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何晶
2019年三月,我第一次在这个季节回到豫西南的老家。在老屋抽屉里,我发现了一盘磁带,纸盒子上是爷爷的笔迹:“嘱咐 1993.5.20”。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往事。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我家,老人刚学会用录音机,会趁白天家里没人,把想说的话录进磁带里,那时候他们才七十岁。谁料当时我爸听了开头,就红着眼睛说:“你们录这些干什么啊,身体都好好的。”我还小,意识不到爷爷奶奶终究一天会离开我们,还体会不到感伤,坐在录音机前从头听到尾。他们讲了好多以前的事儿,现在我却又记不起到底有哪些“嘱咐”。
可能怕我爸难过,爷爷就把磁带从郑州带回老家,封存了起来。如今,这盘磁带“失而复得”,让我激动不已。一回到郑州,我忙翻箱倒柜找出多年不用的“三合一”播放器,插上电源,放入磁带,按下播放键,又听到了26年前,爷爷奶奶留下的声音……
“一是艰苦奋斗不忘本。”
爷爷4岁就没了妈,17岁没了爸,从小吃尽了苦。上学没有书包,一根绳子把书捆起来,就成了他的书包;下雪舍不得穿鞋,打赤脚在雪地上走一路,进教室前穿上鞋;从小没娘的孩子,寄人篱下,直到16岁跟我奶奶结婚,才有了第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才有机会继续读书,才能考上师范。
奶奶个子高,没缠小脚。她不识字,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的脑子却比笔还管用。大队里算工分,会计还没算好,她已经心算出来了。年轻的时候奶奶吃了很多苦,爷爷在县城教书,她一个女人在农村,要种地,又要带孩子,靠着爷爷微薄的工资,精打细算,养大了四个子女。奶奶讲了最形象的一个场景,半夜起床把把最小的,叫叫老三,踢踢老二,拍拍老大,怕哪个尿了床,第二天又是一通收拾。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动辄叫苦连天,比起奶奶他们那一辈,真是身在福中了。
“二是身体是幸福的根本。”
爷爷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需要住院疗养,但又不愿影响工作,拖的时间长了,总是不能彻底治好。当年同病房的病友一个接一个离开人世,没人想到我爷爷能够活到96岁高龄。“有健康才有幸福”“健康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他在卧室门后、厢房墙上写着这些话。他的书桌上整整齐齐摆了两大摞关于健康养生的杂志书籍。爷爷有着惊人的毅力,见缝插针坚持锻炼,吃饭从不过量,再诱人的美味,任凭别人怎么劝,也只吃两筷子,“尝尝味道就行了”。
我爸坚持游泳也有些年头了,每天五点多起床,六点到健身房游“第一波”。心肺健康,血象正常,关节灵活,身材挺拔,游泳带给我爸的这些好处他深受其益。在保养身体磨炼毅力这方面,爷爷是他的表率。
“三是踏实勤奋重学习。”
就算是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爷爷奶奶也从没让孩子们耽误过一天学习。我爸兄弟姐妹四个,都是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在心里有一种“读书学习乃第一要务”的天然认同。“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业”“在书柜的玻璃门上写字讲课当小老师”都是爷爷奶奶向别人夸奖我的典型案例。回想起来,我放学回家好像也不全是雷打不动先写作业,也会贪玩,但是爷爷奶奶越夸奖,我就越被架得下不去“神坛”,就越要更努力地学习。谁能说他们不是高明的教育家呢?
小时候过年,爷爷奶奶总会在我的压岁钱里多加一张“毛爷爷”,说那是“奖学金”。上大学时得了学校的奖学金,爷爷奶奶向我祝贺,我说我可是从7岁就开始领奖学金的人呀。工作以后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爷爷和我爸都是最忠实的读者,忠实到会在报纸上字斟句酌地修改。
“四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磁带里爷爷奶奶把做人放在最后一点来讲。根据汉语的尾焦原则,这是他们最看重的。
爷爷一生对党忠诚,老屋的房梁上贴着他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幸福不忘共产党”。他常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在工作中要把本事都用上,即便受到委屈,只要没干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就问心无愧。
奶奶一生虽然平凡,却有大智慧,她处处善待他人,困难时期,好东西哪怕自己不吃,也要先给别人,是子孙效仿的楷模。
前些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在子女的强烈要求下,离开故乡,搬到条件更好的郑州生活。这中间,爷爷做了两次大手术,奶奶扛过了一次心梗,几番化险为夷背后,是子女的倾心尽孝和精心照料。
2014年春天,奶奶走了。爷爷说,92岁高龄,在村里女性长寿榜上并列第一了,该知足。今年二月底,爷爷也走完了96年的人生,交代了想说的话,安然睡去。
我们整理老屋的衣柜时,发现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衬衫,上面有爷爷用钢笔写的小诗:
不忘过去苦,
方知今日甜。
一生无积蓄,
留此做遗产。
这就是爷爷在嘱咐中提到的衬衫,从1958年穿到1970年,实在没办法再补了,才写上字作为纪念。这件遗产,比积蓄更珍贵。
“我们早就有录磁带的想法,趁着现在脑子清楚,给你们嘱咐嘱咐。以后我们不在了,想我们了,能听听爹妈、爷奶的声音……”爷爷奶奶的声音渐渐远去。
磁带播完了。我舍不得按下停止键,任由它空放,呲呲啦啦的声音好像还有爷爷奶奶的气息,好像能让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多待一会儿,再多待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