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天性的幼儿亲自然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5-30 10:48王莉陈知君何蓉娜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

王莉 陈知君 何蓉娜

【摘要】亲自然课程以亲自然情感为出发点,通过营造开放、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开展丰富、有趣的亲自然活动,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幼儿全方位接触自然的需要,使其自然、有序地成长。本研究基于儿童天性,选择“真”“活”“趣”课程内容,以“大主题、小游戏”为实施途径,尝试让幼儿在“自主感受、互动体验、反思表达”三大实施环节中获得学习与发展,通过多元化、过程性的课程评价,让幼儿“玩在自然,学在自然”,力求培养“乐探究、会观察、敢冒险、敬自然”的幼儿。

【关键词】亲自然课程;亲自然情感;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12-0046-05

【作者简介】王莉(1957-),女,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陈知君(1983-),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教师,幼儿园高级教师;何蓉娜(1987-),女,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使然,与大自然接触是幼儿的发展需要,也是每一位幼儿的权利,幼儿需要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逐渐发展出对自然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1]。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冲击以及成人过度重视孩子对知识的获取,导致越来越多的幼儿远离自然,幼儿与自然的联系被隔断[2]。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重新建立幼儿与自然的联结愈发重要和紧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的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了“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教育目标;2018年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可见,在国家的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中,不断强调自然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

我园致力于幼儿亲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于儿童天性的亲自然课程。该课程基于幼儿的天性,通过开展自主、开放的亲自然活动,促使幼儿充满活力地在自然中感受与体验、游戏与探索、表达与创造,满足幼儿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如图1所示)。其中,亲自然课程中的“自然”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真实的大自然;二是幼儿内在的“自然”,即幼儿自身的内在规律;三是让课程自然而然地生发。

一、课程理念

我园的亲自然课程致力于让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物种中探索,拓展和积累幼儿的直接经验,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天性得以释放,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发展,并能在其心灵里埋下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3]。我园亲自然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玩在自然,学在自然”。“玩在自然”既强调了一种开放、自由的游戏状态,也强调了在大自然中进行游戏。“玩在自然”界定了幼儿的游戏状态,幼儿自由、自主地参与活动,获得了惬意、放松的积极情绪体验,体现的是游戏精神以及幼儿在活动中专注、投入的游戏状态。“玩在自然”也界定了在户外甚至是野外进行游戏,在大自然中幼儿通过开放、自由、创造性地与低结构的自然物进行互动,让其生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4]。

“学在自然”强调探究兴趣、探究精神以及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是对自然的感受和体验,从感知层面接触、认识自然。幼儿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他们自主、自发进行感受和探究的对象,不断调动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物的各种感知觉,在多种感知体验中丰富自身的经验,加深对自然的了解。二是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发现以及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幼儿在大自然中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基于已有经验,主动加工新的信息,建构知识意义,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发生和高阶思维的发展[5]。

“玩”和“学”的过程不是割裂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同时发生的。“玩”强调的是情绪状态,“学”体现的是探索发现,“玩”和“学”都是在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建立幼儿与自然的联结,使其获得发展。

二、课程目标

我园的亲自然课程将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分为“愿意亲近—喜欢探究—热爱融入”三个阶段,力求培养幼儿“乐探究、会观察、敢冒险、敬自然”的良好学习品质。“乐探究”是指幼儿对自然的探究,在自然活动中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萌发自主的探究意识,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会观察”是指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獲得的观察方法和技能,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随机观察、对比观察以及对某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所进行的追踪式观察。“敢冒险”是指自然环境充满了挑战,如幼儿身体动作的挑战(爬上一棵树),也有来自心理接受程度的挑战(第一次接触蚕宝宝)。幼儿在亲自然活动中,通过尝试、挑战和冒险,萌发了坚持、勇敢的品质。“敬自然”包含了幼儿对自然的喜爱、尊重和敬畏之情,表现为幼儿在自然中感受到放松、自由、安全、愉悦,能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同时,幼儿通过观察、照料动植物,理解自然世界的相互联系,唤起生命意识,体验生命的顽强和脆弱,激发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园的亲自然课程满足了幼儿与自然的亲密联结,为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提供了释放的空间,使其在奔跑追逐、探究发现、专注投入、拓展想象、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

我园亲自然课程内容遵循“真”“活”“趣”三大原则。“真”是指真实的大自然。亲自然活动强调带领幼儿走进真实的大自然,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拿得来、可互动的真实自然物。“活”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开放、灵活、留白,能够带给幼儿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游戏、发现探究的机会。“趣”是指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有趣的事物,当幼儿接触这些有趣的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探究。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追随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幼儿感兴趣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开展活动。

我们将亲自然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类,即动物类、植物类、沙水石泥类、风光雨雪类和节气类。动物类是指幼儿在户外自发地寻找和发现,如观察蚂蚁、蝴蝶等昆虫类的相关活动,又如在班级自然角饲养小动物(蚕、蝌蚪、小鸡等),在与动物的亲密互动过程中幼儿逐渐了解动物习性、学会照料动物。植物类是指幼儿与身边的各种花草树木进行互动,可以是幼儿亲手种植的,也可以是对周围植物的观察、探究和游戏,具体划分为种植活动、观察活动和创意想象活动。沙水石泥类是指利用沙、水、石头、泥土等低结构自然材料开展的活动或游戏,这些材料来源于生活,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安全实用、可塑性强,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随意组合,实现多种玩法。风光雨雪类是指利用风、雨、雪、阳光等常见的自然现象开展的亲自然活动。这些自然现象中蕴含着很多教育契机,需要教师及时组织活动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游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与这些神奇的自然现象进行互动,为幼儿创造探究空间,带来更多感官体验。节气类主要是根据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的活动,将节气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从幼儿易感知的自然现象及生活实物入手,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主题化。在确定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尽量选择节气到来时会伴随的自然现象或在民间有较多习俗的节气来重点打磨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我园亲自然课程的实施以“大主题、小游戏”为实施途径,通过“自主感受、互动体验、反思表达”三大实施环节,以自然环境创设和心理氛围营造作为环境准备,在家长的支持下形成资源支持,构成了亲自然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实施途径

1.“大主题”活动

“大主题”活动是指开展时间较长且较为深入的活动,其开展时间可以长达1~2个月甚至是一学期,持续性地推进。一个好的主题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度探究。教师围绕幼儿的兴趣点和提出的问题,适时地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幼儿拓展并积累丰富、完整、连续的经验。

“大主题”活动可分为平行式主题活动和序列式主题活动两种类型。平行式主题活动由多个平行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紧紧围绕主题的核心内容展开,活动之间相互平行,其中某个活动的缺失不会影响整个主题的推进,通过拓展平行活动可以使该主题内容得以丰富和延展。例如,“雨趣”亲自然活动分为“感受篇”“玩耍篇”“艺术篇”“工程篇”“制作篇”,平行活动之间相互独立,且均围绕“雨趣”的主题组织开展(如图2所示)。

序列式主题活动往往有很强的顺序性,比如动物的饲养、植物的种植,活动推进的过程由客观规律决定,按照其本身的生长顺序向前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例如,在“蚕宝宝成长记”活动中,按照“可爱的小蚕卵—亲爱的小蚕蚁—肥嘟嘟的小蚕虫—圆溜溜的小蚕茧—长翅膀的小蚕蛾”的动物生长顺序开展活动(如图3所示)。

2.“小游戏”活动

“小游戏”活动由一个个亲自然游戏组成,开展时间较短,内容生动有趣,操作简便易行,游戏之间各自独立,操作性很强。“小游戏”比“大主题”活动更加强调游戏性,注重幼儿对自然的感知和体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爱上大自然。

我们将“小游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感官体验游戏、艺术创作游戏、身体运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感官体验游戏是指幼儿充分利用感官,增强对大自然的真实体验的一类游戏,如光脚走在柔软的草地上。艺术创作游戏是指能够丰富幼儿对自然之美的体验,能让幼儿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类游戏,如使用树叶开展“服装秀”。身体运动游戏旨在幼儿练习身体动作技能,发展运动能力的游戏,如爬树。角色扮演游戏强调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扮演角色的游戏,如模仿动物。

(二)实施环节

我们将课程实施环节提炼为“自主感受、互动体验、反思表达”三个主要环节。“自主感受”是指在情感驱动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使用自然材料,并辅以工具进行活动,在与自然物的亲密接触和互动中,在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自主地感受和探索,释放天性,收获成长。“互动体验”是指在探究发现中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實施环节的核心。给予幼儿重复操作的机会,幼儿在重复地与材料互动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感知体验,拓展对事物的认知,创新游戏玩法。除了幼儿与自然的互动,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掘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促使深度学习的发生。“反思表达”是指在幼儿的表达表现中深化情感体验,是亲自然课程中情感培养的核心。教师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交流,如语言、绘画、肢体动作等,帮助幼儿回顾活动的整个过程,反思自己的行为,梳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升华亲自然情感。

(三)环境准备

我们将亲自然课程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创设和心理氛围营造两部分,其中自然环境创设体现的是与材料进行亲密互动,心理氛围营造强调的是放松与愉悦的氛围。

我们将自然环境由近及远地划分为“身边的自然”(班级自然角、园内种植园等)、“社区的自然”(大学校园的草坪、树林等)、“远足的自然”(公园、农田、森林等)。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我们采取不同的接触频率和方式,能为幼儿亲近自然提供更多可能。具体来说,“身边的自然”方便幼儿接触,应保持较高的接触频率。例如班级的自然角,幼儿可以每日接触,进行养护或观察;“社区的自然”在幼儿周边的较近范围内,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可以保持至少每周一次的接触频率;“远足的自然”,是真正的大自然,这就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可以每月1~2次的频率开展(如图4所示)。

亲自然课程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更喜欢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体验大自然,建立与自然之间纯天然的联系。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支持和引导幼儿的自主探索,为幼儿的探索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和技術支持,力求将自由、自主的活动氛围贯穿亲自然活动的全过程。

(四)资源支持

亲自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资源是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因此资源支持可重点围绕家园共育展开。

家长资源利用的关键是帮助家长树立亲自然理念。我园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园内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亲自然活动,帮助家长感悟亲自然活动带给幼儿的成长变化。例如,通过家长志愿者(家长直接参与活动)、家园反馈(活动后家长进行反馈)、家长沙龙(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亲子出游(家长与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等途径,让家长从走近、了解亲自然活动到理念认同、积极参与,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实施,使得我园亲自然课程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

五、课程评价

亲自然课程评价强调多元化。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园亲自然课程强调幼儿与自然之间建立联系,主要是亲自然情感的建立。在幼儿的亲自然情感中,除了与自然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包含在亲自然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即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些情感联系共同组成了幼儿的亲自然情感。因此,亲自然课程评价需要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要加强彼此之间对活动的沟通和认识,共同印证幼儿亲自然的成长变化。二是评价载体的多元化,结合活动记录、幼儿作品、访谈、幼儿成长档案、学习故事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此作为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依据。

亲自然课程评价强调过程性。一是强调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我园亲自然课程强调通过观察记录,持续跟进幼儿的学习过程,避免只针对结果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二是评价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教师的观察记录和作品分析、家长的反馈以及幼儿自评等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这些评价内容一方面记录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又促使教师通过评价来及时改进和优化后续活动的开展。

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物种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在自然中的探索能够促进神经通路的发育,降低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自然而然地放松和愉悦。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自主地进行探究、游戏,正是我园亲自然课程所追求的课程实施的最佳状态,体现的也是幼儿亲自然情感,即在自然中感觉安全、放松和愉悦。唯有从内心唤醒对自然的爱,才能真正和自然建立联系,使幼儿释放天性、孕育灵性,让生命获得天与地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在疫情中重新认识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3-8.

[2] 王莉,陈知君.3-6岁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61-63.

[3] 王莉,陈知君.亲近自然 释放天性[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4][5] 王莉,陈知君.玩在自然中[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

通讯作者:王莉,wli@nwpu.edu.cn

(助理编辑 姬小园)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探析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