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晟姝,杨晓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不仅对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对正常经济秩序、文化传播等造成重创。在这一年里,全球戏剧行业也不可幸免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2020年4月,具有“世界三大戏剧艺术节”之称的“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柏林戏剧艺术节”相继宣布取消;6月,纽约百老汇联盟宣布至2020年底都不会启动线下戏剧演出,这也成为百老汇历史上最为漫长的“暂时休业”;中国戏剧演出市场自2020年1月22日以后也基本进入停滞状态,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统计,仅第一季度就取消或延期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类演出场次近4万场,票房损失约40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演出票房收入下降75%,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与同比下降80%①《线上线下融合成演出行业新趋势,今年一季度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损失约40亿元》,央视网《北京您早》新闻视频,http://news.cctv.com/2020/08/03/VIDETCtXYn8h6hYT3euCB4Bl200803.shtml,发表时间2020年8月3日。。然而,在举步维艰的同时,2020年戏剧行业也凸显出独有的戏剧力量和创新能力,借助云端演出、线上直播等新形态传播方式,彰显出戏剧行业“以艺抗疫”的决心及担当,以特有的美育能量慰藉了特殊时期的戏剧观众,也深度拓展乃至改写了戏剧行业的发展前景。2020年下半年,在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线下戏剧演出也在陆续有序恢复,戏剧市场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逐渐回暖,戏剧创作领域也出现了一批歌颂抗疫精神和展现小康图景的优秀作品。
2020年,中国戏剧产业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经历了近半年的线下停摆,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近年来中国戏剧产业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君曾在文章中对2020年疫情期间,包括戏剧在内的演出产业困境进行了集中分析:“从国内来看,一是票房损失,据悉,1月至3月,直接票房损失超20亿元。预估2020年上半年国内取消演出场次约100万—120万场,票房损失约70亿元。二是企业关停,启信宝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7个月内已有13198家公司注销或吊销,占全国共339736家演艺、演出业务相关公司的3.9%。三是现金流告急,根据中欧商业评论的调查数据显示,85%的中小企业账上现金只可维持3个月,仅有不到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①张海君:《后疫情时代演出行业的发展和思考》,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网站,http://www.bjycxh.com/news/702.html,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日。
透过以上数据,可以窥见2020年上半年戏剧产业所面对的巨大生存挑战。然而,戏剧行业面对“至暗时刻”临危思变,积极启动各类应对措施、谋求自救,通过在线直播、录播共享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维持了戏剧行业的日常运转,甚至开创了一系列戏剧产业的新模式和新生态。反观疫情期间这些看似急就章式的无奈操作,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速了戏剧行业的自我革新,助推了包括云平台直播等新技术在戏剧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戏剧与新业态的融合,进而激发了戏剧行业整体在呈现方式、演出空间、跨界融合、商业模式等维度的快速变局。
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疫情逐步回稳,线下戏剧市场也开始渐次复苏;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全力支持戏剧行业复工复产,相继推出一系列鼓励政策。9月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演出票价补贴的通知,为精准帮扶北京市剧院、剧团、演出经纪机构,推动演出行业复工复产,对2020年7月21日后在北京市剧院开展的营业性演出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小剧场(500座以下)每售一张票补贴80元,中大剧场一般演出每售一张票补贴100元,大型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会每售一张票补贴200元,补贴总张数不超过全场座位的30%。②《文旅局通知:关于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演出票价补贴的通知》,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网站,http://www.bjycxh.com/news/693.html,发表时间2020年9月33日。上海市通过“给予一次性补贴与支持、推出专项文化金融服务”③陈静:《上海多措并举复苏文化和旅游业 酝酿“精品爆款”待春暖花开》,中国新闻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596340328799829&wfr=spider&for=pc,发表时间2020年2月26日。等方式积极支持戏剧行业复工,自5月12日上海剧场重新开放后,各院团积极做好优质剧目的演出和巡演工作,努力挽回疫情影响下的市场损失。下半年上海市演出收入总计1.87亿元,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80部。其中2020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市35家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共计吸引观众35.1万人次,票房收入3459.2万元,已基本恢复到上年度同期水平④赵玥:《以艺抗疫!上海18家国有院团2020半年演出收入1.87亿元、全年新创剧目80部》,《新民晚报》2021年1月21日。。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下,戏剧行业复工复产高效推进,“十一黄金周”期间迎来市场小高潮,包括戏剧产业在内,全国各类演出累计“约7500场,观演人数约480万人,票房收入约8.6亿元”⑤成琪、李冬阳:《演出市场复苏几成?》,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网站,http://www.bjycxh.com/news/714.html,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日。,中国抗疫取得有效进展后,社会文化生活展现出全面复苏的喜人面貌。
纵观全年,虽然疫情重创下戏剧产业发展出现短时停滞,但是在各方坚守与不懈的努力下,依然使得精彩绝伦的戏剧作品以各种形式得以与观众们相见,同时还为戏剧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些新的可能性。下文将结合2020年戏剧产业中的两大热点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戏剧行业的发展脚步,然而,不破不立,在被动自救中戏剧产业也开启了“线上元年”。无论是地方院团,还是政府层面,都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启动了一系列云端戏剧活动,一方面维持了戏剧产业的日常运转,一方面也为深陷疫情焦虑情绪的观众带来了戏剧的温暖疗愈,满足了疫情期间人民大众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
2020年,经典戏剧剧目云端上演不断。自2020年1月30日开始,国家大剧院先后推出“线上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院藏剧目云展播”等活动,通过国家大剧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每天推出一部戏剧演出实况录像,让热爱戏剧的观众足不出户仍能观看到经典戏剧佳作,包括《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阿依达》《骆驼祥子》《金沙江畔》等;2月8日,北京市演出公司推出了“北演抗疫文艺精品线上演出系列”,包括戏剧《广陵散》等在内的珍贵演出视频,可以通过北演演艺微信公众号观看;3月2日起,北京保利剧院推出“保利云剧院”,包括戏剧、音乐会、大师课、文艺战疫四大板块的内容,其中,戏剧板块汇聚了央华文化的多部代表性作品,包括由著名演员蒋雯丽、剧雪、孔维等众多优秀演员参演的话剧《北京人》《新原野》《海鸥》《明年此时》《又一个黎明》《冬皇——孟小冬传》等,通过“保利票务”APP即可观看。①牛春梅:《把剧场搬到床上,宅家必备的人间躺看指南来了》,《北京日报》2020年3月21日。
疫情期间,不仅有大量的经典戏剧作品通过各类平台进行录播回顾,还开创性地进行了新形态的直播实验。2020年4月5日,广州大剧院联合腾讯视频艺术频道,携手著名戏剧导演王翀,推出了首部线上直播公益戏剧《等待戈多》,演出两幕共吸引了超过29万观众同步在线观看,创下了中国话剧最多单场观演人数的纪录。导演王翀认为“戏剧人的思维不应该还停留在剧场里”,在特殊时期,戏剧应该“为受疫情影响的人走出阴霾出一份力”。线上首幕演出结束后,戏迷们对这种新形式的线上直播戏剧给予肯定,认为“大家都在用心地为推广戏剧努力,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能感受到戏剧的魅力真的太好了!”“以这种方式恢复演出真好,真有幸能见证历史”②李晓霞:《线上戏剧〈等待戈多〉首演29万余观众在线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户网站,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dwwhjtgs/202004/t20200413_852441.htm,发表时间2020年4月13日。《等待戈多》的线上直播不仅改写了中国戏剧产业的单场观演人次纪录,更试水了戏剧产业的新业态,为戏剧产业线上扩容提供了积极的示范案例,此后相继上线了多部直播新戏。2020年5月23日,原创话剧《热干面之味》在哔哩哔哩直播间进行首演,这部由何念执导的原创新戏吸引了16.5万观众在线收看、4000余条弹幕互动;上海剧院复工后,《热干面之味》又转战线下演出,探索出了一条“先线上、后线下”的独特运营模式。③刘臻:《“线上戏剧”能不能帮助好戏出圈?丨调查》,《新京报》2020年6月24日。
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戏剧演出团体,疫情期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相继推出各类线上活动,举办了多轮“线上剧本朗读会”,对《天下第一楼》《天之骄子》《八美图》《上帝的宠儿》等作品进行主创线上剧本朗读直播,并邀请濮存昕、龚丽君、唐烨、冯远征等戏剧前辈进行线上点评辅导,以实现“停工不停练”。2020年6月12日,北京人艺迎来建院68周年纪念日,剧院首次通过网络实时直播的方式集中演出16部由30位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跨代同台表演的《雷雨》《哈姆雷特》《日出》《上帝的宠儿》《骆驼祥子》《北京人》《家》《蔡文姬》《莲花》《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等经典剧目片段。这场两个半小时的在线演出,采用了导播直播的技术手段,直播现场使用了6个机位,拍摄和直播团队深度参与了舞台排练与合成的过程,以便熟悉演员的走位和设计镜头语言,尽可能实现镜头切换的节奏与戏剧节奏相符,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表演以及戏剧的张力。此外,整场纪念演出还策划了后台探班,也成为线上戏剧的优势体现。此次演出实时观看人次达到500余万次,华语戏剧“线上戏剧”演出类节目观看人数达到峰值④刘臻:《“线上戏剧”能不能帮助好戏出圈?丨调查》,《新京报》2020年6月24日。。
除地方各院团自发组织的线上戏剧活动之外,文化和旅游部等官方平台也策划了系列云端展演。例如,2020年5月15日至6月8日举办了“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⑤闫霄薇:《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启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户网站,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005/t20200515_853378.htm,发表时间2020年5月15日。,这是文旅部首次以线上形式开展的全国性展演活动,在官方网站公益免费播出了秦腔、越剧、京剧、话剧、歌剧、舞剧等22部优秀作品的视频,打造了一场国家级的“云端”艺术盛宴。
表1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剧目名录(按首字笔画数排序)
疫情期间,戏剧产业的云端首秀经历了过往经典剧目在线回顾展映、线上剧本朗读会、新剧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从最初被认为是过渡性的自救之路,逐渐成为公认的极具潜力的戏剧创新业态。可以预见的是,戏剧产业的线上线下共融将成为戏剧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下,为戏剧行业带来全新而深刻的变革。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外剧团来华演出几无可能,各种国际戏剧合作项目也被迫终止。而高清影像放映则成为这段空窗期戏剧演出的重要替代品,弥补了国外戏剧缺席的遗憾。
“高清剧院现场”的概念21世纪后逐渐在欧美兴盛,即通过强大的影像技术手段,将戏剧演出现场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记录与还原,并且不经特殊加工剪辑,把最优质、最真实的戏剧舞台呈现给观众,使其达到一种现场观看般的真实效果,这是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独特结合。高清影像放映进入国内市场已有5年以上的历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有长期放映的场馆或机构。国内观众最先接触也最为熟知的高清放映就是“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环球影业、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戏剧品牌运营机构合作,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在疫情肆虐期间,“新现场”推出的NT Live系列限时免费放映以及环球、皇莎付费点播的系列剧目,通过腾讯艺术、优酷文化以及保利票务云剧院等在线平台播放。据统计,疫情期间上线的14部限免作品和29部付费作品线上观看人次累计超过500万①潘妤:《“新现场”高清放映新片发布,下半年期待回归“线下”看剧》,澎湃新闻,http://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7998549?from%3D,发表时间2020年6月26日。。6月,剧场开放后,“新现场”在广州大剧院恢复了第一场线下放映。9月,随着百老汇“英国舞台影像展”和各个展映的恢复,“新现场”为更多城市带来了阔别已久的海外好戏。10月,“新现场”引进放映迈出新的一步,首次试水国内高清戏剧现场制作推广,将赖声川导演,何炅、黄忆慈主演的话剧《水中之书》搬上银幕,并于10月23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映。在疫情阴霾笼罩和明星版戏剧难以大规模巡演的情况下,用高清影像展映形式让其与观众见面,收获了许多关注,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戏剧高清影像放映的发展和价值。正如赖声川导演所言:“目前还有很多地方因为各种因素看不到戏剧,如今将剧院的现场演出拍成影像,就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只要电影能去的地方,戏剧影像也能去,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华语戏剧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如今有更加广阔的媒介和先进技术加持,作品能够传播出去还是好事。”②刘臻:《高清戏剧〈水中之书〉首映,赖声川:有电影的地方就该有戏剧》,《新京报》2020年10月24日。
2020年9月至11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和吴氏策划举办了“柏林戏剧节在中国·2020特别版”,以戏剧影像线下交流以及线上放映等形式,为观众集中介绍了近年来柏林戏剧节上“最值得关注”的作品,包括《答丢夫或智慧的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假面》等。吴氏策划还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合作,以高清影像展映了柏林戏剧节的获奖戏剧《轻松五章》和《寂静之家》。在演出播映之余,主办方还邀请国内剧评人、导演、戏剧专家等为相应剧目进行导赏,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戏剧文化传播和交流平台。
事实上,尽管戏剧高清影像放映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获得了快速成长,但依旧存在很多争议:支持者认为,戏剧高清影像放映不仅仅是戏剧作品演出的现场记录,还是对剧场演出的一种引流手段,更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剧场增加营收的运营方式,并且得益于这样的形式观众可以看到因各种因素无法看到的优秀剧目;但也有不少观众对戏剧高清影像放映无法接受,反对者认为戏剧观看的“在场性”是戏剧演出极为重要的部分,观看其高清影像放映只是为了解“一时之困”,还有观众认为戏剧高清影像放映将削弱观众进入剧场的动力,因而,对此形式抱有怀疑或否定的态度。争议还在继续,当然舞台的魅力和临场体验感是戏剧高清影像放映永远无法代替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下,高清影像放映确实是一种戏剧呈现的选择方式,作为剧场演出的辅助手段,其让戏剧艺术在特殊时期依旧具备传播可能。
2020年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虽然严重扰乱了戏剧行业的创作秩序,但是也给广大戏剧从业者带来了自我审视和沉淀调整的空间。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中国戏剧从业者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坚持创作,扛起在特殊时期文化传播、愈人身心的重任,创作出了一批内涵深刻、品质精良的佳作,真正践行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艺术使命。
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伤痛、疫情期间的逆行精神以及普通市民重建生活的温情故事,成为2020年戏剧创作最为重要的素材源泉,而戏剧自身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录时代的使命感也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他们积极地投身于抗疫题材的创作与演出之中,集中涌现了一批内容丰富动人,又极具现实力量的戏剧作品。
2020年6月13日,全国首部抗疫题材话剧《护士日记》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首演,这也是上海戏剧学院第一次以线上方式建组排练、又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剧目。该剧讲述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董丽丽在家中偶然发现一本做护士长的母亲写下的日记,并以此为线索排查隔离对象,在此过程中接触到许多人,展现了疫情背后的人性真相。该剧编剧陆军认为:“抗疫期间,一个个平民英雄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正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最原始、最宝贵的精神资源的生动体现。而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稀缺资源,应该是每一个政党、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群体,乃至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与不二选择。”①牛立超:《抗疫话剧〈护士日记〉线上建组,主创希望记录与领悟时代点滴》,中青在线,http://news.cyol.com/app/2020-03/09/content_18423706.htm,发表时间2020年3月9日。
2020年9月4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品,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出品的抗疫戏剧《抗疫12小时》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剧院上演。该剧以北京市朝阳区的真实抗疫事件为原型,讲述了朝阳区抗疫工作者分流隔离俄航408名乘客中含4名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严防病毒扩散、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动人故事,从而表达对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歌颂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②李泽伟:《朝阳区推出北京市首部抗疫话剧〈抗疫12小时〉明晚首演》,《北京青年报》2020年9月3日。
2020年9月10日晚,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抗疫话剧《逆行》在武汉中南剧场首演。该剧以武汉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宇先身患绝症、与病魔斗争抢救生命的“逆行”事迹为主线,通过刘宇先和他的老师江凌云以及外卖小哥陈汉生三家人在疫情中的情感纠葛,展现武汉人民在抗疫中的英勇奋战精神。总导演王晓鹰“希望通过话剧表达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医务工作者及所有为抗疫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人们深深的敬意”③谢小琴:《武汉原创抗疫话剧〈逆行〉首演》,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difang.gmw.cn/hb/2020-09/11/content_34179352.htm?s=gmwreco2,发表时间2020年9月11日。。
2020年9月14日,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大型抗疫题材话剧《生死24小时》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根据天津市成功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疫情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重现了这场从迎战到决胜仅仅用了24个小时的津沽抗疫“保卫战”,塑造了一批勇于献身抗疫英雄的感人形象,彰显了万众一心迎灾难的中国精神。一些观众在观剧后认为:“这个戏让我们重温了这段真实的抗疫历程,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勇抗疫,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这是最震撼人心的!”④王润:《〈生死24小时〉国家大剧院首演,再现津沽抗疫“保卫战”》,《北京日报》2020年9月15日。
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抗疫题材戏剧《人民至上》于2020年11月4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并创下了五场演出票全部售罄的票房佳绩。该剧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从医生、护士、患者、记者、志愿者等不同视角,全景式地呈现了疫情背后的生命之光。青年编剧刘金妮“希望通过戏剧来疏导创伤情绪、积蓄温暖力量,让人们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⑤李博:《话剧〈人民至上〉首演》,《中国艺术报》2020年11月9日。。排练期间,剧组还邀请到来自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多名抗疫专家、援鄂专家观看联排并提出指导建议,反复打磨、严谨对待。北京援鄂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李素英在观戏后表示:“剧组邀请我们观看联排并提出意见,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话剧院对待创作的诚意和用心。这份礼物太珍贵了!”⑥《为抗疫英雄立传,话剧〈人民至上〉3月10日揭幕第六届原创话剧邀请展》,文旅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180550723465825&wfr=spider&for=pc,发表时间2020年3月3日。导演李伯男认为“创排本剧是我们寻找抗疫精神真正价值的过程。我们希望和观众一同在泪水中反思,领略别样的爱和生命的意义。”⑦李博:《话剧〈人民至上〉首演》,《中国艺术报》2020年11月9日。《人民至上》用散点式的手法展现了抗疫现场及外围的生死搏斗、人情温暖与无私奉献,以高超的戏剧创作技巧讴歌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
2020年11月11日公演的北京人艺话剧《社区居委会》聚焦于一群平凡而可敬的社区工作者,通过讴歌基层英雄,传递出全民抗疫必胜的决心。正如导演任鸣所言:“我们这一次要把舞台当作镜子,为普通人画像。作为一家人民的剧院,我们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次抗疫过程中,社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体现了我们中国的智慧和人民的智慧,我们要在舞台上用戏剧的力量来表现他们。”①王诤:《北京人艺话剧〈社区居委会〉:为普通人画像》,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02126,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7日。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抗疫题材戏剧,尽管创作时间紧凑,但普遍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舞台美术设计极富表现力。如《逆行》在舞美设计上采用了两块可以自由移动的大屏,根据剧情需要,完成在不同时空中自由穿梭的设定,充分展现了当下戏剧舞台的创新思路。《人民至上》的舞美设计也别出心裁,将高8米、重10余吨、有80级台阶的环形楼梯装置搬上舞台,转台形成的多重舞台空间在旋转中为观众展现了抗疫众生相。《生死24小时》在舞台呈现上,“以现代化舞台装置凸显城市科技感,令恢宏场面与细腻情感相得益彰;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还融入了歌剧、舞剧、雕塑、绘画等艺术呈现方式,将最难表现的开会和紧张工作的情节,利用舞蹈语汇和巧妙的舞台调度呈现在观众面前。直升机运送核酸样本的情节,则运用了戏曲的虚拟表演,来展现在恶劣天气情况下驾驶直升机的画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气势磅礴的舞美,高科技‘冰幕’的运用,舞台表演与电影画面的结合,都展现出了面对疫情时,与时间赛跑的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与中国精神,体现了大国风采和大国担当。”②王润:《〈生死24小时〉国家大剧院首演,再现津沽抗疫“保卫战”》,《北京日报》2020年9月15日。
戏剧创作者通过对抗疫斗争全方位、多角度的舞台呈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艺术工作者应该“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通过戏剧的力量给予了疫情期间受到创伤的人们最真诚的抚慰,也为全体人民带来了重振未来的信心。回望2020年抗疫戏剧创作成果,诚如王晓鹰导演评价:“作品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于创作者对戏剧艺术价值的认知。创作者应该做也更能做好的是,不仅把重大突发事件当作‘外部情节’,而要把它当作‘生命境遇’,挖掘和表达普通人真切的情感历程、深刻的生命成长。今年,《逆行》《社区居委会》《人民至上》《护士日记》等一系列话剧作品,将情感倾注于生活横切面,拓展了舞台艺术观照现实的维度和角度。这样的记录创作,不仅对将来回顾、理解人民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人民、城市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城市有意义,对戏剧自身创作也有价值。”③王瑨、周飞亚:《2020文艺观察(舞台篇)》,《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4日。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因而,扶贫等相关题材也成为2020年的戏剧创作热点,全国各省市都有重点推进的扶贫戏剧项目,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剧院剧团也都积极有序地推进扶贫戏剧多轮展演,集中展现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2020年10月17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开幕,展演历时两个月,67部作品亮相舞台,其中12部作品在北京集中演出23场,其余55部在当地剧院演出,同时这些作品还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戏剧家协会门户网站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展演④曹岩:《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10月17日在京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官方账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800868353215652&wfr=spider&for=pc,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7日。。作品涵盖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全面记载了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的先进事迹以及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携手并肩的壮阔实践。
表2 选送入京演出的优秀剧目(按演出时间排序)
其中,广西戏剧院出品的彩调剧《新刘三姐》化用传统,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向经典致敬,采用广西壮族地域特色的民乐与现代乐器融合的音乐形态和3D投影技术的现代舞台呈现方式等,描绘了今日壮乡的人情风貌与时代进步,也歌咏了普通百姓拥抱小康社会的真切幸福。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出品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中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为取材原型,记述在中国共产党的扶贫方针政策引领下的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及其“一步千年”的历史性成就。由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选送的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以淳朴敦厚和极富地域色彩的表演展现了宁夏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丰硕成果,塑造了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地方基层干部形象。正如王晓鹰导演所评价的:让中国人民脱离绝对贫困,是伟大壮举。用舞台艺术表现这一壮举,仍要经由“戏剧情境”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在新闻报道之外,戏剧创作者锲而不舍地深入挖掘,《扶贫路上》《重渡沟》《盼你归来》等67部脱贫攻坚题材作品亮相舞台。如果能通过这种追寻,更有深度地去表现这个伟大壮举在人的情感、生命中的深刻意义,这些作品便有可能成为留给后世的记录。①王瑨、周飞亚:《2020文艺观察(舞台篇)》,《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4日。
这些饱含深情的戏剧作品将乡村脱贫振兴与个人命运发展融合在一起,将人民不断奋斗走向新征程的历程化作一部社会主义新文艺史诗。在回应时代要求的同时,尊重艺术的创作规律,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质,把握人民的意愿,承担起了为“时代而颂、为人民而歌”的光荣使命,激荡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力,凝聚着新时代奋斗者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2020年,疫情给中国戏剧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仅深刻影响了戏剧呈现方式,也给戏剧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中国戏剧工作者表现出了顽强的斗争精神,锲而不舍地寻找出路、求新求变,在疫情的阴霾之中依旧创造出令人欣慰的成绩。
2021年1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席间,李克强总理提道:“在戏剧‘基本功’上下功夫,让戏剧有更多内涵和文化传承,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①《李克强主持召开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代表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意见建议》,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premier/2021-01/25/content_5582446.htm,发表时间2021年1月25日。总理的批示和要求,也为新一年戏剧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扎扎实实地培育戏剧新人、创作新作,用匠心精神提升本土戏剧原创能力,增强原创戏剧制作水准,输出更多优秀的中国戏剧精品,彰显中国戏剧原创风采。在提升戏剧创作基本功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快戏剧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结构调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进行戏剧产业结构性调整。相信在中国戏剧工作者的和衷共济下,中国戏剧行业将会越过阴霾,行稳致远,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