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战略价值

2021-05-29 06:07徐琛
求知 2021年5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从严治党

徐琛

2021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战略考量,它的胜利不仅在于贫困领域,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制度支撑、经济发展等多面向、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战略价值体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现实证明。

一、脱贫攻坚战的成功揭开了人类战胜贫困的新篇章

消除绝对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世界反贫困最紧迫的任务。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将消灭极端贫困和饥饿放在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首位,2015年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提出了2030年全球要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然而,由于世界发展不均衡和发展成果分配不均,这个目标任务的进展极不顺利。在世界贫困事业处于发展困难时期,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了在中国范围内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揭开了人类反贫困的新篇章。

1.促进世界更趋于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要实现联合国2030 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全球每年须减贫5000万人。中国从2015年起在短短的五年中消灭贫困人口总数达7000多万,年平均减贫量1000多万,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速度”,使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率大幅度下降,为世界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一抹亮色和希望。

2.提振了发展中国家消灭绝对贫困的信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中国是首个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在一个原有生产力水平较低、贫困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完成的。中国脱贫攻坚成功的实例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表明,发展中国家只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减贫脱贫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全面减贫是可以并行实现的,就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其他国家的帮助完成消除贫困的目标,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3.为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有效经验。经济增长自然惠及贫困人群存在着瓶颈阶段,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为突破经济增长益贫的瓶颈阶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例。中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利用政府和社会组织力量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进程进行干预和引导,通过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盘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要素,将落后闭塞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拉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洪流中,既保持了经济繁荣,又缩小了贫富差距。这种利用外部力量推动贫困区域整体发展的模式,既克服了传统理论中贫困人口被动接受经济发展和效率低下的缺陷,又为提高贫困地区的贫困资助利用率和效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脱贫攻坚的胜利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巨大的体量及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都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将经济发展的根本点放在本国,致力提升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消费能力。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本就陷入低潮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党中央在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严重态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格局的理念,再次明确了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的发展要求,树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导向。用新发展格局的眼光去回溯、审视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可以清晰地看到脱贫攻坚战中所蕴含的促进国内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深远意义。

新发展格局要求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培育新动能。广大的贫困地区以及近1亿的贫困人口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交通信息不便、文化技能欠缺,曾被市场规律排除在现代市场体系之外,其潜藏的动能也无法发挥。脱贫攻坚战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将提高贫困地区贫困村的生产力水平和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宏观背景下所带来的政策、资金、技术和发展环境,有效调动和合理配置贫困地区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诸要素,使之汇入到国家的统一市场体系中去发挥作用,通过生产成果市场化取得持续稳定的报酬和收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而且积极促进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融入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现代文明发展中,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得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有效组成部分。而且,脱贫后的9000多万贫困人口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增长空间,是中国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填补因传统的国际贸易循环受阻产生的消费缺口。总之,脱贫攻坚战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国内经济循环的发展韧性,为我国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

三、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检验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领导者和具体实施者,党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消除贫困事业的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进行,要具體体现在党组织、党员的实际工作和活动中;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最终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检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的制定本身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又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和检验。

1.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全面领导。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不断强化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党中央多次召开脱贫攻坚的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脱贫事宜,确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的责任制、开展扶贫专项巡视、派驻第一书记等一系列的举措,保证了党的各项政策措施方针从中央到基层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有效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从中央至基层都树立起党的全面领导的牢固意识。

2.大大提升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前沿力量和最直接的执行者。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支部书记难选、党组织软弱涣散一度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痛点难点。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许多地区将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能否组织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为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整改农村党支部班子,推动农村党支部整体优化提升,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选派扶贫工作队、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措施加强和督导了党支部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就是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得到肯定和认可的重大标志。

3.充分发扬了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贫困地区大多是处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在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串门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殚精竭力地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出谋划策,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践证明,正是有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保驾护航,才有了脱贫攻坚政策的顺利实施,脱贫捷报频传。同时,经过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锻炼和考验,党的各级组织更加健全完善成熟了,战斗力更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坚定了,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更实了,干事创业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了。

四、脱贫攻坚战的施行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脱贫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共产主义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实践以来,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优越这个问题就一直受到各種怀疑和质疑,现实的社会主义如何体现其先进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探索的重大实践问题。贫困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较量中的突出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解决贫困问题的物质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绝对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并不在于能力,而在于不愿。马克思曾尖锐指出,资产阶级“面对着生产者没有什么可以消费是因为缺乏消费者这种荒谬的矛盾而束手无策”,因为“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迅速发展,使劳动群众的贫穷和困苦成了社会的生存条件”。这个论断在19世纪是符合实际的,放在21世纪也仍是正确的。以资本主义最典型的国家美国为例,2017年美国约有4200万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4%,还有1850万美国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发展规律得到的科学论断,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从而消灭了贫困再生的根源和土壤,使得消除贫困问题成为必然和最终得以实现。中国反贫困尤其是脱贫攻坚实践及成果显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政党才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来消灭贫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集中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完成消灭贫困的任务。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次充分展示,同时,脱贫攻坚更是一种政治宣言,表明中国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改弦易辙的坚定决心。

本文系天津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问题研究》(项目编号TJKS16-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从严治党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数读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