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意义研究

2021-05-30 07:09梁元
艺术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文化产业

摘要: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马克思生产论的带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足够的动力。文章分析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主要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基本概述、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体现及其促进作用三方面展开,希望可以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以促进文化产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文化产业;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03

0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这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对于文化凝聚力、软实力、创造力以及生产力的提升都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关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及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不断体现自身的作用与优势。基于此,在研究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时,必须充分注重对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通过研究,可以让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当今的文化产业中发挥自身更大的优势,以此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良好发展。

1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基本概述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及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与丰富的过程。早在1844年,马克思便在其经济学、哲学方面的手稿中提出了艺术在生产中属于一种特殊意识形态的理论,同时也提出了艺术等意识形态会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在1845—1846年,马克思在和恩格斯共同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指出,对物质生产方面的资料进行支配的阶级同样会对精神生产方面的资料加以支配。1748年,马克思指出,在物质生产的不断改造中,精神生产也将被改造。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判断》的序言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艺术生产”概念,并在后续的相关思想理论研究中进一步对这种“精神生产”进行了阐述。在马克思的阐述中,精神生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于精神生产中的生产劳动,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劳动;二是精神生产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性质[1]。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对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丰富与深化。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这一理论中,可以提炼出两个基本认识点。第一,可通过艺术和生产之间的联系考虑艺术生产这一理论,并在实践活动中对艺术问题进行考察,将艺术当成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生产。第二,将艺术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不可以从某一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中脱离出来,而在一定的时代,艺术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形成与实现。归纳起来,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中,精神实质指的是艺术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

2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

在当今的文化产业中,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首先是意识形态方面,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已经成为一种特殊体现形式;其次是生产方式方面,随着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深入应用,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开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形态。

2.1 在现代文化产业中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根据现代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可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其中的体现归结为以下两方面的意识形态。

第一,文化本身也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种,它在社会上层建筑中属于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其中必然涵盖相应的社会价值观、階级价值观以及道德准则等。而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将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让文化走向大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对精神生产的社会本质进行深刻揭示,它指出精神生产本身总会以相应的社会、阶级作为依托,这是因为对物质生产方面的资料进行支配的阶级也会对精神生产方面的资料进行支配[2]。而文化产业不仅具备意识形态这一属性,也具备相应的商业属性,所以在生产和创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应该将大众作为定位,让文化不再是之前少数人消费和享用的奢侈品,而是成为大众都能享受的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文化产业在现代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文化具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以不断提升。

第二,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文化与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当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评价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文化产业正是文化发展的依托。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授约瑟夫·奈曾通过软实力和硬实力对综合国力进行了划分,其中的软实力核心要素便是文化。在约瑟夫的观点中,文化在一个地区乃至国家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将是其政治观、意识形态以及对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平衡和对比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2 在现代文化产业中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方式

作为生产方式的一种,艺术同样属于一种经济形态,且和其他经济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就现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可以将其归结为两种生产方式。

第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但是在马克思对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并未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支柱产业,它是人类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继农业和工业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之后,文化成为第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成为一种经济型产业之后,文化和目前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艺术品行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信息行业、电子游戏行业、影视行业等都属于文化产业,而这些文化产业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都不容小觑[3]。

第二,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形态之间存在两个方面的差异。首先,文化产业这种经济形态借助非常发达的技术手段发展,在此过程中,人类通过自身的智力与精神,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进而生产出很多崭新的、极具创造性的文化产品。而在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新的文化表现形式逐渐产生。同时,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也与当今的低碳经济十分符合。在世界各国长期以来的发展中,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型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中都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我国文化凝聚力的提升;第二,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第三,促进我国文化生产力的提升;第四,促进我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3.1 促进文化凝聚力的提升

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可以充分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实际需求。而公共文化方面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则可以让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对人民的教育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对我国精神家园的建设、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人心的凝聚、传统的集成,也可以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4]。而这些都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关于精神生产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文化产业发展,一个根本前提是用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文化产品都实现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良好的感召作用。

3.2 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文化都是其灵魂与精神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一股强大的动力。因此,要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大力度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全民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让先进文化带动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文化本身的发展则需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基于此,要想实现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就要重视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让文化“走出去”战略得以良好实施。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各种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的作用,以此实现文化产品的良好输出。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精神生产模式合理应用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可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认知、理解、尊重与信任,这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促进文化生产力的提升

当今,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引领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开始朝着艺术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在市场经济规律与文化发展规律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并以各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及资源优势为依托,制作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品,形成了文化产业体系,同时在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良好的投融资体系,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5]。由此可见,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我国文化生产力的提升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4 促进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5G技术、物联网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这也让文化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产品在生产、包装以及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这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精神生产十分契合[6]。由此可见,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我国文化的创造力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早在文化产业形成之前,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相关理论便对文化产业的形成及其发展作出了科学阐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和升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指导下,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逐渐形成,并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实现了良好发展。作为低碳经济型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文化本身的发展与传承,也可以推动各种文化产品的传播和进步,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以此充分满足当今社会文化、经济、环保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由此可见,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充分認识到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作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创新文化产品,充分体现各个地方文化产业的优势,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从而促进文化产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继华.“艺术生产”论与当代文艺的产业化[J].美与时代,2021(6):10-13.

[2] 牛惠静.关于艺术生产论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J].喜剧世界,2021(3):62-63,110.

[3] 金永兵.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维结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2):80-89.

[4] 季水河.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J].中国文学批评,2018(4):12-23.

[5] 杨碧蓉.艺术生产论视域下的艺术品市场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8.

[6] 季水河.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实价值与当代艺术生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141-150.

作者简介:梁元(1996—),男,安徽铜陵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文化产业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