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崔 燕
验船师培训是我国船检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船舶登记局成立后,首先将船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赴苏联船舶登记局上海和大连验船处代培验船师,全面开启了船检局独立培养船检人才队伍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航运、造船业的国际化发展,船检局(后更名为中国船级社)相继在上海和武汉两地成立培训中心,并编制了五年培训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为新中国船检事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船检事业开始了全新的创建工作,然而要想发展我国的船检事业,就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
沙以兴,船检局上海分局副局长,兼上海培训中心第一任主任。据沙以兴介绍说,船检局在验船师队伍建设方面共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重要时期是委托苏联船舶登记局代培新中国第一批验船师。
船舶登记局
1951年船舶登记局筹备组成立后,首先将船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分别从沿海和长江地区的船检部门、航运单位等精心挑选了63名青年技术人员,分3期到苏联船舶登记局大连和上海两地的验船处实习。实习结束后,这些人员分配到全国各地的船检业务部门,成为开创新中国船检事业的骨干力量。
这个时期的培训方案主要是以现场检验观摩和学习苏联船舶登记局规范和相关检验制度为主。赴苏联船舶登记局上海和大连验船处实习学员学习期限为一年,分船体、轮机和电气三个专业,由一名苏联验船师指导。在检验中执行的是苏联船舶登记局驻厂检验制度和检验程序,由苏联验船师根据船厂检验科提交的检验项目单,安排学员随他们到船坞、车间或船厂,边执行检验工作,边对实习学员进行讲解。由于每天安排的检验任务不一样,所以每个小组跟着苏联验船师学习的检验内容也不相同,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更多的检验技术,学员们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里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向大家介绍自己一天里所学、所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内容,供大家一起了解,一起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实习结束后,大连实习队集体编写了一本“验船实习技术汇编”,不仅介绍了整个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且把实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经典案例都一一列举出来,分发给当时各个基层的验船部门,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据了解, 自1955年至1960年的5年时间里,船检局共分3期委托苏联驻华验船处代培了新中国的骨干验船师队伍,对促进中国船检事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重要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远洋船队的迅速发展,来往中国对外开放港口的外轮数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船舶的入级业务和国际检验业务日益繁重。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船检业务的技术服务能力,船舶检验局加紧了与外国验船机构的交流与业务合作,先后与挪威、德国、英国、美国等国船级社签订船舶技术检验合作协议。
1979年船检局开始派验船师分批赴挪威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等西方船级社学习。统计显示,自1979年至1992年期间,船检局派往英国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德国船级社等进修学习人员共计38人。通过学习,这些学员掌握了集装箱船、大型油轮等新型船舶的审图和检验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学员回国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将学到的新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与船检的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我国船检事业引进国际先进验船技术并与国际接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船检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加快船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也可以说是船检局验船师队伍建设的第三个重要时期。
1985年2月,船检局明确提出《关于成立船检局海船、河船检验人员培训中心的通知》,自1985年3月1日起,船检局海船检验人员培训中心和河船检验人员培训中心正式开始工作,船检局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两个培训基地。两个培训中心成立初期,由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专业的教学实施,只能本着边开展工作、边抓紧建设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完成部分培训项目。
与此同时,船检局将优先安排培训楼基建和教学设施购置计划,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
据沙以兴介绍说,上海培训中心的培训楼于1990年初竣工。楼内教室、学员宿舍以及有关的工作场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其中,楼内阶梯形教室配有活动黑板、幻灯机、投影机等;语音教室配置电脑系统,教师可以在主控台上可通过电脑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另外一套监视系统可用于辅助教学;电视演播室配有录像机、编辑控制台、特技控制台、配音控制台和其他辅助设备,可制作电化教学录像带、剪接和拍摄有关培训的其他资料。此外,还与信息中心编制了“验船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该系统不仅能直观地了解船检人员技术培训的状况,而且能为进行决策提供精确的分析和统计,并能直接打印成各种表格,从而可以杜绝差错,该系统是人员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培训中心培训楼于1993年初竣工落成,主体布局与室内设施与上海培训楼基本相同。演播室和编辑室设在武汉船检局办公楼7层,演播室用于电视教学片、技术讲座片等的前期拍摄和制作。编辑室科用于电视教学片、技术讲座片等的后期制作。另外还有投影仪、超声波探伤仪、观片灯、电教设备检修仪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化教学系列设备。
据了解,船检局早期开展船检人员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均由局内挑选相关单位和部门资深和有较好教学经验的验船师或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任教,他们通过实践,掌握了授课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随着船检培训工作的不断发展,船检系统内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验船师逐渐增多,1990年8月,上海培训中心和武汉培训中心设立教研室和教务室,主持有关教学研究和教务安排。两个培训中心按规定建立以专职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各为 3名左右,保持相对稳定,他们是师资中的骨干。兼职教师以上海分局和武汉分局的验船师为主,较为固定的为10人左右;同时在全系统内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验船师兼任,并根据各个阶段培训任务和他们的工作情况,随聘随请。
同时,上海培训中心和武汉培训中心开始在全系统内选拔既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又有较深理论造诣的资深验船师,经培训委员会审定后聘为培训中心兼职教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必要时聘请大专院校教师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任教。另外还配备了教务、教研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分别从事电视教学片的制作、教材的印刷发行、培训档案的保管、学员的管理等工作,由此完善了两个培训中心的正常教学运作及其组织管理。
培训中心成立后,为了提高船检局系统各级人员的整体素质,船检局决定组织开展船舶检验局系统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船检局专门成立了培训委员会,并由局长担任委员会主任。统一制订了《船检系统全员培训教学大纲及实施细则》,上海和武汉两个培训中心分别制订了《海船直属系统全员培训规划及实施细则》和《长江直属系统全员培训规划》。
据了解,船检系统全员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1989年至1993年,对船舶检验局全系统职工进行一次全面培训。二是按类分级培训,其中类别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分为A、B、C三类,级别依据学员的基础分为P(初级)、M(中级)、H(高级)三级,不同的类别和级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三是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其中P级培训利用两年时间安排三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为劳动实习,第二阶段为业务培训,第三阶段为岗位见习;M级培训由培训中心编制教材或电教片,采取分批轮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和定期考核的方式进行;H级培训由培训中心定期组织,由学员结合本职工作自行选题,采取研讨交流方式进行。四是师资与教材,由资深和有较好教学经验的验船师或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任教,编写教材。五是为加强行业管理,加速船检队伍建设,在省市地方船检部门提出要求时,培训中心需适当安排对地方船检人员进行培训。
据了解,船检系统的人才大多来自高校的造船、轮机工程、驾驶和动力装置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且,高校里也没有对应的船舶检验这样一个专业,所以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船检人才计划的实施显得更加重要。
船检局上海培训中心,被验船师们誉为船检局内部的“黄埔军校”。据上海培训中心第一任主任沙以兴介绍,来这里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要掌握船检业务专业技术内容,还要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传承和发扬将船检精神。同时,学员还要参加英语口语培训,以适应船检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在培养实践经验方面,按照船检局制定的培训计划,提出让刚刚分配到船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分批跟随航运公司的货船进行远洋实习。比如,船上的高级船员由远洋公司派出,而上船实习的验船师学员们则担任初级水手、机匠等职务,以便熟悉船舶性能,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初,船级社先后派出近百人验船师上船工作。
在编制培训中心船检培训教材方面,船舶检验局两个培训中心成立前和成立初期,所举办各类培训班的船检专业课程,都由负责授课的验船师根据培训性质和要求,以及学员的情况编制讲义。虽说是自讲自编,编完即用,但授课验船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故都能保证教材质量。20多年中,这类讲义编写多达几十本,内容也较齐全,为完成各项培训任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为后来编写正规教材提供了借鉴。1988年起,到1992年底,两个培训中心共编写出版P级教材38种,M级教材27种,地方培训教材17种,其他有关专业教材13种,使验船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全面建立。
在专项培训方面,上海培训中心自1990年至 1996年,与交通部上海出国人员培训部联合举办各类英语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40人;1991年10月至 1996年举办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培训班5期,共培训190多人; 1991年5月至1992年10月,举办2期质量体系迎审研讨班,学员共84人;举办2期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编写培训班,学员共25人;质量经理和质管员培训班1期,学员45人;主任审核员培训班1期,学员20人。
先进的教学配套设备,强大的师资队伍,系统培训方案,不仅为开展船检系统全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船检人才队伍建设迈向一个全新高度,对船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