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卫风·氓》
中国的桑业生产历史悠久,约在五千年以前,先民就已在中原大地上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桑”字,《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等不少古籍中也都有对桑树的描述。正因为桑树在先民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它才被艺术加工,频频出现在古老的帛画、石刻砖画和各种文字中,被赋予了神圣瑰丽的意象特征。
下面,且看“桑”字的演變过程:
甲骨文的“桑”很形象,看起来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桑树,上半部分为桑树的叶子,下半部分是一个木头的形状。《说文解字》中对“桑”是这样解释的:“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到了小篆时期,“桑”字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字形中的树形与枝干相分离,叶形已讹变为三只手(又)的重叠,表示很多人的采摘。楷书时期,“桑”字基本定型。
“桑”的本义为桑树,桑树在古人心中是神圣的,人们大都在住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因此后世常把“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就用“功在桑梓”来表示。
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桑树的叶子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养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耕女织”“田夫蚕妾”的说法,全国各地也都流传着关于“桑”的神话传说。纵观古人的衣食住行,都和“桑”有关,如采桑、桑地约会等。
从诗经到丝绸之路,桑文化始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