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青岛开发区、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自1985年3月动工建设以来,作为青岛市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青岛开发区一代又一代建设者艰苦创业、接续奋斗,谱写出了改革开放大潮下荒滩变新城、桥隧贯东西、贸易遍世界、人民安居乐业等一个又一个破茧成蝶、沧桑巨变的新奇迹、新篇章!青岛开发区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栉风沐雨 艰苦奋斗
鉴于拥有地理、交通、资源、开发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青岛市将开发区选址确定在与母城隔海相望的西海岸,这里有着规划之中的亿吨大港,土地资源尤为丰富,然而面对这样一个交通断绝、满目荒芜的处女地,创业者们开发建设的困难也超乎想象。
已从区政协主席任上退休多年的蔡可卿老人(时任开发区管委办公室主任)回忆道:“开发区的第一条路,叫长江路,现在叫香江路。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通讯设施,工作人员都住在薛家岛建筑旅社里,到这个地方来,要走3、4里路,带着干粮带着水,一干就是一天。”“虽然很辛苦,但建设者从来都没有动摇,他们坚信,开发区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青岛开发区是在一片荒原上搞建设,早期的创业者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满足。他们住宿、办公都在薛家岛建筑公司招待所的几间平房里。门口有个水龙头,每天早晨大家在此接水洗脸。家在青岛老市区的同志每个周末都回家自带干粮咸菜,回来几个人凑在一起支锅轮流做饭。外地来的同志则乘船到老市区买够一周吃的馒头、火烧和蔬菜。如果遇到雾大浪高不通船,就只好另当别论了。
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它寄托着当地百姓富裕求变的梦想,也承载着百年青岛走向振兴的希望。创业者们怀着勇立潮头的豪迈和坚韧,在这片荒滩上拓荒耕耘,引水拉电、修路盖楼,一步步将美好的蓝图化为生动现实。他们始终把艰苦创业兴办开发区作为自己最大的使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奋发有为,埋头苦干,无怨无悔。
1984年12月18日,引水、输水工程开工;
1985年4月1日,青岛开发区第一条道路长江路(现名香江路)开工建设,全长3.21公里;
1985年4月5日,山东省第一座通用厂房在青岛开发区开工建设…
在探索起步阶段,开发区“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上马”,致力于搞好“七通一平”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原本的不毛之地,具备生产生活的条件,吸纳项目入驻。随着一批批外资项目的入驻,开发区逐渐承担起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的使命。到1987年底,开发区引进的项目已经是两年前的3倍,总投资额是前两年的10倍,而此时,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胶州湾西岸的前湾大港,得到了国家计委的批复,1987年正式开工建设。西海岸美好的未来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
两区合一 二次创业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又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浪潮。山东省和青岛市决定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合一,开发区进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两区体制合一,开全国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两区优势得以有机结合,拓展了开放空间,增强了开放活力,具有一般开发区和行政区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西海岸对外开放的舞台从15平方公里一下扩展至160平方公里,后来逐步发展至274平方公里,并且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区优势于一体。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青岛开发区得以对城区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突破传统开发模式的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区建设国际化新城区的蓝图由此滥觞。
在第二次创业阶段,国家的开放政策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竞争日趋激烈,青岛开发区以建“特区式开发区”思路应对严峻的挑战,通过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和功能优势,力促招商环境的优化,始终保持开放的强劲势头。
前湾港一、二期工程在這一时期投入使用,1999年,青岛港前湾港区正式对外开放,青岛港成为继上海、秦皇岛港之后的第三个亿吨国际大港,开发区临港优势日益凸显。大造船、海尔工业园等大项目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开工建设,为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已经达到建区前老市区的水平。十五年,再造了一个新青岛。“开发区大有希望”,在这里化成了灿烂的现实。
经济重心西移 产业集群发展
进入新世纪,为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新的竞争优势,青岛市做出了全市经济发展重心向西海岸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青岛开发区迎来了从建区到兴城的重大转折。
2002年3月,中远“梅子轮”停泊前湾港,打响了老港区西移的第一枪,青岛港率先西移。大港崛起,新区腾飞!如果说,青岛港造就了百年青岛,那么前湾新港,就是青岛开发区腾飞振兴、建设大青岛明天的强力引擎。
从偏居一隅到异岸崛起再到构建青岛的明天,大开发、大开放的开发区在大青岛的格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承载起建设青岛的明天的历史使命?青岛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寻求破题,探索出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路径,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有规划地培育和引导优势产业的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形成。开发区家电电子、汽车、石化、船舶海工、港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迅速形成,并实现了裂变式的扩张。
2005年1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油工程青岛制造基地奠基;
2005年3月,青岛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竣工;
2005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实现整车下线;
2005年11月,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
2006年12月,香港招商局青岛集装箱码头开港;
2007年4月,中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海工建造基地奠基;
这期间,前湾港正按照年吞吐能力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00万标箱的目标,加紧开发建设南港区,稳步向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开发区“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三大特色经济体系日渐清晰,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六大产业集群的拉动下,青岛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几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十一五”末,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总量是“十五”末的3.7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总量是“十五”末的2.7倍;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总量是“十五”末的3倍;以占青岛市不到3%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和1/5的GDP。
轮渡印象 桥隧梦想
轮渡,曾经是多少开发区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丁洪霞老师说:“我的家在青岛,工作在开发区,所以赶轮渡成了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经历。那时候有很多人都有着和我一样的经历,当时,真是扳着手指头盼着桥隧相通,隧道掘进一千米的时候,我还专门去拍了照片。我觉得,只有桥隧通了,青黄相接,开发区才能真正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青黄不接,曾经是几代开发区人挥之不去的心结。由于与老市区的交通不便,特别是遇上大雾、大风大浪天气,往返就要受阻,使部分国内外投资者望而却步。作为最早亲历开发区建区时代的老人,曾任青岛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的吴希善同志就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韩国土地开发公社拟在开发区包片开发2平方公里的土地,治谈进行得比较顺利。后来该公社社长亲自率团来考察,但在回老市区时遇上了大风大浪,轮渡关闭,客轮停驶。无奈,只得联系港务局,带投资方到港务局码头乘工作艇过海,岸高艇低,他们只能手握艇顶铁栏杆双脚离地荡上艇,社长也不例外。虽然每过一人大家就鼓掌,但是他们从此没再来。
从建区的那一天开始,开发区人就憧憬着隧道梦、大桥梦。三十年来,开发区一步一步地克服着与老城区的交通障碍。1986年12月,青岛与黄岛轮渡航线正式开通,2艘渡轮每小时对开一个航班;1995年12月,全长67.1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后来,薛家岛轮渡开通;再后来,黄岛和薛家岛有了快艇。但这一切,人们出行还要看天,不管你多急迫、多重要的事,遇到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高速、轮渡、快艇都要关闭。
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同时建成通车。西海岸人翘首企盼的桥隧时代终于到来!
如今,青黄不接的时代,西海岸那一片春风不度的荒滩已经无处寻觅,如今桥隧连起的,是一个生机勃勃、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东岸的母城交相辉映。
从隔海相望、青黄不接,到桥隧互通、同城发展,再到当下的地铁、轻轨时代,开发区与老城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桥隧,是开发区开拓奋进的一块丰碑!
大胆探索 改革创新
开发区既是开放的窗口,也是改革的试验田。自建区以来,青岛开发区牢记党中央关于“在改革方面应当走在前头”的指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创新,大胆进行改革试验。除了在全市最早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在项目审批上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等简化手续、优化服务方面的改革外,那些建区初期的开发区人,还站在市场经济的潮头,在土地经营、融资创新、民办教育等方面探索创新。
1991年7月,青岛开发区在全国开发区和全省率先成功试行了土地使用权拍卖。10家房地产公司经过52次叫价竞争,使一块起价为57万多元的47735平方米土地,最终以68万元卖出,使土地经营增加了一种新的竞争方式,活跃了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在这之前,开发区于1990年4月在张宝湾村搞了“土地空转起步”的试验。将该村被征土地折价入股成立地产经营公司,引导农民以农耕为主的单一经营,转向从地产开发入手的多种综合经营。试点两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由试点前的9.2万元快速增加至47.2万元,办起了3家企业,实现了村庄整体搬迁,妥善安置了被征地的农民,为开发区以后的旧村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开发区兴办于国家资金需求高峰期,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政策,自筹资金,负债建设。面对“无米下锅的压力”,开发区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想了许多融资的办法。一是借贷。建区阶段的历任领导都把借贷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开发区先后从人民银行总行借到沿海开发贷款2.6亿元,从北京工商银行、中国长城财务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区支行共借贷8000万元,还利用日本政府第三批日元贷款2.4亿日元(合1700万美元)。二是发行债券,向社会筹集资金。1991、1992两年委托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发行开发区建设债券和经济开发公司企业债券共4000万元,为开发区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三是在经营上做文章。一些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争取由建设单位有条件的填支。在房产开发方面,由经济发展公司分别与3家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以及新时代科技发展公司、华青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4个经营公司,吸收外来资金2600万元。前面提到的“土地空转起步”,也是应对征地费压力而创新的经营方式。
在发展文教事业方面,开发区于1992年支持创办了全省第一所私立学校和第一家股份制的有线电视台。当时,开发区面对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实用人才又无力兴办职业教育的情况,支持区科教局干部韩方希同志创办了“自立职业高级中学”,拉开了发展民办教育的序幕。该校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青岛滨海学院,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两所)民办本科高校,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人。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源于实践。建区初期,青岛开发区探索试行的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虽然有的没能完善而停止实行、有的因情况变化而被迫放弃,但是,开发区创业者那种从实际出发敢于变革創新的精神,始终在发扬光大。
奋战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面对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职责,面向“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岛开发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坚守艰苦创业、敢于创新的奋斗基因,传承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干在先、冲在前,全力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引领区、创新发展先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努力为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