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辉 陈东旭 陈嘉琪
(1.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2.广东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肇庆,526100)
乡村旅游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下,以恰当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和策略,高质量发展广东的乡村旅游,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农村的发展,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1];广东是我国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省份,秉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精神,依据其自身的经济特点,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既有优势又有挑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此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协作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问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工作部署脉络,意味着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借助城市的力量[2]。旅游业是扎根于城市的高增长高动能产业,而乡村旅游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有11座城市,其中四座是国际超级大都市。2017年其经济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其经济总量将达到2-3万亿美元,超过东京大湾区成为全球第一的大湾区经济带[3]。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城市群会给广东的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带来怎样的机遇?又带来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旅游是指在保护和增加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当前游客和接待地区的需求[4]。它被设想为一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方式管理所有资源,同时保持文化完整、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旅游范式[5]。现在,可持续旅游已经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治理等方面,已经确定可持续旅游不是一种旅游形式而是一种规范取向和行为导向[6]。联合国将2017年定为可持续旅游促进发展之年并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7],致力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发展平衡。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未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8];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9]。乡村旅游在国际可持续旅游文献计量统计中,词频量排名第四,仅次于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和志愿者旅游,说明乡村旅游也是非常遵循可持续旅游理念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的性质、规模和开发特点,使得乡村旅游甚至被看成是可持续旅游的同义语[10]。虽然乡村旅游可以为社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地本身的效益以及游客的效益,但不得不承认所有形式的旅游都会对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产生消极影响[11],乡村旅游也不例外。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平衡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旅游开发与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以及营销与接待能力之间的关系[12]。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深度开发不够,经营和服务水平总体不高,景区环境问题突显化等问题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13]。要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挖掘文化特色,转变经营方式,科学合理规划,创新管理模式[14]。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选择不同的省份或地方作为研究样本,基本都强调了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15],但潜意识里文化和生态却是为经济目的服务的,没有强调保持文化和生态的多样性及公平性。部分研究聚焦在社区利益相关者问题上,并意识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居民和投资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作[16][17]。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秉持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实现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五个方面的目标[18];而在开发上,则应力求突显地方性,追求小商品化、体验化、符号化和精致化[19]。
肇庆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西部舞台,东接佛山和江门,西临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定位是守住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打造大湾区康养旅游生态名城,让大湾区共享肇庆得天独厚的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发展资源。从2018年至2020年期间,肇庆市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维护接待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
1.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开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肇庆市依托山地、河谷、林场、果园等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名木古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可持续的乡村旅游产品,减少乡村地区的经济失衡问题。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338个,占地面积25576.8亩,年均接待211.86万人次,营业收入32301万元,经营利润总额820.55万元,从业人数1.16万人,带动农户40975户①数据和资料来源于《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 年度工作报告》整理所得。。
怀集县华辰玫瑰-百香果园在研发玫瑰、百香果深加工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玫瑰观赏、百香果采摘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被授予AAA级广东农业公园和3A级旅游景区。封开打造了以“六道合一+赛会+节庆”等共同构筑美丽乡村示范带+农业产业观光带——贺江碧道画廊。2020年“十一”期间,由封开台洞湿地公园、励志碧道公园、龙皇岛码头公园为核心的贺江碧道画廊、广东寻源谷户外运动森林康养营地和怀集华辰玫瑰园等新推出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了肇庆旅游“新宠”。封开贺江碧道画廊共接待游客18.04万人次;怀集华辰玫瑰园5.8万人次;怀集寻源谷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基地2.2万人次,直接带动当地经济,缩短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②数据和资料来源于《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 年度工作报告》整理所得。。
2.推动农旅融合,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
肇庆市农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协同引导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转化为旅游纪念品和特色商品,进一步包装打造成以农特产品为主的绿色旅游商品品牌。如,鼎湖区深入挖掘“田园”资源,着力打造肇实、粉葛、文㞧鲤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高要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黄金菊生态种植园、南药种植、中草药林下种植及南瓜生态种植等示范基地,并将黄金菊、南药、香芋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制作加工成为特色旅游商品;德庆县利用龙母文化和系列本地特产,开发推出了龙母膳粮坊系列食品手信、紫淮山、何首乌、巴戟天、无比养生酒、寿桃面等旅游商品;怀集县发挥当地水稻、大蜜李、兰花和蔬菜种植等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无公害农业产品主导产业,打造特色绿色农产品品牌。各地通过对农业特色农产品的大力开发和品牌打造,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3.系统思维,建设农创产品基地
依托“乡村旅游+互联网”模式打造农创基地,提升产品开发及更新换代的速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继续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的目标。如广东油茶博览园以“现代、生态、共享”为主题,依托扎实的工业基础,叠加广宁及油茶独有的文化底蕴,集种植示范、旅游观光、科普休闲于一体,创建广东省首个国家AAA景区广东油茶博览园,实现了农产品转化旅游商品的蜕变。德庆分别与碧桂园集团、香雪制药共建德庆贡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大湾区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四会打造了以“旅游、餐饮、生态、文化、水系+农业”为一体的桔子小镇;鼎湖区打造了以“香蕉+文化+健康+研学教育+田园”为一体的产业融合体验式研学旅游目的地。
4.需求导向,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
肇庆市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资源与农业科普、养老养生、体育运动、信息技术等多种业态融合,成功构建“肇庆房车旅游大环线”,抢占粤港澳大湾区西行自驾游市场。目前,肇庆市城区北岭路中游国际房车露营地、德庆县金林水乡房车营地、封开廊道房车营地、怀集寻源谷房车营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肇庆新区爱满地砚阳湖自驾车房车营地,融合汽车影院美食街元素,已成为肇庆市新晋“网红打卡点”。怀集打造了集森林康养、森林特色旅游,还有户外运动旅游、休闲旅游体验等多业态的户外运动营地。高要区刘村的猫爪谷主题农场,汇聚观光、休闲、科教、美食、手信、文化、度假等多元化特色体验功能,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
1.政策引领,鼓励帮扶
肇庆市先后发布了《肇庆市实施旅游振兴三年(2019-2021年),“十大行动”计划》和《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25)》,以制度明确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建设“粤美乡村”为目标,以乡村旅游综合体、特色精品民宿、驿站为支点,以落实旅游精准扶贫,规划实施整治农村旅居环境。
通过帮扶,平衡各主体获得均等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2020年7月,肇庆市成立了“肇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运行主体,结合现代社会各类游客的需求,帮助会员设计开发更多农产品采摘、休闲旅游、生态观光、自驾车旅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策划游客喜爱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又如岭南集团作为华南地区的龙头旅游集团,在肇庆市封开县设立了“粤菜师傅定点培训基地”[20],为封开各乡镇的厨师从业人员传授厨艺,并签署《封开食材进广州产业帮扶框架协议》,打造“新时代新封开—封开美食文化之旅旅游线路”。为该县的乡村旅游建设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让更多企业和个体可以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2.评选旅游榜样,强化社区居民自豪感
依托不同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扶持建设了一批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端州、鼎湖、德庆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广宁获评“中国最佳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累计投资7.42亿元建设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区。目前德庆、怀集、广宁已完成建设,核心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全面启动省际廊道美丽乡村建设,范围覆盖封开、怀集与广西接壤的13个镇131个行政村。2020年,四会老泗塘、德庆金林村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高要乐城镇社播村创建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肇庆周其鉴故里历史文化游径等4条游径上榜“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第一批);广宁横山镇罗锅村等7个村正在创建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截止2020年底,肇庆市累计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0家、“广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点)”18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5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累计认定“肇庆市乡村旅游示范项目”20个、“肇庆市星级农家乐”89家、“肇庆市特色旅游民宿”20家③数据和资料来源于《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 年度工作报告》整理所得。。这些榜样在社区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积极规范了社区的共同价值取向,同时能增加社区居民的存在感和自豪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知。
3.完善基础建设,平衡消费机会
为了保障各个社会群体都拥有平等地获得乡村旅游消费资源的权力,肇庆市持续推进道路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旅游停车、服务中心、智慧旅游5个领域标准化建设;建设了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小程序”智慧旅游系统,构建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三级旅游咨询体系,平衡游客的信息对称性;构建了“观光巴士—旅游专线—乡村客运”三级交通服务体系,平衡非自驾游居民获得旅游消费资源的机会;升级基础配套设施,平衡居民出行体验质量,先后建安成旅游厕所279座,其中A级旅游厕所58座,施划景区停车位约1.65万个。
4.举办乡村节事庆典,平衡文化多样性与社区的文化自信
肇庆市按照“一县一韵、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策划举办乡村旅游节、美食节、摘采节、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保留和培养文化多样性。通过旅行社与乡村旅游景区(点)互动,组织乡村旅游专题活动。近年来,德庆孔庙“龙母诞”、乡村马拉松,鼎湖“烧番塔”,高要金利赛龙舟等民俗节庆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有效实现了以节促销、以节富民的目标,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四站在贺江碧道画廊举行,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两广五市非遗民间艺术巡游展演暨第七届“广信风情”非遗民间艺术巡游展演活动,把“体育+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带动肇庆市全域旅游焕发新姿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这些乡村节事活动很好地挖掘和保护了当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以引流作用实现经济平衡;同时也让社区居民找到了文化自信,增强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实现社会平衡。但乡村节事会给旅游目的地的带来接待压力,需要处理好环境平衡的问题。
1.以“绿色崛起”战略,保障大环境平衡
肇庆市走“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决不为发展经济牺牲肇庆的青山绿水。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作为三大主导招商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严格治理和转型原有高污染企业,例如陶企的“煤转气”转型升级基本完成;只对环保验收合格的小五金企业发放运营牌照等。截止2020年10月,共有1.6万家企业获得“绿色身份证”[21]。通过环境宏观治理,2020年肇庆市全年的水、气质量稳居全国前15位[22],高质量保障了乡村旅游的环境资源。
2.以核心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经验,开发和保护乡村旅游项目
2020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评定肇庆市星湖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包括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两个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得到了众多学者和技术专家的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经验丰富,成效显著。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过去20年基本没有新增建筑,一直保持着98%的森林覆盖率,且生物多样性富集度高,有“活的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宝库”美誉。景区的森林防火、保护管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生态持续利用等经验,被用于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七星岩里湖生态修复获广东省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十佳案例。肇庆市以核心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经验,指导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和管理,确保人与环境的平衡。
3.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做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连片开发
肇庆市有着大湾区天然“绿肺”的美誉,更是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肇庆市政府及民众皆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肇庆市有15个村上榜,天人合一的农村文化遗产丰富。依托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抓手,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多元参与,推动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村居和重点节点串珠成链,建成了封开贺江碧道画廊、高要“河乐水”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德庆现代农业花果长廊、环奇石河乡村休闲旅游带、广宁新农村示范片区竹乡风情旅游带、怀集“洊水稻香”新农村示范片区共6个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连片示范区。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广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展示了广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各类型的乡村旅游活动在可持续发展平衡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最终实现“生产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广东应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依托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基础,开展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乡村节事可很好地实现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但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民宿、金牌农家乐及示范村镇的评选,能很好地引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各种乡村旅游的形式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不一样,所以系统性的开发和布局思维非常关键,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项目成片开发,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图1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广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
广东、香港和澳门拥有顶级的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在《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可持续旅游期刊》)发文累积量排在前15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和人才培养也居全国前列。肇庆乃至整个广东都应好好整合这些专家智库资源,发展大湾区的乡村可持续旅游。比如,邀请中山大学历史遗产旅游方面的学者挖掘和规划广东的农村文化遗产旅游项目;邀请香港理工大学绿色酒店管理方面的学者带队策划和规范广东的民宿行业;邀请华南理工大学节事庆典方面的学者带队设计和策划广东乡村节事庆典活动的运营;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带队规划和打造广东高端的乡村旅游项目。广东各地区应充分借助智库力量,做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
同时,广东还拥有一批优秀的旅游龙头企业,广东以外的旅游龙头企业在广东也有很多投资项目。广东的长隆集团、华侨城集团、恒大集团以及岭南集团等龙头旅游企业拥有丰富的旅游项目开发、运营经验,品牌优势和客户优势明显。例如恒大集团在高要区投资超200亿元[23],建设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恒大世纪梦幻城,打造以度假养生为核心,集休闲娱乐、商业、居住、度假、养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系统、配套的项目开发,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经营。广东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带头作用,高质量推动广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的消费趋势是从观光旅游发展到深度体验的度假旅游,目前适合让游客待上一两周的乡村度假项目还不多。粤港澳大湾区还拥有庞大的实力消费群体,大湾区中的香港、广州和深圳都是世界级的大城市,因而拥有更丰富的乡村旅游需求层次。2021年春节假期,仅广东全省就接待3964.3万人次,且因新冠疫情管控影响,93%为省内游客,旅游总收入204.8亿元[24],消费实力雄厚。乡村旅游也是香港和澳门游客最重要的替代性旅游选项。粤港澳大湾区已经逐步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度假经验相对丰富的香港和澳门的游客可以非常方便地选择广东的乡村旅游项目,他们会以国际标准对标评估广东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广东有必要开发高端乡村度假项目,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循环。
另外,广东还有很多地市与肇庆一样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非常适合打造成特色康养基地。但从联合国公布的人口平均寿命数据来看,基本上是发达国家或大都市的居民人均寿命比较高。说明康养不只是对生态环境有高要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对中老年人群的友好程度也很重要。建议开发高端的康养度假项目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和护理条件,例如增设直升飞机场,应急专家会诊,私人订制护理等,让度假和康养基础的生活舒适便捷。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丰富的形式内容。虽然乡村旅游一直被认为是社区友好的、环境友好的旅游形式,但仍有必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各种乡村旅游形式对经济平衡、社会平衡和环境平衡上的贡献,有助于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完善各自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目前全球第三大湾区经济体量,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乡村旅游产业已在蓬勃发展。根据乡村旅游就近消费的特点,广东是大湾区内三个行政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的肇庆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广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建议广东应利用人才优势和经营优势,开发更多示范性的可持续乡村旅游项目,维系各项发展平衡的同时实现乡村的振兴;并根据自身优势,开发高端的乡村度假项目,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