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大学,是文化的圣地,更是精神的殿堂。那些书写大学校园风景、人物、逸事的文字,诸如何兆武《上学记》里的西南联大,陈平原笔下老北大的故事,总是能带给我们特别的回味和感动。近日,笔者有幸读到了由资深媒体人、78级复旦校友张国伟(笔名读史老张)撰写的《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5月版),深感这是一部勾勒出百年复旦精神图谱的好书。
书名“相辉”二字,对于从复旦毕业的人来说格外亲切,是从复旦百年校史中影响至伟的两位校长马相伯先生和李登辉先生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组成,寓意“相映成辉”,复旦校园中就有一座“相辉堂”,是演讲、典礼和演出的主要场地,被誉为“复旦人的精神殿堂”。这部书中汇集的52篇散文,是张国伟先生从不同角度回望自己母校的历史陆续写下的用心用情之作,此前曾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沪上主流媒体上刊登过,几乎每一篇都吸引了众多读者关注并点赞。如今被分别编入“风景”“背影”“周边”“灯下”等四个篇章,以30万字的整体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得以全方位感受这所百年学府所特有的气度与风采。
与那些严肃刻板、习惯于宏大叙事的“正史”不同,张国伟在《相辉》一书中所追求的,恰恰是一种有趣味的历史和有温度的文字相交融的叙事方式。他从复旦大学百年校史长河中所撷取的点滴轶事,或许正是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细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历史的细部,更能反映出复旦人文精神的无穷魅力。在书中,这一类独具价值的前尘往事,俯拾皆是。比如,读了《名教授的梨园逸事》一文,我才知道,以戏曲史研究享誉学林且酷爱藏书的赵景深教授,竟是擅长老生戏的昆曲行家,而有着“中国核能之父”美誉的卢鹤线教授,自幼喜欢京戏,专工谭派老生,拿手好戏是全本《四郎探母》。又比如,《复旦版话剧《红岩》幕后》,写活了上世纪60年代复旦话剧社因排演《红岩》红遍上海滩的前前后后,其中,“外援”大导演杨村彬先生情急之下学狗叫救场,两位主角的精湛演技以及此后的人生遭际,着实令人感慨不已。
读历史类书籍的一大乐趣,莫过于借助作者对史料的爬梳整理,走出历史的层层迷雾,逐步抵达事件的真实内核。书作者张国伟先生恰是此中高手,他本就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科班出身,受过扎实而严格的史学训练,既有媒体从业者的敏锐视角,又对母校的过往情有独钟,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精力,从当事者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口述资料等第一手史料中,发掘出值得关注的尘封往事。比如,《李子云的军装照》一文,作者从夏衍秘书、文学评论家李子云年轻时的一张戎装照人手,顺藤摸瓜,溯源而上,通过查阅档案及回忆录等史料,考证出李子云曾在1949年就讀华东革命大学一期二部,上课地点就在复旦校舍,时间虽仅有短短两个月,却是李子云就任夏衍秘书之前的一段重要经历。再比如,《烦躁刚日记》中记载的任职复旦始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顾氏日记煌煌十二卷,寒舍书房亦有收藏,却未及细读就束之高阁,而张国伟先生却从中剥丝抽茧,探幽发微,将顾颉刚两度在复旦任教的诸多细节拼接成完整的历史图像。
《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是作者张国伟向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的致敬之书。他坦言,写作复旦是因为爱着复旦、感恩复旦。壮哉斯言当一个人怀着感恩之心去书写自己的母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内心一定是充实而丰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