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阳江
摘 要: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对当代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组织关系、生成方式、形式特征等方面的梳理,结合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设计案例,将抽象思想与具体主题结合起来,从块茎理论角度出发展开对像素化空间的探索。
关键词:德勒兹;块茎理论;像素化空间;非线性思维;空间设计
像素化空间是像素艺术与空间设计结合的产物,以立方体模块作为三维空间中的最小单元,在笛卡尔三维坐标系统中采用x-y-z三个正交的坐标方向,通过矩阵排列与组合的方式创作的三维空间形态,空间整体造型轮廓具有明显“锯齿与矩阵”的视觉特征。本文所探讨的像素化空间整体上符合传统像素艺术的视觉特征、创作规则,允许其基本构成单元多种尺度和局部异质性构件的存在,但不包含仅以像素化元素作为建筑表皮装饰或建筑局部进行像素化操作的空间。20世纪的荷兰风格派、构成主义、包豪斯、国际主义风格等这些近现代设计风格为像素艺术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抽象、网格体系、模块化等具体的创作手段[1]。像素化空间看似借助欧几里得几何操作模式,外观上也充满了几何立方体,但其蕴含的空间设计思维和建构逻辑却与德勒兹的块茎理论不谋而合。德勒兹的块茎理论不探讨潜在的或隐藏的深度,而是注重实用,被当代建筑师引入建筑实践,为当代建筑创新在操作手法的拓展上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创作途径体现了非线性的生成逻辑和设计思维,这也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块茎式像素化空间是像素化空间设计与块茎理论的深度结合,是探索像素化空间语言创新的一次尝试,具有较强的实验意义。
一、网格化:多元异质性空间的并置与共生
块茎的多元要素是异质性的,它能够将不同维度、不同性质的元素并置混合,从而实现异质体的和谐共生。树状思维是指秩序的、线性的、层级的生长系统,而德勒兹提出的块茎思维是对传统树状思维方式的反叛。块茎的根茎、枝叶是自由生长和多元任意连接的,更像是一个无序的、任意的、多元化、异质性的网格系统。块茎式像素化空间是块茎结构在像素化空间设计中的体现,摒弃了传统空间割裂和封闭的状态,在关联性的视野下综合多元要素,设计一个充满异质体的共生性空间,使其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空间环境。块茎理论在思维模式上摒弃树状结构或中心放射状结构,促使空间系统向多方向、自组织的块茎状网络和矩阵型网格秩序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可操作手法[2]。
网格作为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基本操作体系和形式,可以追溯到柯布西耶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多米诺体系”,这种基本单元可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延伸、组合、叠加,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结构体系,以及其代表的新的空间的可能性,形成了更加自由的平面与立面。20世纪中叶,反对功能主义教条的结构主义建筑应运而生,它强调回归人性与生活的本質以及平等的社会思潮,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它单元重复的形式。荷兰的结构主义建筑师凡·艾克和赫曼·赫兹伯格等人继承了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框架和思想,并使结构与空间设计对应,提出“结构化的空间构造”,自由、灵活地容纳和组成多种可变的空间,其中的“结构”是指建筑内在的秩序,并非建筑的物理结构[3]。凡·艾克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阿姆斯特丹孤儿院,以及赫兹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并建于阿伯尔多伦的中央保险大厦是结构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图1)。这两个空间案例皆灵活地设置了多元的功能性空间,在各模块之间设计开放式的中庭、廊道等“中间领域”,这些“中间领域”像块茎的根须一样,将不同的块茎连接起来,打破了各异质性空间的封闭性与独立性,呈现出共生与相互渗透的关系。总之,虽然以上两种空间结构框架体系都暗含了类似于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网格操作体系,但却没有明确提出空间网格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德州骑警”创立了以“九宫格”为代表的新空间图式,将预设的网格作为空间操作的参照,将预设的体块或板面作为操作对象,其中包含了基本的空间网格模数和数学比例关系,体现了空间与结构的融合,增加了抽象形式和具体构件融合的可能性与灵活性,并使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得更加开放与流动,直接为块茎式像素化空间提供了可操作的网格工具。之后,埃森曼将九宫格从一种解析描述的工具变成了一种可操作的素材,但排除了形式与功能的特定关联,采用结构主义和语言学的方法,走向了形式本身的操作与转化。如此,利用像素化网格框架的特性,可以创造出比体块思维更多的空间可能性[4]。通过对像素网格的直接操作可生成像素化空间,但这种像素化空间被赋予了一种透明性,每个像素化空间模块能够相互渗透而不在视觉上破坏任何一方,还能够同时感知不同位置的空间秩序。基于这种透明性的网格体系,异质性空间可以被灵活运用并置于其中,且在空间与视觉上自然地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如藤本壮介2016年在上海设计的“远景之丘”,其透明性的网格体系中包含了空中步道、咖啡厅、商店、绿植模块、展厅等异质性空间,所有异质性空间具有共时性特征,并且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
封闭局限的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建筑空间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人们的生活,块茎式像素化空间设计运用更开放的网格策略,让整个空间体系变得更加多元共生,摈弃了传统建筑的孤立性求解方法,同时对机械的传统几何网格设计进行了修正与更新,体现了一种非线性的思维。因此,异质共生性越强的块茎式像素化空间,其网格化的空间格局也越开放。在20世纪康斯坦特·纽文惠斯、尤纳·弗莱德曼、建筑电讯派、新陈代谢派等先锋建筑师们的乌托邦城市设计中,这种开放的网格体系也有所体现,至今仍具有超前的实验性。同时,这也符合建筑从农耕时代的封闭状态走向信息时代的全方位开放状态的发展规律,建筑理念的变迁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生态化:多变模糊性空间的断裂与繁殖
生成论是德勒兹哲学的本体论,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基于差异与流变思想基础上的、动态的生成哲学观,动态与流变是其核心特征。德勒兹生成论通过“块茎”这一核心概念,诠释了碎片式、蔓延式、去中心化、裂变式增殖的动态生成过程。块茎式生成论反中心、非等级、一切皆生成的系统破除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逻辑传统的解构和消解,体现了生态学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没有主客之分,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处于无中心的生态圈。人类中心说存在于西方文化的血液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成就,更是助长了这种观念的传播,该价值观以牺牲自然、征服自然为代价,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与征服的目标,其结果是僵化机械的形式充斥着整个世界,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而块茎式像素化空间也是对这类生态问题所做出的一种回应,一个个像素化空间模块就像一个个球形的块茎,所构成的块茎式空间结构无中心、无等级,强调异质共生性与动态生成性。
块茎式生成过程是对任何既定稳定结构的瓦解,从之前稳定的静态结构探索向对动态生成转换的过程。“多变性”是块茎式空间组织关系中最重要的性质特征。“多变性”空间组织关系意味着在复杂的关系或组织状态前提下,其空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灵活性和多元性。这也符合块茎的断裂性和繁殖性:这里的“断裂”是指块茎结构中任意一个点的断裂都有可能,并且在断裂之后可以重新任意发生连接;而块茎的繁殖性,指的是通过线的连接形成多样性。而在传统功能主义设计观中,主要依据功能划分空间,确定建筑类型,进而展开设计,其所体现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生活人类心理与行为的需求。建筑功能的多变性影响设计、建造与使用过程,因此在块茎式像素空间设计中,设计者不得不采用模糊性策略去应对这种多变性。在块茎式像素化空间动态生成过程中,其模糊性设计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功能转换,对应块茎的断裂性与任意连接性。块茎式像素化空间是异质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模糊性空间,可以通过灵活转换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万科馆的设计方案中,其建筑模块包含了餐厅、酒吧、茶室、展厅等多种功能区,基于行为方式布局的设计与采用形式布局的设计相比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变化,之后这些尺寸足够的模块化展馆将被灵活地改造成一个生态教育区(图2)。因此,模糊性空间的功能转换以及对垂直农业的引入,展现了一种自然、建筑和人类生态共存的策略,符合块茎理论中所包含的生态观。
其二,空间生长,对应块茎的繁殖性与多样连接性。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模块体系具有高度灵活性的特点,预留了后续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需求在各个方向增加模块化单元来实现建筑的生长,对每个模块化空间进行个性化改造,这体现了其异质共生性和多样连接性。摩西·萨夫迪于1967年在加拿大设计的“栖息地67号”呈现了这种生长性,其生成过程还体现了高度的自组织性和类似于三维元胞自动机的迭代法则(图2)。这种类似生命体迭代而成的块茎式像素化空间,使建筑空间产生了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保证了户户都有花园与阳台,更能给人以良好的视野、采光、通风等功能性体验,意味着相对简化的工艺与低廉的成本,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进行拆分和重组,反复地多次利用,这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必将推动未来建筑设计向着生态化发展。
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态设计思想,他反对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反对那种孤立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主张将人与世界结合起来看待问题,在理解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关于生态设计思想、方法与手段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块茎式像素化空间就如同无器官、身体一样,其模糊性、开放性、异质共生性的空间体现了这种生态设计的观念,为当代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生态建筑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维模式。
三、参数化:多维有机性空间的抽象与生成
德勒兹的生成论使建筑师更关注建筑的生成过程,使建筑由原来的功能或空间关系的组合构成转向“生成”。生成论总结了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规律的生成、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图示性和可操作性,对德勒兹生成性图解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关于图解,德勒兹认为它是一种与整个社会领域有共同空间的绘图术,是一部抽象机器,在其一边输入可述的功能,另一边输出可见的形式。而块茎基于图绘,不是追踪复制,不是制造模式或建构范式,而是制造地图或实验,从块茎的深层发展出发,寻找新的连接体和发展平面,是以一种突破的力量实现自我建构,强调动态生成性。因此,德勒兹的块茎与图解在本质上具有类似的生成机制,数字图解相当于块茎的参数化生成。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先锋建筑师们所追求的“形式自律”“社会学研究”“文脉主义”等被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图解过程。数字技术将图解转换为数字图解,为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参数化设计开辟了道路。
块茎的动态生成过程体现出异质、繁殖、断裂和图绘的特点。块茎的上述特征绘制了一个动态关联的平滑网络,在这一网络关系中,块茎实际上导致了各种异质力量的重新组合。在块茎式像素化空间中,各种因素在块茎间各种力的协同作用下,形成了创作途径的统一。传统的线性设计是以功能划分决定空间分布,忽略了使用者的具体行为特征与时间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然而,块茎式像素化空间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维的。其一,空间的多维性,块茎理论暗示了一种平滑连续的建筑形态、一种空间的拓扑变形、一个连续流动的表面,而数字空间则拓展了实体空间的空间维度,使空间的不同维度具有共时性特征。其二,时间的多维性,强调应该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放在一起进行设计思考,体现出动态的适应性与历史的进化过程。其三,价值的多维性,建筑设计不仅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而且體现了人性关怀、历史传承、社会进步与技术进步。如BIG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加拿大多伦多“像素山”住宅,利用参数化技术将场地的起伏天际线、采光、通风、人流、功能需求等多维因素作为影响建筑形体的环境参数和变量,同时受到萨夫迪“栖息地67号”的启发而借助像素化设计策略,生成了一种被像素化模块抽象概括的连续有机形态。每一个像素化空间模块在视觉上仍然遵循正交网格体系的布局,具有“锯齿状边缘”,这样的错位可以使得房间获得更好的视野、采光和通风。
多维异质力的共同作用使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动态生成突破了传统笛卡尔坐标体系和牛顿绝对空间观念下的静态形态概念。“动态生成”不是试图改变建筑的静止状态,而是希望将建筑创作纳入动态的设计环境中,使实体空间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由单一的几何形态走向由环境参数和变量主导的有机形态。信息时代的数字空间以及虚拟空间更加剧了有机动态性的生成。块茎式像素化空间作为一种有机性空间,其有机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有机思维、有机设计和有机建造。其一,有机思维突破线性模式,重新整合建筑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有机设计充分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人对场所空间的复杂性需求;其三,有机建造充分运用数字设计技术与制造技术,以实现建筑的高效性与有机性[5]。数字有机建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生成的,而非构成的,通常其形体也更类似自然中的有机体,表现出一种拟物化特征,但这种拟物化通常是其背后的生成机制导致的被动式拟物。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设计方案“数码云”,达到了像素化设计与参数化建筑设计结合应用的极致,利用像素化空间模块抽象概括参数化生成的有机形体隐隐约约像一朵抽象的白云,呈现出了拟物化的特征。
数字技术与数控制造技术的发展成功地解决了反映生命时代建筑的技术难题,使建筑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块茎式像素化设计可以借助编程、参数模型生成与遗传算法,构建数字模型并产生类似生命体的建筑场所、形式与空间,从而实现人类多维生存空间与大千世界的有机叠合。当然,有机并不意味着直接模拟自然有机形式,而是以自然的结构形式去对抗理性的几何思考。
四、结语
德勒兹块茎理论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构了一个自由的、变化的、模糊的、不断繁殖的、不确定性的动态多元生成系统,为块茎式像素化空间设计提供了深层意蕴和逻辑生成层面上的哲学支持,其非线性思维为几何建筑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诠释,为数字化的社会文化生活注入新的内涵,使建筑呈现多元的特征,对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设计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数字设计和数字建造技术为块茎式像素化空间的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极大地提升了设计与建造的效率,但却无法取代设计师人性化尺度的审美与评判。
参考文献:
[1]李想.像素艺术风格的理念与拓展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
[2]刘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朱雷.空间操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范颖.像素化的空间模糊性研究[J].美术文献,2019(4):120-123.
[5]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