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丘壑磊砢图》为例迩议傅山山水画之美

2021-05-28 13:11赵鑫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傅山山水画

赵鑫峰

摘 要:傅山是三晋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医学家。目前针对傅山绘画方面所做的研究要少于其他方面,文章从傅山《丘壑磊砢图》入手,分析傅山的绘画技巧和背后所表达的美学思想,以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傅山绘画,体会其山水画之美。

关键词:傅山;山水画;《丘壑磊科图》

傅山(1607—1684年),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阳曲人。世人提及傅山,一般会想到他不拘小节、宁丑勿媚的书法艺术,也惊叹他高明精湛的医术,佩服他不做二臣的遗民气节,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在其盛名之下,还隐藏着傅山另一个艺术宝藏,就是他的丹青绘事。傅山虽然留下的绘画作品不如书法作品数量之多,但是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也可以感受到傅山绘画的美学思想及他绘画之技艺高超。

明初,分藩太原的晋王朱手中,有许多古人精品字画。到了晚明时期,这些字画大量流入私人手中,且大部分都流入韩霖手中。傅山与韩霖的交往甚密,通过韩霖,傅山过眼的名画也不在少数。而后明清朝代更迭导致韩霖所藏字画流失,很多流入了民间散市。而在此过程中,傅山的好友戴廷栻经过不断的努力追求,成为了山西最大的书画收藏家。傅山与戴廷栻关系非常要好,戴廷栻不仅资助傅山平时的生活,而且也是傅山书画艺术的赞助人。戴廷栻所收购的书画藏品很多都由傅山去鉴定,借此机会,傅山就积累了许多的绘画创作技巧。还有一位傅山亦师亦友的朋友,也对傅山绘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梁檀。梁檀的绘画,善大写意画风,对傅山绘画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傅山常常于梁檀画上题诗,二人交往甚密,对于书画也有相同追求,互相影响。这些都对傅山绘画风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傅山现存的作品来看,傅山的山水画作品要比花鸟画与人物画要多,在此以傅山《丘壑磊砢图》(图1)为例,来分析傅山绘画中所包含的艺术思想。

《丘壑磊砢图》是傅山、傅眉山水合册中的一幅作品,该画为绢本设色,纵22.2厘米,横24.5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山西以山地居多,傅山的很多作品都有描绘其陡峭的山壁。每当夏秋季节,大雨来临,雨水自山顶顺势而冲下,在陡崖前形成无数的飞瀑,其景颇为壮观。在《丘壑磊砢图》中,几组瀑布凌驾于突兀的山崖之上,透过瀑布可以看见崖下的一些长廊,让我们也不由得想到山西的悬空寺。《丘壑磊砢图》及其他作品中的瀑布都是从天而降,加上他峻拔健挺的筆法,使人看了心情十分舒畅,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傅山画中的怪异泉水,都源于自然真实。傅山绘画中的树、石造型十分引人注目。 其作品中的柏树形象和一般画家所描绘的形象不同,这是因为柏树的形象确实比较适合傅山的用笔、用墨习惯。 柏树既可用大笔粗写来表现其厚重的感觉,又可用细笔碎点使墨的干、湿、浓、淡表达得淋漓尽致,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换的空间,柏树形象无疑是傅山传递内心情感最好的表现形式。但画中飞瀑、红叶、山石、长廊、柏树之间的层次分明,奇绝的山石纵横交错,而山石的外形也十分奇特尖锐。近景相对丰富而不繁杂,柏树用墨相对较重;远景有几座山峰挺拔而又尖锐,直指云霄,用墨相对较轻。这样也加强了画面的明暗、轻重对比。水流形状和大小都不尽相同,水流走势也不同,中间一组瀑布为水流主体,占用的画面面积最大,另有一股小水流由屋前与山顶流下的水流汇合,流入深谷当中。红叶悄悄然在那里,但水流湍急,为了增加水的流势,傅山将长廊画小,反衬水流的巨大。在短短的寸土之间表现出雷霆入耳之势。这幅画对色彩的使用也很大胆,朱红色的枫叶、翠绿色的山石,这是傅山山水画中很少用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大胆使用,并没有使画面失去控制,反而显得一片和谐,给我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由此足以看出傅山的绘画功底和对颜色的把握。傅山在这一纸绘画当中,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他的美学思想。

《丘壑磊砢图》作为傅山的经典作品,其构图形式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在这种简约而又不简单的构图中,抒发了他浓郁的思绪。其实《丘壑磊砢图》可以说是中心式的构图,画面的中心点是那一株株霜红枫树和从山缝中飞驰而下的瀑布,这个视点就是我们一般人的视平线。仔细地观察作品,不难发现,如果把视平线高抬会感觉这些瀑布从天而降,在万丈高空飞驰而下。而把视平线放低,顺着那突兀的山角往整幅画面的右上角延伸而去,我们会觉得这座山异常宏伟而宽大。而画面中被缩小的长廊却是恰到好处地安排在了黄金分割点上,真的不得不佩服傅山对于构图的把握,自然却又拿捏得十分到位,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而整幅画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也可以说十分对应,左上角为天空的留白,恰好与右下角的泉水留白相呼应,而此画的落款位置也与垂帘之下郁郁葱葱的茂林相互呼应,这种稳定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很舒服的平衡之态。也许傅山在构图之时,也没有像我们这般分析揣摩,这一切就是他对于绘画的认识和他深厚的学养所表现出的自然状态,让我们不禁感慨其艺术理解的天赋。

傅山曾在《题自画山水》中写道:“天下有山遁之精,不恶而严山之情。谷口一桥摧诞岸,峰迴虚亭迟臞形。直瀑飞流鸟绝道,描眉画限人难行。 觚觚拐拐自有性,娉娉婷婷原不能。 问此画法古谁是,投笔大笑老眼瞠。 法无法也画亦尔,了去如幻何亏成。”在这首七言古诗中,傅山直接道出了他作画的心态和对山水画的认识。傅山诗中描写的景色,与《丘壑磊砢图》中描写的景物也非常相似。傅山绘画中的山石、泉水、柏树等,与我们常见绘画中的形象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并不是傅山刻意为之。这首《题自画山水》诗就表明了傅山绘画时的心态。 虽然他的笔法奇特古怪,但都是发自自身的“觚觚拐拐”,而没有刻意去雕琢, 因为傅山的本性不媚俗,所以他根本就画不出“娉娉婷婷”的绘画作品来。这也是傅山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他强调一切以自然写生为主,透露出自己的绘画心声,而不是刻意造作,一味用技法修饰画面。说到这些,我们必然绕不开傅山的“四宁四勿”,傅山在其《霜红龛集》中《作字示儿孙》最后一部分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傅山不仅作书按照此理,作画也是如此。在《丘壑磊砢图》这幅作品中,傅山并没有刻意去安排画面。他反对妩媚、轻滑的安排,主张自然流露的雄强之美,反对庸俗的绘画格调,喜欢自然流露的隐逸意境。但是傅山所说的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丑,而是一种反对奴性,反对矫揉造作的自然之美,这需要对自然事物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平时的勤学苦练和艺术天分,如此才能出于自然而又不死板教条式地追求技法。这对任何人而言,无疑都是一种艺术高度的要求。

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上称傅山“善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砢,以骨胜”。 张庚这个评论说明了傅山在画中用笔十分到位,虽然皴擦不多,但是他的用笔非常坚定扎实,但又不失古拙之趣。傅山绘画用笔以骨取胜,表现出了他自身的骨气。傅山在色彩的使用上也很大胆, 朱红的枫叶让人觉得十分抢眼。傅山以遗民自居,画中故意强调朱红色其实是另有所指。傅山作为一代遗民,在他的身上透露着对旧朝的眷恋和对新朝的排斥,他把反清复明和守护自己的民族作为己任,他的气节在这幅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丘壑磊砢图》可以说是傅山绘画中的头等精品。在傅山的山水画创作中,他的书法功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傅山的山水画中,可以说其用笔笔笔扎实,用线条就可以传达其心中的情感。另外,在傅山的山水画中,皴擦不算很多,多是用淡墨去渲染,但是却不显得单薄无力,既能表现出文人画的特质,更能表现出傅山独特的绘画特征。在山水画的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傅山喜欢用留白来控制整体画面。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突出他自己想表达的主体景物,更能让人感受到其心中的凄凉和伤感。

在傅山的繪画中,自然景物已经被人物化了,不但有人的姿态,而且有人的性情,他赋予了它们生命,赋予了它们感情色彩。傅山借景抒情,他对景物的描绘就是其自身精神风貌的展现,《丘壑磊砢》就是傅山的胸臆。傅山用笔不受古法约束,随性发挥,表现了他最真的性情。他有自己的创新,在无法和有法之间自由地行走,但他追求的是一种神似、情似,是超越一般画家绘画水平的。这种借景抒情,或许也与他一生的境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作为遗民,满腔对故国故土的思念,对于旧朝的怀念,而他面前的这一切已经成为另一个朝代了的,让他心痛不已。傅山不得不面对新的朝代而继续走下去,心中充斥着矛盾和困惑。在他的心里,多么希望眼前的一景一物还属于旧朝,还属于那个他的时代。这种种思绪,让他把绘画的技法已经抛在了脑后,对于旧朝的思念占据了他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感情,只能用笔墨去表达。傅山的艺术境界,可以说与他的文化底蕴、人生境遇和精神信仰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以画抒情的基础上,傅山的绘画才具有了与别的画家不同的精神与风貌,让我们回味无穷。

傅山一生坎坷无数,但却一身正气,反对奴性,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苛求,他的书画创作也确实如此。他身处明清易代之际,对身边的一景一物,都十分珍惜而又充满遗憾。遗憾祖国的大好河山随着朝代的更迭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在他的眼中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他把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寄托在周边的一景一物当中。他的画面当中,也透露着他孤寂的心境。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以及各种文化信仰的交融,这些都促使傅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绘画时代。不拘小节却将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凸显得如此细腻,让人不禁感叹傅山对于绘画技法与思想情感的糅合是如此娴熟,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傅山山水画
傅山的“四宁四毋”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清·傅山论书句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先生的画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