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江之野,寂寞之滨,有个清高倪瓒!

2021-05-30 09:27:54撰文谢稚柳
艺术品鉴 2021年13期
关键词:谢稚之滨董源

撰文=谢稚柳

这些淡淡的笔,却显得它的厚重,而情意温清,没有纤弱与单薄感,笔和墨真是吝啬得舍不得多用一点,然而它已经完全足够,恰到好处。这一种表现,确是很独特,很不容易。

谢稚柳《双红对语》立轴 纸本设色100×34cm

我们经常看到,下面一个平坡,坡上三五棵杂树,偶然有一个亭子,对面远远的一层两层的平平的山,就是倪瓒的风貌。他的画几乎大同小异的都是这样一种结构。

他的用笔极简,有时一梗树干,只是一笔下来,至多再补充一笔,树枝也是稀疏的,略略点上一些树叶子;山石是条子皴,或长或短的,转弯的地方,有时一直方折下去,总之也很稀少的。用墨方面,淡淡的,干干的,笔锋擦在纸上,有时墨色并没有盖没笔锋下面的纸质。山石上不多地加上一些稀疏的小横点子,在通体看来,都是淡淡的,明洁的。

这些淡淡的笔,却显得它的厚重,而情意温清,没有纤弱与单薄感,笔和墨真是吝啬得舍不得多用一点,然而它已经完全足够,恰到好处。这一种表现,确是很独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当下笔的时候,就会觉到用稀少的笔来描绘并不比繁复的容易,因为它不容易使形象突出。而他就以稀少的笔和淡淡的墨有精神地笼罩住整个画面,不让你有松懈和模糊的感觉。因此,它有一种清气照人,使人爽朗,使人清醒的情味,这一种形体,也仍然由赵孟頫的风气而来,是其优点的一面。

在当时就有一种风尚:他的画,“江东之家,以有无为清俗”。他,一生以清高自励,也被人所公认,因而他的画派,也以清高的情态来表现。荒江之野,寂寞之滨,正是他的题材,他的风格。令人兴起一种特殊的欣赏,甚至以没有而自惭庸俗,在当时是多么地获得了广大人们的爱好与崇仰!

这里不拟来谈他的社会背景,总之,在异族的统治下的元朝,它的水墨画派,已趋于这样一种风尚。而到他已经是极端,直到明、清,他的流风,始终被人所崇仰。董其昌在家里曾悬挂了董源和黄公望、倪瓒的画,而他的朋友们却只欣赏黄、倪,不向董源看一眼,虽然黄和倪正是董源所从出,而歌颂者却不归董而归黄、倪了。

猜你喜欢
谢稚之滨董源
壮心高华
——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
中华书画家(2023年1期)2023-04-05 16:42:54
被历史建构的南宗画祖
——董源山水画研究
河北画报(2022年20期)2022-07-22 01:48:45
谢稚柳的书画鉴赏交友史
牡丹(2022年10期)2022-06-30 06:56:01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观三江(外一首)
诗歌月刊(2021年8期)2021-08-25 17:37:38
首届田野政治学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东湖之滨举行
董源研究综述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06
董源山水画“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形成之原因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2
商途异梦(四幕话剧)
剧作家(2018年2期)2018-09-10 07:22:44
巢湖之滨 学子莘莘——记《中国公路》杂志社第24期特约记者培训班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