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良
讲述胡宗楙及天津梦选楼藏书,就无法绕过其父胡凤丹。胡氏父子因刻《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时常被文化史家提及,但关注度却远远不够。父子接力刊印乡邦文献,不但允称书林佳话,而且行迹近乎悲壮。
胡氏籍贯是浙江永康,其地隶属金华府,所居溪岸村距县城三十里。胡氏始祖名邦直,北宋建炎二年(1128)进士,官至象州知府。邦直九世孙胡仪迁居溪岸,清芬世守,衍为望族。胡宗楙六世祖霞岑、五世祖临川、曾祖父南枝,均折节读书而屡试不售。其祖父一辈,虽仍科场蹭蹬,然始留意藏书。伯祖胡仁模,建有书屋五间,遗书不下数干卷;祖父胡仁楷夜不释卷,捐建培文书院;叔祖胡仁柳亦喜读书,举步不逾礼法。迨至胡宗楙之父凤丹,胡氏始称藏书之家。
累世底蕴的藏书之家
胡凤丹(1823-1890),字齐飞,初号枫江,后改月樵,别属清溪岸人、萍浮散人、归田老人、桃溪渔隐等。他肄业于杭州诂经精舍,十赴秋闱而未第。清咸丰五年(1855),至京捐纳为光禄寺署正,因谙熟实务且办事干练,声名达于内廷,荐为兵部员外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占北京,以忠于职守得有司赏识,保举知府并荐膺道员候补。同治二年(1863),丁母忧回永康原籍。同治五年(1866),游历数省后抵湖北武昌,受巡抚曾国荃之委总理厘局。同治六年(1867),受湖广总督李瀚章之委为崇文书局督校。他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刊行十三经、廿四史、百子全书及鄂局丛书凡270种,因校勘严谨质量佳善,得到曾国藩、张之洞的褒奖。光绪元年(1875)擢湖北督粮道。光绪三年(1877),愤于官场倾轧挂冠而去。
在湖北任事期间,胡凤丹鉴于故乡人文萃聚,著意搜求金华先哲遗书。同治七年(1868)至光绪三年(1877),他对所得文献精心校订,以书房退补斋名义,陆续刊刻为《金华丛书》。所渭“退补”,乃取《左传》所记荀林父“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为了编纂丛书方便,他参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汇辑乡贤著作165种,撰成《金华文萃书目提要》八卷。《金华丛书》开地域性丛书编纂先河,对后世影响巨大。藏书家傅增湘认为:“嗣是杭州则有丁氏《武林往哲遗著》《掌故丛编》,嘉兴则有孙氏《携李遗书》,湖州则有《陆氏丛书》,绍兴则有徐氏《先正遗书》,温州则有孙氏《永嘉遗书》,江宁则有傅氏《金陵丛刻》,常州则有盛氏《先哲遗书》,皆踵金华而起。”1935年,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汇印《丛书集成初编》.《金华丛书》名列其中。
胡凤丹致仕之后,先是卜居杭州,借钞文澜阁藏书,继续搜集金华文献。光绪五年(1879),金华锄经堂宅院落成,其间筑十万卷楼以储藏书。藏书印有“臣印凤丹”“日凤日樵”“十万卷楼藏书”“退补斋珍藏书画印”等。胡凤丹还编有《退补斋藏书志》40卷,详录十万卷楼所庋,可惜大都失传。今浙江图书馆有吴乃应编《退补斋书目》抄本四卷,著录图书仅600余种,可窥其藏书一斑。
光绪十六年(1890),胡凤丹在金华去世。胡氏之死既让人叹惋,也让人感动。胡宗楙《甲戌自述》记云:“庚寅失怙,弥留之顷,跽请欲言,以手指箧上遗书者再,泣血受命。”临亡之际,胡凤丹放心不下的,竟是盈案的书稿。
“泣血受命”的胡宗楙(1867-1939),乃是胡凤丹第四子。他同治六年(1867)生于武昌,幼随名儒钱季芗习举业。光绪十九年(1893)中副元,任奉化县教谕。光绪二十年(1894),胡氏兄弟分家。《甲戌自述》记日:“甲午析居,家道中落,鬻产以偿,不足则议散群书……仅留乡先哲典籍,余供书贾捆载以去。怏怏累日,愤而出游。”胡宗懋本拟独力承担债务而保留藏书,但意见未被采纳,乃“自誓得志首刊先哲遗著,次即恢复藏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胡宗楙全力谋划下,耗费胡凤丹大量心血的《金华丛书》全部出版,包括经部15种、史部11种、子部13种、集部28种,总计67种340册。
编书刊行,遗志得续
光绪二十九年(1903)胡宗楙中举,以知县分发江苏。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屡进屡退后厌倦官场,应上海阜丰公司孙多森之请,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这年胡宗楙北上天津,随孙多森襄办北洋实业,出任直隶全省工艺总局提调、北洋滦州官矿公司经理、直隶劝业道署总务科科长兼矿务、邮传两科科长等,以实绩突出擢直隶州知州,补缺后以知府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多森出任中国银行总裁,胡宗猕为秘书长。1914年起任天津、河南中国银行行长等,获授北洋政府嘉禾奖章。1919年孙多森去世,胡宗楙辞职居津。
无论藏书、校书,还是刊书、著书,胡宗猕均深受父亲影响。其《金华经籍志序》云:“夙承庭训,兼以连年浪游吴楚齐燕,胼胝所得,辄以易书。”长居天津之后,胡宗楙有了更多时间,来完成“刊先哲遗著”的心愿。他为了编《续金华丛书》,四处搜访秘本遗籍。《甲戌自述》记录了其中甘苦:“悉心搜采,如郑刚中《周易窥馀》诸书,簿录家所罕见,惟京师图书馆四库本有之,馆章多录必先购券,以重金为质。时间又有制限,自寓所至城北往返二十余里。有时风雪出门,裹干糇往,或忍饥竟日,无如何也。”为抄录一部罕见之书,他不但要付出重金和时间,甚至到了忍饥挨饿的地步。1924年,胡宗楙辑校的《续金华丛书》以梦选楼名义刊行,包括经部5种、史部7种、子部13种、集部35种,共60种388卷。在《胡氏续金华丛书序》中,傅增湘赞誉有加:“搜蓄之富,校雠之精,匪特繼承先志,而于文事凋敝之余,补缀缺遗,网罗邦献,其诣力殆百倍前人。”胡宗楙还整理《金华丛书》版片补刻完整,与《续金华丛书》版片一起捐给浙江图书馆。1925年,胡宗楙刊行所撰《金华经籍志》,卷首有严修、傅增湘序及其自序。全书正编24卷,外编、存疑、辨误各1卷,总计收书1396种,远超胡凤丹《金华文萃书目提要》165种的规模。此书解题仿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等而折中之,是一部体例完善、影响深远的地方经籍目录。
胡氏藏书的“聚散离合”
1928年,胡宗楙又完成“恢复藏书”的心愿。他在天津英租界推广界购地新建颐园。颐园内辟建有独立的藏书楼。《颐园记》云:“四周重阿,缭以长廊。廊尽有亭翼然,左右修竹,如入篑笃谷中。前浚深池,一泓可鉴。桥仄容趾,也高及肩。折而南行,有小轩日‘嫏嬛胜处。牙签锦轴以卷计者十有六万。过此则花坞峙其前,如屏蔽然。”这里所渭的小轩嫏嬛胜处,就是胡宗楙的藏书楼。胡宗楙藏书有16万卷,比胡凤丹还多出6万卷。
胡宗楙藏书楼有“精舍五楹”,规模上超出居所“堂三楹”,可见其对藏书的重视。根据文献记载,他的藏书处有“娜擐胜处”“梦选楼”“颐园”等,三者其实是有区别的:颐园是胡氏的私人园林,嫏嬛胜处是园中的藏书楼,梦选楼则是居所内的书斋,虽然有“楼”之名而且也藏书,但它并非独立的藏书场所。因与书斋朝夕相伴,故胡宗楙的个人著述,多有以“梦选楼”命名者。颐园的所在地,即今五大道南海路的永健里,以胡氏籍貫永康,故曾名永康里。1982年因重名,改称永健里。建筑为砖木结构楼房,清水砖墙,欧式风格,多坡瓦顶。著名作家梁斌,1949年后住在永健里7号。
完成两大心愿的胡宗楙,过起真正的归隐生活。
1931年以后,日本觊觎华北。国事蜩螳之际,胡宗楙笔下并非只有安稳的书桌。其《书愤》诗云:“阽危国势竟如斯,卧榻鼾闻事可知。栋折那堪荷作柱,釜煎何致豆燃箕。拚供刀俎将焉避,竭尽帑藏空尔为。亿兆人民原祸始,谁纡至计定安危。”对外敌的入侵和内斗的不止,都表达了书生的义愤。胡宗楙作为藏书家和诗人,在天津有许多同样身份的朋友,如严修、徐宗浩、卢弼、金钺等。
1939年,胡宗楙病逝于天津寓所。他身后留下的,除了编校的诸多金华文献,另有《梦选楼文钞》《梦选楼诗钞》各二卷。
胡宗楙的梦选楼藏书,据儿孙回忆去向有四:一是捐给天津崇化学会,二是捐给天津工商学院,三是捐给北京图书馆,四是“文革”抄家流失。胡宗楙之子胡庆昌,保存有胡宗楙自编《梦选楼藏书目》,著录书名、卷数、册数、作者、版本等,包括经部95种、史部260种、子部257种、集部508种,总计1120种珍善本图书,应是梦选楼藏书的精华。
梦选楼藏书捐给崇化学会,事情发生在1948年,学会董事王斗瞻居间联络,胡宗楙之子胡庆昌经手。此前天津蔡虎臣希郑轩藏书、金致淇立斋藏书已捐给学会,胡氏捐书即受两家影响。金钺撰有《梦选楼所藏书尽赠崇化学会记》记其事:“永康胡君庆昌,辄复闻风兴起,亦出其世守之楹书计近百箱,并家刻书板多种,慷慨步蔡、金两氏之盛轨。于是珠联璧合,充牛刃榱桷,乎将埒图书之府,庶足以餍有志之欲叩娜嬛而窥二酉者。”据曾典守学会藏书的李炳德先生回忆,胡氏所捐质量很高,以各类丛书为主,如《儒学警悟》《百川学海》《常州先哲遗书》《双梅影庵丛书》及《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等,都是精善之本,此外还有各种藏书目录、提要题跋等。胡氏这批藏书,安顿在天津文庙明伦堂的崇化学会董事室内,梦选楼匾额也悬此以为纪念。1949年至1950年间,工作人员编写过《崇化学会藏书目录》,其中包括梦选楼藏书。1953年崇化学会停办,藏书由天津市文化局接收,拨交给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这些书今存天津图书馆。
经手捐书的胡庆昌先生,1918年生于天津,1927年九岁即入南开中学,1937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曾任开滦矿务局土木工程处工程师。1949年后主持北京民族饭店、友谊宾馆等建筑的结构工程设计,著有《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等。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10年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