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男 夏从亚
摘要:全国两会一直是媒体在报道理念、技术、内容上创新争优的重要场域。面对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特别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以理念创新为依托,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手段,结合业界一流的智能化生产流程,实现了议程报道数量不减、品质提升,成为融媒时代两会报道的新示范。
关键词:2020全国两会 两会报道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融媒产品
2020年5月21日,备受瞩目的2020全国两会正式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具有议程相似、主题相对固定的特点,在不确定的传播世界中相对“确定”,是很多媒体每年的“惯性报道”。然而,本届两会十分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会日期推迟、会期压缩、上会记者人数减少。特殊时期的两会,要求媒体以特殊的策略应对。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以理念创新为依托,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手段,结合业界一流的智能化生产流程,推出了一大批兼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融媒精品,让两会报道有趣有料、贴近民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褒奖,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理念:注重创新创意,融媒精品不断刷屏
2020年两会期间,涌现出无数融媒报道。但要做到既有力地反映出两会的格局,又具象化地丰富受众对两会的认知,考验着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策划力与创新力。
1.以大型融媒体专题为“拳头产品”。为做好2020年两会宣传报道,几乎所有媒体都改变了自己的工作安排,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在进行宏大报道时,相比地市级媒体,人民日报社有着丰沛的资源、充分的经验。因此,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围绕疫情防控和全国两会两个舆论热点,以大型融媒体专题为“拳头产品”,对2020年两会进行了系统全览和重点把握。5月21日,人民网上线的“决战·决胜”专题,聚焦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围绕会议日程、代表声音、热议话题等进行周密部署、精心策划,通过要闻、访谈、视频、直播、人民日报特刊等版块实现深度报道、完整呈现。其中,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这样的第一手资料,又有“‘十问读懂总书记牵挂”这样的凝练概况,还有“李树建代表:戏曲人应主动拥抱互联网”这样的权威解读,实现了顶层设计、传达两会精神和传递百姓心声的无缝衔接,给受众提供了更加鮮活、更具选择的“看”两会角度。在专题策划方面,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还推出“2020全国两会调查”“2020跟总书记上两会”等一系列专题,处处凝聚着2020年全国两会的特别温度,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纵向开掘与横向协作并举,两会报道数量猛增。2020年两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前召开的最重要会议,又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意义非同寻常。让两会传达更多受众,是媒体的应有之责。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纵向开掘与横向合作并举,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助力两会声音深度传播。在纵向开掘上,携手新媒体平台,聚力两会传播。比如,与今日头条共同推出“两会调查”,此次调查共设置了20个候选热词,紧密围绕受众关切,涵盖脱贫攻坚、简政放权、乡村振兴、人民军队等热点,呈现了丰富全面的两会内容,点燃了网友热情,共吸引逾458.3万人次参与。在横向协作上,外接中央媒体、内连省级党网,让自产报道与外部报道相辅相成、同向发力。从5月21日两会开幕到5月28日两会闭幕,中心与数十家主流媒体、上百个“人民号”联动,每日发布近千条短小精悍、可读性强的新闻精品,在“人民系”“新华系”等20多家媒体平台进行呈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二、技术:发力新技术新应用,两会报道异彩纷呈
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技术的量变正带来新闻产品形态的质变。在本届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更加重视新技术新应用,爆款产品不断,让两会议题不断刷屏“朋友圈”。
1.向移动端倾斜,精耕细作短视频。进入融媒时代,短视频形态得到极大释放。早在2018年,短视频就已成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两会报道的“宠儿”。当时短视频生产正处于爆发前夜,在两会短视频作品上能展现“轻盈”“有趣”的媒体非常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以“15秒竖视频+动态文字”的简单形式,便能收获群众围观。而媒体对2020年两会的报道中,短视频已成主流形态。要想脱颖而出,必须精耕细作,生产更具人格化、品牌化的短视频产品。5月23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3D人物动画短视频《当哪吒遇上民法典》,聚焦《民法典》这一两会热点,通过讲述哪吒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占道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等一系列“日常向”的小故事,生动展现《民法典》对百姓生活的重大意义。视频简洁明快、内容丰富,坚持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运用时效领先、感情充沛的动漫模式,有效介绍与诠释了《民法典》中的重要内容,配合熟悉有趣的对白与音乐,将深刻严肃的话题进行“软化”,获得了年轻受众的广泛好评。上线4天,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达1900万次、点赞7.8万次,成为一款现象级报道产品。
2.“快递”两会声音,直播的创新融合运用。年轻人是移动互联网“哺育”的一代,长期浸润于短视频、游戏、动画、电影等视觉化场域之下,对直播的临场感、体验感有着较高的要求。2020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采用“5G+4k+移动直播”的模式,使得受众能获取全场景、零距离的直播体验,对年轻受众很有吸引力。比如,5月28日的李克强总理记者会,近2个小时共回答了“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等11个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了全程、全方位直播。一方面,以“5G+4k+移动直播”忠实再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全景”“记者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采访”“人民大会堂外红旗飘扬”等场景,给受众带来堪比人在现场的舒适体验,让受众更容易被感染、被打动,并由此生出写评论、发弹幕等互动行为,获得深层满足,进而激发他们的主动传播行为;另一方面,以“文字直播”相伴始终,受众可以选择间隔1分钟、2分钟、5分钟,进行自动刷新,即时阅读记者提问和总理回答的全部文本内容,并进行一键复制,在便于受众分析、理解及处理的同时,也有助于广泛释放两会议题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