场崩溃,只能默默吃了很久的干脆面。
除了小浣熊干脆面,当年其实还有不少让人怀念的童年味道。
当时孩子们最喜欢的饮料就是娃哈哈和乐百氏了。
那个时候的娃哈哈还是这样的包装,瘦瘦小小的一瓶。现在的娃哈哈变得“胖”了不少,当年的包装也早已绝版。
无花果、大大泡泡糖、流口水、牛羊配、麦丽素,这些零食都是80后、90后的童年最爱。
无花果通常只有小小一袋,但却能吃上很久,用手指从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捏出一条,放在嘴里细细品尝,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大大泡泡糖不只有彩色的小块包装,还有卷成一卷的大大泡泡卷,虽然是差不多的口感,但能一点一点撕下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跳跳糖,加了碳酸气的糖果颗粒在舌头上噼啪作响,这种糖果在舌尖上跳舞带来的快乐感早已超越了食品本身的味道。
这些零食现在在一些地方仍然能买到,如果碰到了一定要买上几袋回忆一下童年的味道。
还记得2019年当盘尼西林在《乐夏》舞台上唱起那首《New Boy》的时候,坐在台下一向淡然如斯的张亚东捂住脸哭了。他说,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小朴。
《New Boy》是朴树作词、作曲,张亚东编曲、制作的歌曲,收录在朴树1999年发行的专辑《我去2000年》中。那时候,朴树还被称为“小朴”。在《New Boy》的歌词中,也充满着对千禧年的无限期待:
明天一早
我猜阳光会好
我要把自己打扫
把破旧的全部卖掉
哦这样多好
快来吧奔腾电脑
就让它们代替我来思考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
轻松一下WINDOWS98
打扮漂亮
18岁是天堂
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
当时的我们想着快快抛掉过去,奔向美好的新世纪。如今我们已经在新世纪度过了20年,度过了传说中被“预言”的“2012年世界末日”,也来到了科幻想象中的未来年代,但却突然都开始莫名怀念起这个世纪之初的那几年。
舊时光回忆起来总是愈发迷人。怀旧似乎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
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当年吃的零食、看的动画、听的CD,而是当年下课一起冲到小卖部买零食的同学、彼此在对方家里看过动画的发小、结伴去路边淘CD的朋友,甚至是当年父母老师的唠叨和调皮捣蛋挨过的打,也怀念着当你取得一点进步时他们脸上洋溢的欣喜。
这些埋藏在回忆里的瞬间才是2000年最让人怀念的地方。
还记得2000年时,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吗?
(陈玉萍荐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