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桐海
【核心素养】勇于探究
“勇于探究”,是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工具的时候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具体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材料往往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学习、生活的经验,通过“咬文嚼字”写出“我”的思考。尊重多元、追求合理是探究精神的核心所在。
【主题词解读】
“探究”的反义词是直觉、敷衍。写作中的“探究”,是勇敢地向深处探求,而不是在思维的浅表滑行。人的发展,本质上是思维的发展与成熟。撰写演讲稿、写请假条、公文改错等解决现实生活中种种需要和问题的写作,是语文“实用工具”功能的体现,但这并不是“思维”和“讨论”。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理解”和“应对”。“探究”之于语文,是要通过语言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它往往指向的是“创新”“研究”等高阶思维品质;探究之于论述,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在品味细微差别的时候从“少”到“多”,从“不尽如人意”到“相对完善”的过程。
【文题示例】
(2021年温州市高三上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具原指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后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
——《现代汉语词典》
人要把自己迅速工具化。工具化,就会对别人有用,人有了用,就会有空隙来生存。
——張艺谋
人,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只是把他当作工具来加以利用。
——康德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的“工具化”似乎无法避免。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工具化”的体验与思考。
【名师解题】
“工具化”是文题的关键词。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是对“工具化”是什么的定义;第二句话认为人应该工具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第三句话强调人应该保有独立和自由。一般认为,后两句话构成了矛盾的双方。常规立意方向有:
1.人应该/不应该工具化。(正反)
2.人可以被“工具化”,但是不可以被“奴隶化”,应该要尊严和自由。(合)
从写作情况来看,大家更偏爱第二种“思辨”的观点。看似“滴水不漏”的背后,多是机械地翻译材料二、三内容的情况。只知做出题者的传声筒,在无形中已经窄化了这个题目讨论的范畴。
议论文的命题往往遵循“论述为人生”的原则,多指向“怎么活”的问题。如果承认人的活法千姿百态,那便有了可以探究的空间。探究的过程也不是只存在于审题阶段的,细究题干的表述与成立的条件,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比如:
“迅速”是否必要?“空隙”之外是什么?“生存”是人的目的吗?如果生存不是主要目的,那么和“人是目的本身”还矛盾吗?“只把他当作工具”不可取的话,还可以当作什么?
【写作支架】
怎样做到“不将就”
这一则材料,用了一则定义加了两则名言语录的形式,给出了核心话题“工具化”,构建出需要与不需要的矛盾之后,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年轻人需要怎样的知识,要以什么态度来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但是,材料给出的信息其实不多,导致这种对立关系过于简单粗暴,留下了许多探究的空间。在这里,针对审题,给出以下两条建议。
1.向“下”缕析,区分相似概念
名人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中,不同人的话可能讨论的是一个核心话题。但是,也要明白,这些名人大咖并未曾聚到一起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常常看似他们在讲同一件事情,但是细究就会发现题目常以“母题”或相似概念模糊了具体问题。
有同学如此表述:
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有真性情,她们不需要成为别人的“工具”,未因美人折取增添颜色。草木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为了“扣题”,一些同学会反复重申材料话题。这位同学便是以自然草木之美做类比,对“工具”进行了全盘否定。但材料一“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是一个中性的定义。材料二提出“人有了用,就会有空隙来生存”,有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意味。“草木之美”和“人之用”并不能画上等号。“人要把自己迅速工具化”中的“工具化”,有成为“社会生产线一环”的意思,类似2018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被需要”。因而,在以具体情境论证话题的时候,分论点应该注意成立的条件或者点出这个母题的下位概念。
可以这样展开:
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刻开始,人的“工具化”便不可避免了。“团体合作”就意味着个体“工具化”的倾向。(亮明观点,指出支持的其实是“团体合作”)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至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在一次次自愿的“工具化”中学会狩猎避寒,在合作中学会驯化植物(再次点“合作”),学会建立政权。作为一种生存的必然手段,或为利益,或为寻求自己的归属感和被需要感,人类早已把“工具化”写进基因。(以人使用工具和人的自身工具化类比,简述了自古以来合作的好处。)
材料三“都不能只是把他当作工具”谈的是类似马克思“人在劳动中异化”的概念,“我”的意识偏离了创造性,从而将我们变成为他人存在的一种工具。在一个异化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劳动被买卖,没有人将他们再看作一个鲜活的个体,这自然是不可取的。这则材料里的“工具化”容易让同学们联想到当下热议的“工具人”“打工人”、互联网大厂中被限制厕所时间的996“社畜”……
可以这样展开:
然而,“工具化”也会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间隙不断扩大,最后形成鸿沟。(勾连两则材料,又暗示二者的程度、含义有所不同)人们重视实际的利益,而忽视了他者的人性,导致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流失。(阐明人不应该“工具化”的症结所在。)“工具人”一词的火爆正在提醒我们:不应该只重视个人的能力,而忽视了人本身所具备的强烈情感;不能只考虑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他存在的价值以及作为人本身的尊严。(联系网络热词,抽象概念具象化。)
2.向“上”站位,构建合理判断
进行价值判断时,需要在真、善、美、利之间做出权重上的衡量和考虑,有时候不得不做出取舍,而这种权衡与取舍,没有对错之分,但未必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人的价值”从群体性的角度看,呈现出“个人价值——群体价值——人类价值”的梯度,从个体属性上看,又分为生命价值、人生价值、人格价值。“合理”的意思是指,同学们需要对价值进行选择和阐释。将“我”放在高处,将当下之事放入整个生命历程,才能避免“短视化”“小资化”等问题。
对“工具化”的讨论,容易受到狭隘的多元价值和自由主义思想侵害;反对“只是把他当作工具”,不代表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必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个题目其实是对当下个人本位主导的“自我一元论”的反思。
固然可以从做好自己、尊重个性的角度进行立意,但从写作结果来看,朝这个方面立意的同学多囿于陈词滥调和“小我”的抒情,忽略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和与读者明亮对话的必要性。
针对材料的最后一段开头第一句话,“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的‘工具化似乎无法避免”,可以要求同学们进行缩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里的“似乎”好像是多余的,因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逆城市化、逆全球化其实是与时代发展方向相悖的。所以,“工具化”这架天平一开始就是倾斜的,选择否定“工具化”,在事理上就落了下乘。
所以,在这个题目中,笔者提倡同学们从“大我”出发,从与世界和解的角度立意,既可以和一般同学写得不同,又显得稳重、成熟:
诚然,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推崇辛涅科尔曾经说的:“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诚然”开头,就意味着笔锋一转,将要亮出新的观点。同时以引用丰富内容。)但是,我仍迫切告诫诸位,這“一切”仅是对“我”而言。(“但是”意味着要亮明态度了。论述的生动不在于使用修辞,而在于“具体”。对引用的内容进行点评,便是就事论事的具体分析。)“工具”二字固然难以接受,可是,一个奴役员工的老板如果将罪过归结于“工具化”的必然,那和“刺人而杀之”之后说“非我也,兵也”,有什么区别呢?个性诚可贵,尊严价更高,但偏安自我之一隅,未免有些幼稚和偏颇。(化用了课内孟子的话,与“一个奴役员工的老板”进行类比,既让人生出熟悉感,又会眼前一亮。)
【类题链接】
1.(2021年高三炎德·英才湖南省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习主席《2021年新年献词》)
材料二 《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意思是说,既然是成人的身份,那就要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所谓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也就是要求他做一个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子、合格的后辈。
材料三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事。(汉·陆贾《新语》)
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如果你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你将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2021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屈原在《离骚》中感慨“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人们常有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而出名太晚、美名不留之焦虑。
2020年8月,莫言出版了新作《晚熟的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晚熟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3.(2021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沉默可以通向有声有形的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史铁生
有多少话人们不得不说,只是为了打破沉默。
——〔英国〕伊莱亚斯·卡内蒂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标杆样文★
心有“无用”,诗意栖居
特蕾莎修女曾说,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我深以为然。我们一方面甘愿为了六便士成了社会生产线上的一环,另一方面又常常一个人在城市的夜晚孤独地寻找月亮。(引用特蕾莎修女的话,又化用《月亮与六便士》的标题,看似没有亮明观点,实则呈现了艺术与生活这对矛盾。)
虽然人无法避免“工具化”,但我们可以在工具化的同时保持自己作为人的价值,避免彻底沦为一个达到目的的工具。(亮明观点,点出“工具化”的不可避免,也说明了要保持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必要性。)
如果把人彻底地当作工具,那么社会就变成了骑桶者漂向的冰原。合作是为了通过互助使人们的生活更好,但是卓别林生活的摩登城市却让人看到了荒诞。过度“工具化”的人生是疲劳与乏味的,过度“工具化”的时代才是《双城记》所说的最糟糕的时代、最愚昧的念头、最黑暗的季节。(短短一段,却内容丰富。有课内《骑桶者》的例子,有小说《双城记》的开头,有影视作品《摩登时代》。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对这些耳熟能详的例子过度展开,因为点到为止已经达到了说理的目的。)
所以,相比于过度“工具化”的人生,尽量保持“工具化”与自我本色平衡的人生才是人们应该去追求的。只有了解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不被他人需要时,才不会感到沮丧。生活中,假如我们因为渴望被他们“需要”,或追名逐利、焦虑不已,或违背本心,做别人认为对的事情——这种在别人的影响下失去自由意志的行为,不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说的“地狱般的痛苦”吗?(破而后立,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表述上已经有所不同。同时,后半段使用了假设论证和举例论证。以萨特的名言将文章的讨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哲学高度。)
莫言说过:“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们生活中很多看似没用的事物,往往有非凡的效益。山间的晨雾,看似模糊了山的形状,实际上映射出光的踪迹;水面的薄雾,和着乡间炊烟,让舟灯影闪烁,山水可亲,单调的光影也更添了几分韵味。(继续用例子丰富了文章内容,呼应了题目“无用”。这两段有关山水的描写,确实漂亮,富有文学性。)
在“工具化”的必然之下,我们应保持感性,持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认知,在灰蒙蒙的世界中仍可以窥见日光。虽说感性有时候妨碍了思维,影响了判断,但过度的理性与功利,确是一把利剑,刺痛着周围人的心,榨干了持剑人的血液。不再拥有温度的人心无疑是恐怖的。
如果“工具化”的进程无法避免,便坦然接受,然后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总结观点,以“双刃剑”的比喻和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作结,紧凑又不失文学性。)
(全文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在肯定人的工具性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人之为人”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