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前现代的中国文学以汉民族文学为主,这使得过往的一些研究者包括文学史编纂者,简单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学直接划等号。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艺术独特,可以佐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深刻涵义的少数民族文学长期忽略。近二三十年来,这些偏狭的认知在不断被矫正。由米彦青教授主编的《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便是矫正人们偏狭认知的一批重要书证。随着类似成果的不断被推出,我们相信,学界对中华文学的理解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古代蒙古族文学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多民族古代文学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单元。蒙古族文人的汉语创作在元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大量的蒙古族文人学习汉语并用汉语写作诗文,以别集或散存于總集或者他人别集的形式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蒙古族汉文创作,这是蒙汉文学交融的典型事例,也是中华民族文学书写的经典性篇章。米彦青教授据此于2016年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元明清蒙古族别集丛刊》是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三年以来,课题组对学术界已涉足或未涉足的国内高校及公共图书馆进行检索核校,逐步系统搜集整理了元明清三代的蒙古族别集。因清代部分诗文集留存数量最多,且从未被整理过,文献价值很大,故先期出版《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
据米彦青教授介绍,蒙古族有诗文创作者近百位,其中54位有完整的别集存世。现存别集形态不一,其中稿抄本三十余种,余者多为刻本、铅印本等。本次刊印选书以藏于国家图书馆的87种为底本,校以其他图书馆藏本。其中42种未曾面世:包括10种稿抄本、15种刻本、9种铅印本、5种石印本、1种朱印本、1种影印本、1种油印本。内含孤本22种。如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道光刻本《鹤亭诗稿》,是目前存世的孤本。诗人白衣保的诗作不仅记录了乾嘉时期武人如何建立边功,也记录了乾隆中期颁行驻防八旗营葬制度后,早期的八旗驻防者面对定居于驻防地政策的难言之痛。康乾早期,驻防地仅是驻防八旗暂时或者长久的停留之地。乾嘉之后,驻防地却是他们生养死葬并且安顿心灵的故乡。诚如唐代诗人刘皂所描述的复杂幽微心理:“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种人生逆旅、他乡故乡的主题,到了清代出现了像白衣保这样的少数民族作家,祖先已经远离游牧的草原,而他们因为宦游或驻防,错认江南为故乡,新的体验积淀为新的文学模式。而这样的诗集得以存留,就可以让读者以中华民族整体视角来考察清代八旗子弟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心态记忆,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文学事件”。课题组成员希望学术界能以以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来阅读审视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也能对他们所从事的这一件意义非凡的工作有足够的重视。
这部丛刊的影印出版,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发掘蒙汉文学交融的历史过程,揭示蒙汉文学交融在中国文学精神和中华文化传统生成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基础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有助于推进中国和蒙古国的文化交流,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我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少数民族文学,无法对这部《丛刊》做非常精准的学术评价,但是对米彦青等从事民族文学的学人所持中华民族文学多元一统的理念我是完全赞同的。尤为难得的是,他们不是空喊口号,而是通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以大量的新见文献、珍稀版本来充实和映证这一理念,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学百草园中这批葱郁的奇花异木。我相信,经过米彦青等从事民族文学的学人的不断拓殖,中华文学的疆域会越来越广大,这给未来中华文学史的编撰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如何书写多民族作家丰富多彩的文学史实,如何比较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学“剪不断,理还乱”的往来互动,如何建构中华文学璀璨斑斓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