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双杰
当别人问我家谱有什么好翻阅的时侯,我觉得不是太好回答,因为这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但家谱确实有很多让我着迷的地方。前些天赶了一趟本地古玩市场的早市,在这里得到了一部清光绪辛丑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剡东唐氏宗谱》,十卷十册,大开本,里面有彩绘的山水图和祖像几十幅。今年也是辛丑年,这本家谱距今正好120年,我就觉得缘分有点不一般,回来以后翻阅,果然有很多让我感兴趣的内容。
“剡”是浙江嵊州(以前叫嵊县)的简称,“剡东”那就是嵊州的东面,与余姚市毗邻。这个唐氏家族的一世祖叫长三,字钜英,号大用,家谱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好读书,尤爱山水,每游山自乐。至唐田,见山环水绕,风景浩然。遂卜宅于此,仗剑开田,实创业垂统之始祖也。”这里用了个“仗剑开田”的词。当然不是跟人家打架打出来的天地,也不是指这个田是用剑开出来的。士人佩剑是风气,想让自己的祖先形象高大一些而已。一般来说,始迁祖的世系记载,大部分是后人根据传说、碑文等资料来记载的,只能姑妄听之。
到了十四世有一个叫唐本升的人,字直哉,他的世系记载就比较靠谱了:“生于成化乙巳(1485)六月廿三日辰时。史贼头目横行乡邑,淫纵无度。司府行文,有能捕捉者,官给爵赏。公挺然与族中定计,不动声色于筵席中缚之,解京,赏官万户。归,至扬子江,被贼党所害,尽职江心。”由此看来,为民除害当然是大好事,但如果因为升官发财而去做这种事,也许就不那么顺应天道,所以乐极生悲了。
十七世有个唐昱,字贵四,世系记载:“与宁城屠尚书连襟,为广积库官。二女,长适宁城汪尚书为媳。”这个“宁城”,是宁波城,现在叫“甬城”了。据《甬上屠氏记载》,家族中做过尚书的,在明代有吏部尚书屠滽和刑部尚书屠琛等,清代有兵部尚书屠粹忠。从年代上分析,“寧城屠尚书”只能是刑部尚书屠琛。唐昱长女是“宁城汪尚书”的儿媳妇,汪尚书就是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汪镗。查了一些资料后了解“广积库”是官库名,“明置,掌净盆焰硝、熟硫黄,备盔甲厂等处成造火药,凡京营春秋操演,均取给于此。以掌库一人为主官”,不知道是几品官,但既然能跟尚书人家联姻,应该还是门当户对的。家谱中,还有一篇道光十八年(1838)的《重修唐氏宗谱叙》,作者是余姚人朱兰,道光九年(1829)探花,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余姚与嵊县毗邻,序中说:“唐氏虽僻处山陬,而其间人文蔚起,贤喆挺生,即谱牒亦乐与观成焉。”当代余姚学人朱炯先生,多次陪韦力先生寻访藏书楼,在韦力先生的文章中时有出现,而他就是朱兰的六世孙,一直在收集祖上文集。当我把这篇序言传送给他后,他考证说是第一次发现,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翻阅家谱,也有新的发现。
在一页一页翻阅的时候,我发现中间夹着一张黄色纸条,上面的文字,除了名字“唐友商”为手写之外,均为印刷:“旨(后面一个小字不辨)钦赐(唐友商)耆民八品顶带补服荣身以光大典。”纸条全长51厘米,上面盖了三个印,分别盖在名字以及“顶带补”“光大典”上面。因为印痕偏淡,难于分辨,应该是起防伪作用的。
很快,我就在家谱中查到了唐友商的世系,他为二十六世,世系记载他“讳友商,字凤皋”,生于道光辛丑正月十七日申时。这一年,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也就是鸦片战争后一年。“耆民”是指60岁以上年高有德之民。唐友商60岁,就是修家谱的这一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即公元1901年。这一年的国家大典,有慈禧66岁大寿与光绪皇帝30岁生日。光绪是儿皇帝,当然可以忽略不计,但老佛爷想过66岁大寿,可是真正的大事。这一年的八月,慈禧刚刚签下了《辛丑条约》,正浑身不痛快,需要一场大喜事来给自己冲冲喜,庆祝“六六大顺”的66岁生日就成了首选。为给老佛爷过生日,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万两白银,托人从香港辗转买来一辆由美国人手工打造的“图利亚”小汽车,这也是当时的大清国仅此一辆的“洋玩意儿”。
唐友商正是在这个事件的背景下,得到了“八品顶戴,补服荣身”的荣誉,“以光大典”。
浙江图书馆的袁逸老师给我找出了一件他自己收藏了十多年的藏品,也是在黄色的纸上,全部手写而成:
“捷报,本县官报,皇上三旬,万寿覃恩,贵府老寿翁项旬新有年高有德,蒙县主申详府,奉旨钦赐,照例赏给项服荣身,以光大典。”
他这一幅是由四行字而成,后两行的内容,跟我在家谱中发现的那一幅,颇为接近。或者我找出来的那一条只剩下了一半也未可知。从“皇上三旬,万寿覃恩”这一句来看,恰恰就是1901年,光绪皇帝30岁,慈禧66岁时,故这两幅应该说的就是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