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异同

2021-05-28 13:09徐学文胡新圆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关系书法绘画

徐学文 胡新圆

摘 要:元代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一词,意为书法和绘画关系密切,二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法的源头本来就是极简的图像,并且发展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之后与绘画的美的标准和规则也是相通的。近代以来,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书法与西方绘画产生了新的联系。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用笔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错位、删繁就简、用笔气息的体现、空间布白。这也表明书法作为中国的核心艺术是超越国界的。

关键词:书法;绘画;关系

一、将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对比的原因

唐代帝王重视书法,其经世济用,虽然意在文字,是以楷正为尚,且即使如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诸位,留心真迹,赏玩传习,抑或君臣论书,倡导新风,是出于粉饰治具的需要,但客观上却也有力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因此,有唐一代书法盛行,名书家辈出。书法发展到唐代,进入成熟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艺术家,我们耳熟能详的有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书法盛世,使得书法有了属于自己的美的形式和品格。在这个美的框架下,从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到用笔、用墨的变化,都能够表现出极高的技法水平和意韵,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语言同样也包括结构和用笔两大块,尤其是以马蒂斯绘画最具有代表性。

二、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差异性

二者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材质

中国书法所运用的材料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不仅在宣纸、毛边纸上书写,而且还利用帛、绢展开创作和书写。毛笔和油画笔相比弹性要稍微弱一点,但在笔锋触碰纸、绢过程中书写者可以很好地控制笔锋,将线条的微妙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现代派绘画所运用的材料是油画笔和油画颜料,在亚麻布上进行绘画。油画笔的弹性非常大,材质坚硬,作画过程中细节方面很难表现出来。同时用油画笔绘画的整个作画过程并不是十分讲究手感。

(二)创作对象

中国书法创作必须以汉字为对象,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代表中国人的精神符号。汉字的书写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创作,与其文学形象、文字外观的美有着密切关系。既然是艺术,毫无疑问书法创作必须在汉字图式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字与字之间必须连属成文,表情达意。学习书法也必须通过了解造字之妙来理解书写者内心的感情。但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创作对象来源于世间万物,讲究空间美、用色,一般通过线条的粗细来表达物体的体积大小。

(三)精神取向

中国书法主要受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传统文化中,儒家讲仁,道家讲真,佛家讲心灵的彼岸,追求未来,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因此书法创作更加注重从整体的章法和感性思维出发去抒发书写者内心的心境,追求作品的气息、意韻等。而西方现代派绘画更加注重主观精神的发泄,追求不同的个性风格、语言形式等。

三、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相似之美

——以欧阳询和马蒂斯为例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县人。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三位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在唐代书法史上,欧阳询占有重要地位。欧阳询书法饱含南北书法精华,对后世楷书发展影响巨大,不仅继承了二王父子书法的笔意与气息,还继承了魏晋秀骨清相的审美遗风,而且对其进行了创新。尚法与尚意在欧阳询书法作品及书论中,形成了完美统一。其书法特点为平正中见险绝,章法严谨。代表作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行书《行书千字文》。他的书法理论成就也很高,例如《三十六法》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比较总结了章法、结构、用笔等书写技巧。

马蒂斯(1869—1954年),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美学创作以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而著名,这些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画面简洁明了,把多余的线条和色彩省略掉,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尽管二者的创作对象、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二者在意象的国度中共同划过相似的艺术轨迹。

(一)通过改变我们的视觉经验来强化我们的视觉效果

首先,我们以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卜商帖》为例。“卜商读书”中的“读”字的“言字旁”上边的一点本来是处于居中的位置的,但是我们从《卜商帖》中可以看到夸张的错位,还有“论事”中的“论”字也是夸张的错位,欧阳询将本该处于中间位置的点大大地往右错开。从单个字来讲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感、不平衡感,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和右侧的结构形成相互倚靠的势。正好通过错位,改变了视觉效果,从而强化了我们的视觉体验。这正体现了欧体险峻的特点。

其次,以马蒂斯的《装饰背景中的装饰人物》为例,它同样存在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绘画单纯的视觉享受受到艺术家们广泛的关注。例如这一幅画中人物造型——简化的裸女的躯干被大大拉长,她很悠闲地坐在一间布满装饰花纹的阿拉伯式的房间里,房间的地毯上和墙壁上都布满了纹饰。画中简化的造型与装饰性的曲线形成了对比。这样将裸女的躯干大大拉长的夸张手法,通过改变视觉效果来改变人们的视觉经验,更加突出了画中透露出的生机。

(二)删繁就简

以欧阳询《卜商帖》中的“错”字为例,它的“金字旁”的第二画原本是独立的一笔,欧阳询却将其镶入右侧两个横画之间,使整个字的结构变得十分紧凑。从字的外形来看,整体比较简洁有力。这是一种通过穿插镶嵌使字变得简洁有力的方法。

以马蒂斯的《舞蹈》为例,简是马蒂斯绘画人物造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指画面中所描绘形象的形的含义。马蒂斯绘画的人物造型是极为概括的,不求形似和写实,对细节大胆地舍弃,使得造型趋于单纯化,并运用充满东方韵味的线条,透露出简朴的意境。画家有意识地将一切的光源明暗忽略掉,只是单纯地勾线设色,使得整体画面显得单纯有力。

(三)神气(用笔的体现)

明代的陈继儒曾经评价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整篇碑文字体方圆融合,显现出奇妙的情趣。碑文给人以规整的外形、平正的状态,然后又将灵活的笔画线条运用于端庄的整字之中,在相同之处去让人感觉不一样。整篇碑文在严谨章法之中又有细微的变化,从而彰显书法精神。同样点的变化也有顧盼俯仰之感,使得整篇碑文字体更加整齐,但是不显呆滞。在对其结构用笔进行分析之后,其凸显出的字体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我们在临摹时要注意不要太刻板,要有收有放,认真体会每个字方圆兼备的妙处,不仅要临摹它的形,还要揣摩它的神韵,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马蒂斯强调“意在笔先”,神气也是在用笔上体现出来的。例如马蒂斯的作品《舞蹈》,用简单的线条大体勾勒出人物的外形,并不是表现一个简简单单的形体,而是运用分散式构图的方式将人物分散开来,同时色彩运用大胆,与周围的环境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如此分散的构图因为牵手和统一的色调而产生了联系,仿佛画中的人物动了起来,实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

(四)空间布白

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例,它在空间布白上进行了高度的统一。欧阳询曾说:“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这说的是对空间结构的安排,尤其强调“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为特别是横画竖画比较多的字也要注意横竖笔等距、空间等。这在《九成宫醴泉铭》里有所体现,例如“建”字的横画比较多,横画与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爲”字上边三个点的距离与下边四个点的距离等分,同时“榭”四个竖画之间的距离相等。从中可以看出此帖的空间布白严谨,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在西方现代派绘画中空间留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1898年马蒂斯的老师去世之后,他的绘画风格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在他的老师去世两年之后,1900年他创作了《圣米榭桥》。这幅作品右侧的留白几乎占了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一,从中可以看出留白已经成了马蒂斯当时画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空白的地方能够让观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样的留白也会让画面变得非常新颖、非常有内涵,同时又可以起到扩充画面的作用,是整幅画面的一个特殊的转折点。

四、中国书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从大的形式来讲,中国书法的线条和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线条是有很大差异的。然而,我们换个角度讨论,线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是用来恰当地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的。马蒂斯就深刻地探索了利用线进行自我观念、情感的表达的方法,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似乎与中国书法线条的表现殊途同归。中国尤其是唐代的书法具有很强的表现性,例如欧阳询的《千字文》,提按变化产生了一种很强的笔力,具有抽象精神。马蒂斯就借用这种提按的线条,运用其特有的笔势,将复杂的画面仅仅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从而表达内心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艺术家开始探索西方油画民族化,其实也就是将西方油画和中华民族的特色艺术进行结合。由于“书画同源”,二者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用笔等,所以西方油画民族化过程中对中国书法的线条进行了一定的借鉴,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陈振濂.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关系书法绘画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