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丽慧
摘要:一节高效灵动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细节,捕捉细节,让细节成就完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抓住每一个细节,展现亮眼之处,呈现精心雕琢之点,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又要捕捉课堂精彩的细节,还要反思课堂教学的细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细节提升课堂的精致度,以细节提升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细节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事,而细节成就完美。对于学习来说,亦是如此。数学是一门富有逻辑、充满奥秘的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时体现着敏锐的精神。一节高效灵动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细节,捕捉细节,让细节成就完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抓住每一个细节,展现亮眼之处,呈现精心雕琢之点,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
一道美味的佳肴,给人以一种刺激味蕾、回味无穷之感,不仅给人以饱足感,更予人愉悦感。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主厨的精心准备,配菜的选取,配料的选择等,每一步的设计都尤为重要。一堂好课亦是如此,充满魅力的课堂是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备课阶段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用心选取教学资源,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要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对课堂活动、情境提问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课堂活动要在保持好秩序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如课堂问题要具备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等。简而言之,数学教师要融入智慧与创造精神,关注教学设计中的细节,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捕捉课堂精彩的细节
(一)用心捕捉学生的亮点细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造就高效课堂”成为教育者的不懈追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人类的本质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的一句肯定或一次表扬,就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总会擦出智慧火花。此时,数学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亮点,让这些亮点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而使数学教学课堂呈现精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号的写法之后,便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各自练习,并分组分享练习成果,而教师适时巡查讨论过程,相机进行指导。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位同学提出问题:“既然有百分数,那有没有千分数呢?”面对这个忽然出现的“新朋友”,组员们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教师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而是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充分表扬了这位学生,并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试着设计一下千分号的样子,设计出来之后分享自己的设计意图。这个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纷纷开始启动思维。
其中有一位学生起来回答:“百分号有两个圈,那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百分号是把某个整体平均分为100份,其中一部分占有的份数,即一个分数分母是100时的表示方法,而千分号就应该是把某个整体分成1000分,其中一部分占有的份数,即一个分数分母是1000的表示方法,分母是写在下面的。所以我觉得千分号加一个圈的话应该加在下面。”
对于这一个完整的回答,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的千分号的写法。这样灵动的课堂,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细节,又让学生在“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里体验创造的乐趣,既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又拓展了学生对千分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二)巧妙化解学生的尴尬细节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时不时就会在课堂上制造“惊喜”,让课堂气氛一度变得尴尬,面对这些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惊喜”,部分教师会简单处理,甚至是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不敢、不喜发言。因此,作为一名奋斗于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发挥教育机制,灵活化解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尴尬瞬间。一方面,可以顺着学生的话题,用和蔼的语气和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摆脱窘境,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突发兴趣点,化尴尬为有趣,让课堂氛围变得温暖友爱。如此重视学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在课堂中迎刃有余,创造最佳的教学境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现有30个头,100只脚,请问此时的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呢?”正当同学们准备动脑思考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不知道兔子有几只脚。”其他同学们哄堂大笑。面对这种尴尬的场面,充耳不闻或是勃然大怒不仅会损害师生的感情,还会给课堂带来负面的影响,皆为不可取。于是,教师便順着学生的问题,说道:“人们常说‘动如脱兔,是因为兔子跑起来非常快。一般来说,兔子要去寻找食物时,总是四脚并用。”边说边演示动作。既缓解了尴尬瞬间,又让学生明白兔子是有四条腿的。
接着,同学们便开始动笔计算了。突然,又有一位同学起来说:“老师,我不管怎么算都算不出来啊!”说完,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面对这种尴尬的场面,教师面带微笑说:“现在啊,你们来扮演兔子,听我口令,把你们前面的两条腿抬起来。此时你们和鸡一样都有两条腿在地上。那么,30个头就都各有两条腿,所以现在在地上有几条腿?”
有学生回答:“30×2=60(条)。”
教师继续追问:“那其他的40条腿哪里去啦?”
又有学生回答道:“我们抬起来啦!”