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烟素质与烤后烟叶等级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2021-05-29 13:51:14李更新杜兆生禚照卿张训霞孙高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档次柔韧性成熟度

李更新,杜兆生,禚照卿,高 阳,宗 洋,张训霞,孙高健,台 金,张 远

(1.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61;2.高密烟草分公司,山东高密 261500;3.安丘烟草分公司,山东安丘 262100;4.临朐烟草分公司,山东临朐 2626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开放与搞活,烟草产区的经济水平也随之稳步提高,烟叶生产出现用工难问题,烟叶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为缓解当前用工压力,实现减工降本,“种烤分离”成为烟叶生产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烤后烟叶生产、收购、销售都有相关的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如GB2635-92),以及相对应的等级和价格,而鲜烟叶还没有一套相关的评价标准,终将成为制约“种烤分离”模式下推广鲜烟叶定级和专业化烘烤的瓶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通过2年、2个产区烟叶的试验研究,根据大田不同部位鲜烟叶的综合素质,分析评价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将影响烤后烟叶等级的鲜烟品质要素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与烤后烟叶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分析,找出鲜烟素质对烤后烟叶等级的影响,形成一套鲜烟价值判定标准,为“种烤分离”模式下的鲜烟定价提供依据。

1 拟定鲜烟素质判定要素

根据《烤烟》国家标准中的品级因素,经广泛征求烟叶生产、烘烤人员意见,结合生产实际,拟定以成熟度、身份、柔韧性、黏手感、长度、残伤为鲜烟素质判定要素。

1.1 成熟度

鲜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转化到适于烘烤的变化程度。以叶面、叶脉颜色变化和茸毛脱落等为主要指标,以叶绿素测定仪SPAD值为辅助指标,分为高度成熟、成熟、尚熟、欠熟四个档次。

1.1.1 高成熟:烟叶叶面浅黄色,主脉支脉全白发亮,叶面有明显黄斑,叶耳金黄,茸毛大部分脱落。

1.1.2 成熟:主脉全白发亮,支脉1/3以上变白,叶色黄而均匀,叶耳淡黄,茸毛较多脱落,可能伴有赤星病斑。

1.1.3 尚熟: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大部分青色,叶色黄绿,茸毛较少脱落。

1.1.4 欠熟:主脉1/2左右变白,支脉青色,叶色淡绿,茸毛未脱落。

1.2 身份

指鲜烟叶的物理厚度或单位面积重量,以厚度表示。结合鲜烟叶的发育开片程度,以手感判断,分为厚、稍厚、中等、稍薄、薄五个档次。

1.3 柔韧性

指鲜烟叶受压后恢复原来大小和原始形状的能力。以手握松开后烟叶恢复程度和是否破碎判断,分为柔软,较柔软,稍脆,硬脆四个档次。

1.3.1 柔软:烟叶受压后基本不破碎,恢复能力较强,手握柔软感强。

1.3.2 较柔软:烟叶受压后基本不破碎,恢复能力一般,手握柔软感一般。

1.3.3 稍脆:烟叶受压后有破碎,恢复能力较差,手握柔软感较差,稍有硬脆感。

1.3.4 硬脆:烟叶受压后容易破碎,恢复能力差,手握有硬脆感。

1.4 黏手感

腺毛分泌物与鲜烟叶素质密切相关。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分泌物增多,叶片黏性变大,叶片内部结构也趋于完善。黏手感分为强、中、弱三个档次。

1.4.1 强:烟叶表面黏性物质多,手握黏性大。

1.4.2 中:烟叶表面有黏性物质,手握有黏性。

1.4.3 弱:烟叶表面基本无黏性物质,手握无黏性。

1.5 长度

从叶尖到主脉柄端的距离,以厘米(cm)表示。

1.6 残伤

指烟叶组织受破坏,包括病斑、晒伤、焦尖和焦边等,以面积百分数(%)表示。

2 鲜烟素质与烤后烟叶等级的关系分析

2.1 供试材料

2019年,课题组在高密分公司方市烟站选取试验面积1.33 hm2,品种中烟100,在烟叶烘烤季节选取不同成熟度的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分别对身份、柔韧性、黏手感、长度、残伤面积进行量化记录,挂牌编号,每一个实验批次同炉烘烤,烤后自然回潮至适宜水分,逐片进行外观质量评价。2020年继续在高密分公司选取 1.33 hm2,品种中烟100;临朐分公司柳山烟站选取1.33 hm2,品种云烟87;方法同上,来验证2019年的研究结果。

2.2 不同评价要素的鲜烟与烤后等级

2.2.1 中部不同成熟度、不同身份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高成熟鲜烟叶身份多为中等,烤后部分变为身份稍薄;成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稍薄的烤后身份多为中等、稍薄,身份稍厚的部分烤后身份稍厚,按特征定为上部烟;尚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部分变为稍薄,身份稍厚、厚的烤后身份稍厚;欠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身份多稍薄,身份稍厚、厚的烤后身份多中等。

表1 中部不同成熟度、不同身份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高成熟鲜烟叶身份多为中等,烤后部分变为身份稍薄;成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稍薄的烤后身份多为中等、稍薄,身份稍厚的部分烤后身份稍厚,按特征定为上部烟;尚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部分变为稍薄,身份稍厚、厚的烤后身份稍厚;欠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身份多稍薄,身份稍厚、厚的烤后身份多中等。

2.2.2 上部不同成熟度、不同身份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高成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身份中等;鲜烟叶身份稍厚的,烤后身份稍厚,上等烟比例较高;鲜烟叶身份厚的,烤后身份稍厚,上等烟比例较低。成熟鲜烟叶身份中等的烤后身份中等;鲜烟叶身份稍厚的烤后身份稍厚;鲜烟叶身份厚的烤后身份多为稍厚;尚熟鲜烟叶身份稍厚的烤后身份稍厚;鲜烟叶身份厚的烤后身份多为稍厚,上等烟比例低;欠熟鲜烟叶多身份厚,烤后身份为稍厚,多为副组。

表2 上部不同成熟度、不同身份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2.3 柔韧性与烤后等级

2.3.1 中部不同柔韧性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3可以看出,柔软、较柔软的鲜烟叶烤后正组烟比例高,上等烟比例高;稍脆的鲜烟叶烤后正副组比例相当,无上等烟叶;硬脆的鲜烟叶烤后基本为副组烟叶。

表3 中部不同柔韧性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2.3.2 上部不同柔韧性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4可以看出,柔软、较柔软的鲜烟叶烤后正组烟比例高,上等烟比例高;稍脆的鲜烟叶烤后副组烟比例较高,上等烟比例较低;硬脆的鲜烟叶烤后副组烟叶比例高,上等烟比例低。

表4 上部不同柔韧性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2.4 黏手感与烤后等级

2.4.1 中部不同黏手感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5可以看出,黏手感强的中部鲜烟叶烤后正组烟和上等烟比例均高;黏手感中的副组烟比例较高,上等烟比例不高;黏手感弱的副组烟比例高,上等烟叶比例最低。

表5 中部不同黏手感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2.4.2 上部不同黏手感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从表6可以看出,黏手感强的上部鲜烟叶烤后正组烟叶及上等烟比例均高;黏手感中的副组烟比例较高,上等烟比例较高;黏手感弱的副组烟比例高,无上等烟叶。

表6 上部不同黏手感档次鲜烟叶烤后外观质量评价(%)

2.5 长度与等级的关系

从表7可以看出,烟叶烘烤前后长度均发生缩短变化。

表7 烟叶烘烤前后叶片收缩度对比(cm)

2.6 残伤与等级的关系

从表8可以看出,残伤面积百分比烘烤后进一步扩大。

表8 烟叶烘烤前后残伤对比(%)

2.7 2020年验证结果

2020年在2019年试验基础上,又增加了下部烟叶试验。通过评价分析得知,尚熟—成熟烟叶烤后身份较好,油分多,X2F比例高;过分成熟烟叶身份偏薄,油分偏少,X2L、X3F比例高;欠熟烟叶副组比例较高,多青黄和微青烟叶。综合看来,验证结果与2019年接近。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综合分析鲜烟的成熟度、身份、柔韧性、黏手感、长度和残伤等品质因素与烤后等级的关系可以得知,鲜烟的各个品质要素不同程度档次与烤后干烟的等级质量存在着非常必要的关联性,通过鲜烟的成熟度、身份、柔韧性、黏手感、长度和残伤等品质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档次,可以形成一套鲜烟叶等级判定标准。

3.1 鲜烟叶品质要素

从表9可以看出,鲜烟叶品质要素不同对应的各类档次。

表9 鲜烟叶品质要素及程度档次

3.2 鲜烟叶等级及品质要素

各级别品质要素为最低要求,允许某一个或几个要素高于某级规定,但不允许任何一个要素低于某级规定(表10)。

表10 鲜烟叶等级及品质要素规定

猜你喜欢
档次柔韧性成熟度
银保监会发布《外国银行分行综合监管评级办法(试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6:32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32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种子(2018年9期)2018-10-15 03:14:04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