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逸杰
我的邻居姓王,(今年七十多岁了,)我和弟弟亲切地叫他“王爷爷”。王爷爷脸上的皱纹多得就像大雨在泥地上冲刷出来的沟壑,尤其是他额头上的三条深深的皱纹,像是有人特意拿刀横着刻下的“川”字,一目了然(格外醒目)。(王爷爷的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目光中透着温和、坚定,仿佛能把一切看穿。)王爷爷虽然年纪大,但他的精气神比我爸爸的还好。每天早上六点多钟,王爷爷就起床绕着村庄走几圈。白天,一有空闲,他还(就)到地里种(侍弄)瓜果蔬菜。
王爷爷住在村口,(那儿)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勤快的王爷爷就把楼下的一间小屋整理出来,开了家小店。我们放学回村里,要经过他家门口。(每次转头往里看,王爷爷不是在整理货品,就是在打扫店内卫生。)每次他看到我们(挑到了合适的文具),都会露出慈爱的笑容,叮咛我们:“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要好好读书啊!”
有一天,我做完作业,爸爸妈妈还没回来,于是我走进他们的房间,偷偷拿了抽屉里的五十元钱,往王爷爷的小店跑去。我在店里的货架上挑了好多零食。结账的时候,我豪爽地掏出五十元钱。王爷爷(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有收下我的钱, 而是默默地把零食装进袋子里,放在柜台一角,然后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轻声对我说:“孩子,这袋零食得叫你爸爸来结账。人不能做錯事啊,错事就像石头,它会压垮你,让你透不过气来。”我的脸立马红了。(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买了。”)
后来,我问王爷爷:“你怎么知道我拿了爸爸的钱?”王爷爷(神秘地)笑了笑,回答道:“我只要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小孩干没干错事。”
嘿,我家的邻居真是神奇!(嘿,这可真是神奇!不过我仔细一想,掐指一算是不可能的,难道王爷爷有双透视眼,一眼就能看穿小孩的心思?这真是让我又爱又怕呀!)
老师简介
有着二十一年教龄的一线老师,多年来坚持探索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模式,开设学校文学社团,致力于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曾担任作文杂志荣誉编辑,多次为杂志写习作点评。撰写的习作教学案例、论文在多本杂志刊登。指导学生累计发表作文三百余篇,获奖十余次。
本文等级
二类文 25分(满分30分)
得分点
1. 文章结构完整,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
2.语言不失通顺,情感自然真挚,值得肯定。
3.本文塑造人物比较成功。小作者选取了王爷爷叮嘱孩子们好好读书和引导“我”认识错误两个典型事例,刻画出一位慈爱、关心儿童成长、循循善诱的老爷爷的形象。
1.题目较为普通,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结尾短促,只对王爷爷善于观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没有照顾整体的人物形象,更没有升华情感。
2.文章开头对王爷爷进行了外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王爷爷的年纪很大。但这些对塑造王爷爷慈爱、关心儿童成长、循循善诱的人物形象并没有帮助,可见外貌描写的重点抓偏了。
3.在王爷爷对“我”进行教育的重点段,对王爷爷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不够细致,细节不够生动,文章感染力有待增强。
1.试着给文章取一个亮眼的标题,并注意开头、结尾的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2.明确外貌描写的目的性。到了高年级,写外貌除了要懂得不能面面俱到外,还应该思考外貌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尽量抓取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部分进行重点描写。例如本文,可以重点描写王爷爷的眼神,为下文王爷爷看穿“我”偷拿钱做好铺垫。
3. 用细节打动读者。如何写好一个人是五年级下学期作文学习的重点,教材上所选的课文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都十分经典:写爱财如命的严监生,选取的是他临死前为了两根灯草不肯闭眼的典型材料;小嘎子的机灵,是通过摔跤的一系列动作来体现的;记忆高超的刷子李不仅刷墙动作优美,还给徒弟曹小三上了难忘的一课,这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建议同学们进行细节描写针对性训练,用细节打动人、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