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曦
《国朝沧州诗钞》刊行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由王国均、叶圭书历经十年编辑而成。全书十二卷,按照“以诗存人,以人存诗”之意和“生者不录”“宦游过客寄居本暂概不入纳”的原则,共收录沧州籍清朝以来诗人122家,诗1396首。书前缀大兴牛坤道光二十六年夏月序,王国均作于历下官廨序例,书后有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前三日会稽陈光绪写于历下半舫寓斋序,海盐湛持俞浩跋。据序、跋可知,此书编成后,曾先后“质之庆云崔念堂旭,会稽陈石生光绪两先生详加删订”“崔去十三四五”,陈“又去崔之二三”。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半框14厘米×13厘米。书内附有每位诗人生平简介。
同一时间,王、叶二人还编辑刊刻了《沧州明诗钞》一卷,有王国均道光丙午夏六月于济南客次序。共收诗人15家,诗30首。
咸丰年间,王国均在家闲居数载,又搜访得诗若干首,复与叶圭书合作,辑为《国朝沧州诗补钞》二卷,补遗一卷,刊行于世。共补入诗人30家,诗385首,书前有山东巡抚前知沧州事华阴李德咸丰三年(1853)作于东鲁书院序,王国均咸丰八年(1858)作于济南客次序。之后,王、叶二人再次编印《国朝沧州诗续钞》四卷,补遗一卷,续收诗人63家,诗806首。书前有阳湖汪防咸丰七年(1857)序。咸丰九年(1859),王、叶重新编印《沧州明诗钞》,该书仍刊有王国均道光丙午年序,所收诗人仍为15家,但与道光刊本比对,王国祚名下多出8首诗,吕泳名下的“秋阳有感”少了“二首钞一”四字。
咸丰年间刊印的《国朝沧州诗补钞》《国朝沧州诗续钞》《沧州明诗钞》,与道光年刊印的《国朝沧州诗钞》版式相同。
王国均、叶圭书均为沧州南皮人。王国均字侣樵,一字月坡,号也园,别号兰根道人,官州同。出生于张旗屯村世代官宦之家,不乐仕进,耽山水,好金石,擅诗词,迷收藏,传世有《兰根草舍诗钞》《兰根草舍印存》《沧城殉难录》《客旋草》等。叶圭书,字芸士,出生于叶三拨村,曾任邹平、馆陶、历城县令,官至山东按察使,有《沧粟庵诗钞》传世。王、叶二人曾同一时期居济南,是老乡兼文友。
提到《国朝沧州诗钞》,不能不说说书缘。2003年,我在泊头一书友家中见到了咸丰版《国朝沧州诗补钞、续钞、明诗钞》,一函五册,竹纸本,品相一流。当时我正迷恋古代诗集与地方文献,遂协商以几百元的价钱购得。次年,在沧县乡下一农户家中见到了道光版《国朝沧州诗钞、明诗钞》,白纸本,一函五册,要价不足一千,急忙收入囊中。之后,又陆续廉价收得十几种清代、民国沧州人诗文集,包括王国均咸丰八年刊<兰根草舍诗钞》《兰根草舍印存》,叶圭书的《沧粟庵诗钞》。其中,有一册钞本,用雕版刊印出板框、行格、鱼尾,书口印有“国朝沧州诗钞”,潇洒秀丽的行楷抄录了上百位明、清诗人的诗作,并用朱墨笔圈点、批注,小字注出诗人生平,收录的诗人,既有沧籍作者,也有外地作者,有的标有“己录”等字样,书内还夹有几页对诗人的考评和半页道光版《国朝沧州诗钞》牌记。最后一页有题记:“此诗余旧有抄本,不甚记忆,今春,徐表侄興周,以此帖见示,如遇故人,亟录之于此。壬午二月芸士记。”疑为叶圭书为编辑《国朝沧州诗钞》抄录的诗稿草本。后来,在京又巧遇一函五册道光版《国朝沧州诗钞》红印本,触手若新,直让人疑为新印,好在京城人士对这类地方诗集不甚在意,我得以廉价购得。那天恰好与著名学者、藏书家韦力先生一起吃饭、聊天,顺便请韦先生掌眼。韦先生说:“真东西无疑,红印本,当属珍惜难得之物。”当下心意满满!
近年又见到两份资料。一份是在天津街头偶遇一册抄本,封面题《沧诗未入选者十九人》,抄录的诗稿多处朱、墨笔圈点、批注、校改,天头钤有“崔选”“陈选”“钞”朱印,一看便知,是当年编辑、删订《国朝沧州诗钞》的稿本,遂以地摊价为我所得。另一份则是经人推介,知辽宁某先生手中有王国均与朋友往还信札几十通,其中有关于搜集、删订沧诗的讨论。但碍于价高,囊中羞涩,无力承受,急忙推介给沧州一位有实力的收藏家将其购回,使我辈能有机会亲睹先贤遗泽。
这些冥冥之中似有神助的获取和经历,使我深信,书是有缘分的,而这份书缘,也使我内心压力不断增大,渐渐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觉得能有这样的书缘,就该有起码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把这些先贤遗泽传承下去。于是,我召集几位同好,耗时八年,齐心协力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十二巨册400万字的《历代沧州诗选粹》,参照《国朝沧州诗钞》体例,共收录2600位诗人的万余首诗作。终于也算不负书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